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盤山“山水工程”項目開工率74.76%

6月24日,在固原市原州區開城鎮雙泉村,清晨的陽光灑在乾淨整齊的院落,房前屋後錯落有致的花園、菜園、果園滿目蔥蘢。村道一側,48畝特色產業示範園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改造後也初具雛形。

自去年9月至今,隨着六盤山“山水工程”項目的推進,雙泉村等開城鎮所轄的4個村莊一期項目進度已完成70%。整理溝道、鋪設管道、窯洞改造等一系列“修整升級”穩步推進,當地鄉村“顏值”不僅大幅提升,生態環境也獲益良多。

2023年6月,寧夏黃河流域六盤山生態功能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申報成功,成功入選國家“十四五”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項目,獲得中央財政20億元資金支持。一年來,按照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原則,六盤山“山水工程”項目的103個子項目建設一直在有序推進。

雙泉村內,一條長約3.6公里的溝道曾讓村民避之不及。從前這裡雜草叢生,垃圾遍地,溝坡不時發生坍塌,存在安全隱患。六盤山“山水工程”啓動後,這條溝道作爲清水河源頭國土綜合整治項目的一部分,隨着溝道生態治理、村莊生態整治以及水源涵養林補植三大工程的同步推進,開始“改頭換面”。除了清淤疏浚,溝道及兩岸也逐漸修復完成9.25公頃的生態綠化面積,涵蓋苗木、水(溼)生植物以及草坪等。

“我們對村莊周邊進行經濟林建設,溝道清淤疏浚,並修復邊坡及溝道兩邊綠化,讓綠水青山真正變成老百姓的金山銀山。”固原市原州區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崔丁香說。

距離雙泉村約70公里車程的西吉縣劉家山林場,峰巒疊翠,美不勝收。夏日豐沛的雨水,令秀美羣峰鉛華洗盡,化作天地間的一幅寫意山水。

在月亮山東部臭水河源頭水源涵養林建設項目現場,從今年3月底起,林場護林員馬彥軍與同事反覆穿梭於這片7561畝的修復治理面積,先後栽植了雲杉、油松、黃刺玫、丁香等各類苗木39.94萬株。“以前咱們這裡十年九旱,這些年通過植樹造林,雨水多了,植被也變好了。”馬彥軍笑着說。

日復一日的治山、理水、增綠,使得如今的月亮山不但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問題,植物多樣性也在逐步恢復。日漸向好的生態環境,也吸引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

六盤山生態功能區(寧夏段)是“三區四帶”重點生態地區中黃河重點生態區重要組成部分,承擔保障黃河中上游及華北、西北地區生態安全重要職責。區內外130名“行家裡手”組成專家團隊對該項目進行科學指導,形成從小流域綜合治理向全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一體化的保護修復方案,計劃3年內逐步構建起“一帶兩核五廊九單元”的生態修復格局。

截至目前,六盤山“山水工程”項目的103個子項目已開工77個,開工率74.76%,完成投資11.1億元。“我們將繼續加強項目管理,高效推進六盤山‘山水工程’。”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處相關負責人說,我區將持續通過綜合保塬、固溝、護坡、治山、理水等多類型保護修復措施,全面治理生態受損退化區域,構建水土保持綜合防治體系,優化森林結構,提升森林質量,着力增強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功能,建設寧夏南部水源涵養區,築牢祖國西北重要生態安全屏障。(記者 張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央廣網”客戶端。歡迎提供新聞線索,24小時報料熱線400-800-0088;消費者也可通過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線上投訴。版權聲明:本文章版權歸屬央廣網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聯繫: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創的行爲我們將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