龍年後竹縣爆高中職教育危機 曾聖凱提解方

陽明交大助理教授曾聖凱(左)關新竹縣學子受教權,提出龍年後需求缺口的解方。(邱立雅攝)

龍年後教育缺口擴大,新竹縣公立高中職供需失衡問題解決刻不容緩,陽明交大助理教授同時也是第2選區立委參選人曾聖凱與大新竹高中就學權益自救會家長們會面,他認爲除了盤點竹北東區、竹東外五里新設國中小土地、預算與教師員額,並在過渡期聘任3年期專案教師,讓在地學生就學權益不受影響。

新竹縣市的應屆畢業生持續上升,從2018年的1萬1102人,增加到2023年的1萬1214人,曾聖凱表示,高中職的招生名額卻配合教育部整體減班的政策,反而從9563人減少到8629人,在竹縣學生人數持續增加的情況下,要求學校跟隨中央政策減班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自救會提出了停止減班減額、增設新公立高中的訴求。

曾聖凱認爲在竹北新設高中,除了盤點現階段員額及預算外,也需尋覓適合的土地。目前竹北計劃區跟高鐵計劃區內的校園用地幾乎用盡,必須另尋他地,這就顯示現有都市計劃對於入學生的估計跟實際人數是有誤差的。

依照都市計劃的評估,可預期新竹縣將受惠於新竹科學園區持續擴康,以及臺灣知識經濟園區計劃以及園區3期計劃,將來還會有7萬人以上的人口移入。然而目前璞玉計劃只規畫了1間國中跟2間國小,園區3期規畫新增1所國小。曾聖凱認爲新竹縣都會區學校不足問題應提前預估。

目前新竹縣14所總量管制的國中與國小,有13所位於竹北市。爲了因應將來可能的人口增加,除了竹北新設高中以外,竹北東區與竹東外五里也應該立即盤點新設國中小的土地、預算與教師員額。

此外,新設學校需要時間籌備與施工,因此必然要面對數年教育量能不足的教育黑暗期。針對這時期的供需不足問題,曾聖凱建議教育部與縣政府應該聘任「3年期專案教師」,補足教師的員額,讓學生就學權益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