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元豪/從IG限制青少年的新規說起
Meta最近針對18歲以下使用者推出加強隱私與父母控制的Instagram帳號。美聯社
廖元豪
臺灣青少年使用量最高的社交媒體 Instagram(IG),最近針對未成年使用者發佈了新的社羣使用規則,包括:預設爲非公開帳戶、夜間十點至早上七點關閉通知功能、對暴力或涉及整容等敏感訊息採取嚴格審查、連續使用逾六十分鐘會收到提醒等等。這些限制青少年使用的設定,未滿十六歲者不能自行調整,而必須得到法定代理人同意,滿十六歲者則可自行更改設定。
IG會做這樣的改變,乃因近年來美國各界嚴厲指摘,它與各家社交媒體嚴重傷害青少年身心。許多研究指出,IG、抖音等社交媒體有着成癮傾向,對於腦部發育尚未完全、自制力也不夠的孩子傷害很大。
IG被揭露的內部研究更顯示,它的美照與影片,造成未成年使用者的外型焦慮,尤其年輕女孩,每三人就有一人受到嚴重影響。在美國憲法高度保障言論自由的法律架構下,政府不願輕易立法管理這些社交媒體的內容,但這些巨型媒體企業完全忽視自己該盡的企業責任,仍然遭受嚴厲批評。
今年初在美國參議院舉辦的兒童安全聽證中,Meta的執行長祖克柏,被議員砲轟其忽視兒少身心健康,又不肯修正其演算法與社羣使用規則。雖然IG的限制措施,是否真能改善青少年成癮、愛比較等問題,各界仍在觀察中;尤其在沒有法定實名制,家長通常也不太管的情況下,如何確保這些使用者是「未成年」依然很困難。但這至少是一個開始,也顯示在數位時代,如何看待「兒少權益」,必須要全面反思。
社會心理學者海特曾指出,世界各國Z世代青少年的心理、精神健康狀況急遽下滑,脆弱而緊張,原因主要在於「缺乏同儕玩樂的童年」及「手機社交媒體過度使用」。而我們若從「兒少自主」來看,剛好可以發現這二者有矛盾性。父母不讓孩子離開視線,時時照顧,連小學生自己出遊或在公園玩耍都可能禁止,那是因爲「太不放心孩子」;但放任孩子成天玩手機、上IG,甚至在親師會以「又不妨礙別人」爲理由,要求老師不要干涉學生上課用手機(筆者親耳聽到的經歷),卻忘了他們尚未具備完全行爲能力。家長、學校、社會,該管的不管(手機使用時間),該放手的事卻抓得緊緊的。一方面不把孩子當成有能力自己行動、自己承擔風險的被監護者;同時卻又在某些事項上全盤放手,似乎這些兒少有着充分的自主自制能力-骨子裡可能是懶得管,就讓手機當保姆。Z世代的身心狀態不佳、社交能力退化,該怪的不是他們,而是父母與社會。
類似的矛盾也展現在許多法令制度,以及當前的教育現場。例如,在「性」的領域,兒少不被承認有性自主同意權,所以性行爲甚至某些浪漫行爲(如師生戀)都被絕對禁止。在美國,合法飲酒年齡甚至高於投票年齡!然而在這麼不信任青少年自主的情況下,美國許多州卻都允許對兒少適用成年人的刑罰規定,臺灣的中學生甚至可以參與課綱的修訂,教育部還用無拘束力的內規,禁止學校懲處違反服儀規定的學生。我們充滿了左手把兒少當成小大人,右手卻把他們當成嬰孩的矛盾措施。
IG的限制措施只是第一步,我們應該正視青少年身心健康與人格形塑的問題,好好定位「何時把孩子當大人來看」。青少年社交媒體與手機的使用,是教養與保護的一環,媒體、家長、學校都應該負責任地「從小」就加以規範。各種兒少法令也該整體檢討,在「保護照顧」與「自主負責」之間求得權衡。 (作者爲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