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正能量:王欽》終須面對兩岸防疫合作

陳時中表示並沒有特別限制不能講武漢肺炎。(圖/本報資料照)

針對陳時中貶損大陸核酸檢測言論,大陸國臺辦以「這位先生」稱呼,斥其「不是無知,就是唬弄老百姓」,而蔡英文發出文青式反擊,藉機又將臺灣防疫成績自誇一番。

政府關起門來自嗨,這本也無傷大雅,畢竟臺灣現在的防疫狀況確實沒有多大問題,即便出現小規模的院內感染,在防疫大局裡看也是正常現象,至多隻是戳破蔡政府編織的防疫神話。但是臺灣真正的危機並不境內感染數字,而在於臺灣的防疫模式

臺灣的防疫經驗是什麼?總結起來很簡單,就是自我封閉,最大限度減少與世界各地的人員往來,同時阻斷來自境外的輸入病例與臺灣內部社區的連結。這種作法簡單粗暴,但很有效,即便細節安排上漏洞百出,但新冠病毒畢竟不是生化武器,並非無孔不入,所以即便存在許多漏洞,也不至於多點爆發,最多就是潛伏,就看哪個地方運氣不好。

這一年來被稱爲防疫優等生的許多國家地區都遇到過類似的問題,新加坡香港都是如此,越南也概莫能外,大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已經有效控制,但依然無法避免時時出現的零星疫情,可見這場全球大流行的頑固。

長時間的封堵顯然不是長久之計,因此疫苗才成爲世界各國競相爭取的「靈丹妙藥」,其原因,當然就是爲了能讓社會盡快恢復正常,可以不必大規模、長時間的讓經濟生活和人員往來停擺。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即便疫苗研發並沒有完成通常必須的認證流程,世界各國也都特事特辦,允許其儘快上市,哪怕傳出副作用,但在整個疫情大局面前,也不是首要問題。

問題在於,即便是各大疫苗廠商開足馬力生產,產能依然有限,短時間內也不可能滿足世界各國的所有需求,因此疫苗也已經變成戰略物資,誰能獲得供應,取決於國際關係形勢和前期合作的投入。就拿臺灣最不屑的大陸疫苗來說,時下許多能夠拿到訂單的國家,前期都曾大規模參與疫苗三期試驗,若說風險,試驗階段的風險遠大於現在,但爲了儘快化解危機,必要的代價也只能概括承受。

蔡政府追求絕對安全,同時還要順帶迎合既有的反中市場,自然不對大陸疫苗鬆口,但問題就在於,其他國家的疫苗看起來政治風險小,但安全風險大,而且獲取難度更大,結果就是愈來愈多國家因爲施打疫苗而開始走上生活復甦的時候,臺灣只能繼續維持自我封閉,靠最原始的防疫措施來避免疫情爆發。當然,臺灣也可以等到全世界都完成疫苗施打,只是到了那個時候,世界各國可能更加擔心沒有受到疫苗防護的臺灣,彼時可就是其他國家封堵臺灣的時候。

世界正在恢復正常,而臺灣要面對的挑戰剛剛開始,蔡政府繼續玩弄文字遊戲無助於解決問題,兩岸防疫合作是代價最小、風險最低的出路,就看蔡政府要不要幹,以及打算爲此付出多少政治代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