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俄烏衝突兩週年帶來空前制裁和全球重塑

*本站財經智庫原創文章轉載需經授權。本文不構成投資決策。

劉英(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

60s要點速讀:

1、俄烏衝突雙方及背後力量正是制裁與反制裁對應的雙方。與熱戰相對的是制裁,而制裁目的相同,北美西歐國家對俄羅斯制裁,制裁和反制裁規模力度都是世界史上空前的,從五點來看:一是從制裁總量看,究竟制裁了多少?二是從制裁國別看,誰在制裁俄羅斯?三是從制裁對象看,制裁的動機不純。四是從制裁類型看,以金融制裁爲主。五是從制裁速度看,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前所未有,從柴可夫斯基到貓無所不包,無所不有。

2、美歐對俄羅斯制裁的影響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分爲五點:一是世界格局加速重建;二是全球秩序的空前重塑;三是國際金融體系面臨重構;四是全球產供應鏈的重整;五是全球氣候變化加速重啓。

正文:

俄烏衝突至今兩週年,如果說衝突涉及局部地區,那麼制裁則涉及全球更廣的範圍。俄烏衝突不止恐制裁不止。儘管美國提供軍事援助但是烏克蘭大多數國企資產在美國貝萊德掌控之下。究竟誰在制裁俄羅斯,制裁用哪些武器,給全球衝擊和重塑,分析俄羅斯經濟、空前制裁及世界重構。從數據統計分析,作爲堡壘經濟學的俄羅斯經貿並沒有受到制裁衝擊而崩潰。

一、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和俄羅斯的反制裁。

俄烏衝突雙方及背後力量正是制裁與反制裁對應的雙方。與熱戰相對的是制裁,而制裁目的相同,北美西歐國家對俄羅斯制裁,制裁和反制裁規模力度都是世界史上空前的。從統計數據來看到底誰、程度節奏如何?從五點來看。

一是從制裁總量看,究竟制裁了多少?2014年以來美西方對俄羅斯制裁的總規模接近兩萬項,達到19282項,其中2022年到2024年兩年新實施了16587項,近兩年對俄羅斯制裁的規模、密度、速度和力度都是空前的,近兩年的制裁佔近十年制裁數量的86%。

二是從制裁國別看,誰在制裁俄羅斯?制裁俄羅斯的全球經濟體總共有八個,其中主要集中在美國、加拿大、瑞士、歐盟、英國、法國等六大經濟體,佔比85%,澳大利亞和日本佔15%。其中,主要是三駕馬車實施的制裁,美國、加拿大和瑞士三駕馬車制裁數量佔比高達52.8%。

圖1:2022-2024年制裁俄羅斯的國家以及制裁的數量

數據來源:Castellum.AI

圖2:2022-2024年對俄羅斯制裁的國別及制裁佔比情況

數據來源:Castellum.AI

三是從制裁對象看,制裁的動機不純。其中70%制裁的是個人,涉及到俄羅斯從總統到高官到銀行家到企業家等11649個人,制裁的企業有4645家,佔比28%。另外對船艦和飛機制裁了294架次,佔比1.8%。

四是從制裁類型看,以金融制裁爲主。制裁種類之繁多也是前所未有。包括全面的出口管制、能源禁運、金融制裁。主要用金融制裁,所以看到瑞士排在前列,而金融制裁方面給俄羅斯扔金融核彈,把幾乎所有對外的俄羅斯銀行都剔除SWIFT。在金融制裁上,迅速凍結俄羅斯央行數千億資金,凍結俄羅斯總統、高官、巨賈在海外的資金,制裁俄涉及國家經濟命脈所有大型國企。

五是從制裁速度看,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速度之快、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前所未有,從柴可夫斯基到貓無所不包,無所不有。而從制裁時點來看,在2022年2月24-28日五天時間,基本上所有制裁大棒都用上,後續逐漸加碼和尋找制裁漏洞,如防止以數字盧布繞過制裁等。由此可見美國等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早有預謀。

二、俄羅斯的經貿金融數據表明並未被制裁擊倒。

一是俄羅斯經濟增長韌性足。2023年俄羅斯GDP增長3.6%,用GDP平減指數看是6.3%,這在全球都處於領先水平。受到百年未有疫情衝擊,儘管俄羅斯2020年和2022年分別出現了負增長,但是2021年二季度俄羅斯經濟同比增長高達11.2%,儘管受到空前的制裁,但是2023年俄羅斯經濟展現出強勁的韌性,二、三季度俄羅斯經濟分別增長分別高達4.9%和5.5%。與此同時,2023年俄羅斯的失業率僅爲3.2%,在全球處於最低的國家之一。俄羅斯在全球GDP排名中2022-2023年連續兩年排名第八位,不僅沒有降低而且還升高了。

圖3:1996-2023年俄羅斯經濟同比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俄羅斯聯邦統計局

二是俄羅斯的對外貿易全年繼續回升。由於受到來自美國加拿大瑞士歐盟等國的出口管制、金融制裁和能源限制,2022年俄羅斯的對外貿易出現了回落,2023年逐步回升。從總量來看,近十年的俄羅斯對外貿易,儘管2023俄羅斯的對外貿易進出口額不及2014、2021和2022年的總量,但是高於其他年份。從增速來看,2023年對外進出口貿易呈現小幅回落,俄羅斯對外貿易近十年的數據波動幅度比較大,受到油氣價格的影響波動大,而金融制裁限制交易也影響貿易。

圖4:1997-2023年俄羅斯對外貿易進出口量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俄羅斯央行

