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端木/端出「公費交換生」的政策牛肉前,先改善代辦品質吧!

▲有愈來愈多的縣市政府,透過招標方式,提供高中在校生,出國交換一年的機會。(示意圖路透

●林端木現任大學教職國際學生輔導志工,長期關注留學議題

隨着臺灣總統大選投票日的逼近,各黨派總統候選人不斷提出各種政見。上個月(10月)韓國瑜甚至端出「大學交換生」政策,除希望將來推動中雙語教育,並鼓勵大學生研究生,在求學期間出國一年當交換生,相關費用由政府想辦法籌措等。此話引起社會上廣泛的關注與討論。

根據教育部統計,近10年我國學生出國留學人數每年約三到四萬人左右,且近半數前往美國求學。其中高中生出國進修人數也逐年增加,從102年的1067人,增加到2018年的2142人,激增兩倍之多。其中,隨着國內各級教育主管單位國際教育政策的推動,加上國內雙語私校的鼓吹,與國際高等教育機構來臺招攬學生等風潮帶動下,有愈來愈多的縣市政府,透過招標等方式,提供高中職在校生,出國交換一年的機會。許多家長也樂於協助兒女出國交換圓夢節衣縮食,儘量支助。

只是上述的美意,有時卻因爲國內若干代辦機構人員素質、國外資源甚至聯繫經驗不足等問題,讓出國的高中生進退維谷,甚至中途敗興而歸的情事發生。首先,各縣市前來招標的留學與交換代辦機構,不知是因爲市場利潤有限或國際經驗尚待加強,願意來競標廠商數量稀少,選擇性不多。其次,即使得標後的代辦單位,也不時出現以下雙方資訊不對等的問題。例如:交換生出國前,往往無法事先了解接待家庭的成員、狀況與地區,以至於毫無機會選擇國外的寄宿家庭。尤其通常是等到學生到了國外之後,才以學校即將開學與學生簽證會辦理等理由,迫使學生必須將就接受安排,既無法事先雙向選擇,也很難中途換寄宿家庭。

在這過程中,有些寄宿家庭竟然欠缺接待外國學生的經驗,甚至出現強迫交換生接受家庭信仰,與在缺乏大人輔導下從事具危險性家務工作。有些接待家庭甚至無法提供寄宿生足夠的食物營養與上下學交通工具。尤其在雙方語言隔閡生活習慣網路使用及文化信仰等差異下,接待家庭原本就應該選擇比較具有開放觀念者,才能避免文化誤解與生活衝突等狀況。尤其交換高中必須確保其教育品質,與學區附近的安全性,這些都是政府委託單位起碼要有的規定與要求。

筆者就遇過一個高中交換生,被安排在一個極其偏僻且交通不便的接待家庭。由於接待父母主張在家學習,因此不願主動安排交換生上學課外活動的接送工作,讓交換學生必須另尋幫助,才能順利上學。該生一開始向代辦機構反映,卻得到中途換接待家庭,與學生簽證的種種不便等理由,要求學生忍耐與委屈求全,卻不願承認是事先安排有所疏忽的緣故

由於代辦機構在國外人員或駐地單位的人力有限,且出國前後的服務標準不一,經常訂購廉價機票,讓交換生在不同機場輾轉與旅途勞頓。至於委託政府機構也難以及時有效掌握服務品質。許多孩子在寄宿家庭的遭遇,只能隱忍;而其在臺的家人也被規定交換期間不許探訪,因此出現了遠水救不了近火等情況,令人對於這樣的高中職交換計劃,產生疑慮。

因此,對於有意出國交換的高中職學生與各縣市政府,最好能夠對代辦機構的品質進行定期評估,建立公開透明的交換留學資訊,瞭解接待國家的法令規範,與接待家庭的人員條件等,以保障我國交換學生的人身安全及相關權益。

熱門點閱》

►幫助青年做到從聰明到自信的轉型

►不靠學歷職涯路徑,可能嗎?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論壇歡迎更多聲音與討論,來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