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標風暴來襲 公共工程全臺流標5次以上達183件

臺中市議員陳文政19日質詢時憂心指出,2021上半年全臺公共工程招標,連續流標5次以上的,竟高達183件,最大元兇就是「通膨」。(盧金足攝)

疫情衝擊,各國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引發通貨膨脹,臺中市議員陳文政19日憂心物價高漲,今年上半年全臺公共工程招標,連續流標5次以上高達183件,市府表示,設專責小組檢討,重大工程以彈性處理編列工程準備金,將膨脹嚴重單價納入參考、導入工程預付款機制,確保建設腳步持續前進。

市議會昨日進行都發建設水利委員會業務質詢,陳文政指出,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統計,今年上半年全臺各縣市公共工程招標,連續流標5次以上的,竟然高達183件,很多縣市招標「等嘸人」。

陳文政舉出主計處數據,10月份全國「營造工程物價指數」比較去年同期漲幅超過13%,嚴重侵蝕營造業獲利,政府公共工程,因爲履約時間長,業者更難應付通膨所帶來的波動。

他說,除通膨因素,還有海外資金大舉返臺投資、設廠,如臺積電等高科技業在臺中積極擴廠,造成搶工、搶料、搶機具,加速營造成本上升,對市政府重大工程產生排擠效應。

陳文政強調,招標時乏人問津導致流標拖,垮建設推動進度,甚至發生得標後廠商因入不敷出倒閉,變成「爛尾建設」,茲事體大,市政府不可不防。

建設局長陳大田指出,針對流標問題成立小組,掌握營造成本波動情形,將以準備金的機制,應對未來可能加劇的通膨情形。

市長盧秀燕針對通貨膨脹超前部署,中央機關已訂出工程因應國內營建物價變動的物價調整處理原則,臺中市目前針對工程狀況跟變動召開應變檢討會。

近期全臺營建物價飆漲,如鋼筋材料就暴漲40%,對於全國陷入公共工程延宕問題,建設局指出,行政院長蘇貞昌對國內原物料、大宗物料等價格受國際疫情、運輸及極端氣候等因素影響波動,啓動「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運作機制,解決全臺公共工程正陷入流標風暴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