圖5:1997-2023年俄羅斯對外貿易進出口量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俄羅斯央行

三是俄羅斯物價指數出現小幅反彈。本身作爲資源提供國的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是資金和資源的提供方,無論是能源方面的石油和天然氣,還是製造業方面的有色金融等資源資產方。受到美西方制裁,俄羅斯國內物價總體穩定,出現小幅反彈。2023年俄羅斯的物價水平總體處於2-3%的波動區間,年底反彈至7.4%,環比0.73%。受到美國的全面出口管制,在物價穩定上可能俄羅斯還需要做工作。

圖6:2000-2024年1月份俄羅斯的通貨膨脹情況

數據來源:俄羅斯央行

四是俄羅斯外匯市場總體穩定,盧布陸續回升。美國密集對俄羅斯制裁的2022年2月底,俄羅斯的盧布出現瞬間大幅貶值,但俄羅斯央行立即將利率水平從9.5%一次性提高到20%,後來盧布迅速升值,盧布反轉回升到51的位置,甚至超過制裁前水平。俄羅斯央行還採取了短暫關閉國內股市等系列的舉措,儘管仍有小幅的波動,但是盧布和俄羅斯國內股市總體保持了基本穩定。

圖7:1998-2024年2月22日盧布兌美元的發展變化

數據來源:俄羅斯央行

三、美歐對俄羅斯制裁的影響及其對世界的影響。分爲五點。

一是世界格局加速重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對俄製裁帶來制裁反噬和俄羅斯的反制裁,在美國的制裁下,孤立俄羅斯帶來了歐洲分裂,乃至全球撕裂。全球南方興起,南北對峙,東昇西降,金磚國家擴員數量翻倍,上合組織擴員。俄羅斯金磚主席國會推進金磚國家平臺的治理能力。

二是全球秩序的空前重塑。俄烏衝突或者烏克蘭危機背後是美俄大國博弈,俄烏衝突之後世界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增加。地緣政治衝突四起,巴以衝突加劇,紅海危機四伏。朝鮮半島風雲再起。特別是今年作爲超級大選年,全球秩序面臨失序和重塑。除了黑馬外,基本是兩位老先生之間的比拼,美國大選或更受關注,涉及全球動亂、安全穩定。

三是國際金融體系面臨重構。美國大肆對俄羅斯全方位的制裁,把SWIFT這種中立的機構納入制裁網絡裡面。我們看到美國財政部、央行、金融機構制裁俄羅斯具有主權性質的,包括央行、金融機構、國企,甚至官員、總統一系列,這讓更多國家認爲當下的美元國際貨幣體系的擔憂,對國際金融治理體系的重構的採取行動。美歐對俄羅斯實施金融制裁和長臂管轄,俄羅斯對美國等不友好國家出口天然氣石油要求使用盧布,在俄羅斯去美元化加速,在金磚國家去美元化在提速。我認爲美國對俄製裁衝擊最大的是石油美元,而信用貨幣核心在信用,如果失去信用,從量變到質變,而一旦轉變則是瞬間的。包括國際貨幣體系加速重塑,這個變化是從數量到質量的一個轉變的過程當中。在制裁中其實俄羅斯的反制裁有效,我們看到他的央行行長的一系列舉措,迅速地把央行的主要利率從9.5%瞬間提到20%,後續是300個基點逐漸的回落,穩住了匯率市場,穩住了國內金融市場。最大的反制裁,我覺得是俄羅斯要求對包括美國、日本這些不友好國家,48個不友好國家買俄羅斯的油氣要用盧布來計算,這實際上從根本上動搖了使用美元。從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1971年關閉黃金窗口,1976年牙買加體系後,其實紙幣美元已成信用貨幣,如用黃金來計算美元已貶值超97%。此次制裁對全球敲響警鐘,美元信用如何?美國信譽又如何?紙幣核心是信用和信譽,如果一旦失去信用,大家對信用、信譽產生懷疑,這個改變可能是瞬間的。對國際貨幣體系的重塑或具有實質性,俄烏衝突可能帶來了一個分水嶺的變化。俄羅斯也建立了SPFS來替代SWIFT系統,金磚國家去美元化走得會更遠,國際貨幣是否用數字貨幣拭目以待。

四是全球產供應鏈的重整。由於美歐對俄羅斯制裁帶來制裁反噬和反制裁,作爲資源與資金提供地的俄羅斯,俄羅斯是堡壘經濟學,還有就是產業鏈、供應鏈重要地位的俄羅斯,受到美歐的制裁,美歐與俄羅斯人爲分離,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受到脫鉤斷鏈的衝擊和斷鏈,正在面臨着重塑。

五是全球氣候變化加速重啓。由於美歐瑞澳日對俄羅斯制裁,俄羅斯反制裁,相互之間的班機不得飛躍俄羅斯領空而大量繞行北極帶來大量碳排放和環境污染。這造成來往於歐亞之間,來往與歐美之間的大量飛機都要繞行北極。據統計,歐亞之間繞道的飛機,一架多排放的二氧化碳高達54噸,相當於一輛汽車繞地球六圈的碳排放量,兩年來繞道飛機上千架不止,帶來的氣候變化問題尤爲嚴峻,全球氣候變化應對更爲嚴峻。

本站財經智庫(微信公號:wyyjj163) 出品

本站財經智庫是本站新聞打造的財經專業智庫,整合本站財經原創多媒體矩陣,依託於上百位國內外頂尖經濟學家的智慧成果,針對經濟學熱點話題,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解讀,打造有態度的前沿財經智庫。歡迎來稿(投稿郵箱:cehuazu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