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傳志錯在哪裡
這段時間,好多朋友在問我,聯想柳傳志怎麼突然變成了衆矢之的。
三年前,這位中國企業家教父還在人民大會堂作爲百名改革先鋒受到表彰,三年後,這位開啓中國IT浪潮的大佬卻成爲了互聯網上的老鼠被人人喊打。
今天,用一個短篇,儘量從中立的角度,解讀一下背後的原因。
商鞅變法的早期,有兩項非常重要的經濟政策,一個是土地私有化,把國家的土地分給個人,一個是招募外國人來秦,也對其授予土地。
這套經濟政策的思路超級牛逼,這套兩千多年後哈耶克才總結的理論,藉助人性的自私自利,先把秦國的蛋糕做大。
商鞅爲了給變法注入信心,搞了一場著名的徙木立信,有人帶頭搬個木頭,就能從國庫拿走50金。
而歷史也在不斷的重演。
當年柳傳志被樹立爲改革典型,允許從國庫輕鬆拿錢,聯想先富了起來,甚至爲骯髒的原始資本積累披上了合法的外衣,不是因爲他的能力,而是當時國家需要一杆旗幟,驅動更多的人通過國企私有化、引入海外資本的方式推動把國內的蛋糕做大。
因此,就算柳傳志只幹了個搬運工的工作,“徙木立信”的國家也會讓其獲得了遠超其努力的收益,並將其樹立爲“徙木”教主,鼓勵更多的人蔘與。
但就像故事說的,如果你天天給一個乞丐錢,連續了好多年,乞丐就會覺得理所應當。
一邊拿錢一邊又被鼓吹爲典型的柳傳志們,幾十年來搬個木頭就能拿錢的思想深入骨髓,絲毫不會發覺時代的變遷,以及自己的德不配位。
如今,在創新上幾乎沒啥投入的聯想,一年利潤就三十幾億,而二十多名高管在2020年拿到的總薪酬卻有9.34億,退休的柳傳志,更是差幾百萬就拿到了一個億。
悶聲發財本來沒什麼,作爲一家國際化的公司,聯想黑點並不多。
可都三十年後的今天,還搬個沒啥技術含量的木頭跑到城門口,試圖從國家領科創板的黃金,就太把老百姓當傻逼。
三十年前柳傳志搬個木頭就能獲取幾輩子都獲取不了的財富,大家感受到的是羨慕,三十年後,藍翔挖掘機都遍地跑了,聯想的高管們還在裝模作樣的扛木頭。
老百姓不僅不會感受到榜樣的魅力,甚至還會引發強烈的敵意。
本來,單純是老百姓的憤怒,以柳傳志積累的人脈,怎麼都能壓得住,但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下一個版本,也有了新的無形之手。
商鞅變法早期的國有資產私有化以及出讓利益吸引外資,目的不是爲了瓜分國有資產,而是爲了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更多的人也跟着動起來,把秦國的蛋糕做大。
隨着蛋糕的做大,商鞅的第二步則是稅收制度大刀闊斧的改革。
變法之前,秦國的稅收都是由少數秦國勳貴們繳納,變法之後,秦國的稅收則向每一個從國家獲取了土地的公民收取。
商鞅變法把貴族的土地分給民衆,不是讓先富起來的成爲新貴族,而是爲了解放生產力,增強秦國的稅收與國力。
隨着生產力與稅源的急速擴大,秦國也擁有了東出函谷橫掃天下的實力,以及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這個時候,大秦需要的榜樣與共識,是那些種糧種得多的猛男,是軍功賺得猛的硬漢,絕不再是那個蹲在南門守株待兔,一味往腰包裡揣錢的老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