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神經失調?中風?醫授口訣辨識

顏面神經失調可能是腦中風或病毒感染等引起,治療方式有其差異性,民衆可透過面部表情及手腳靈活情形判斷,把握7天黃金治療期,搭配中醫鍼灸效果不錯。(莊曜聰攝)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李啓光自創口訣,「頭眼口手足,前三顏面癱、後三腦中風」,從外顯的狀況判斷出顏面神經失調的可能原因,以免延誤治療。(莊曜聰攝)

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病毒感染造成顏面神經失調,醫師判斷可能是太過勞累導致,柳營奇美中醫部主治醫師李啓光說,顏面神經麻痹可分爲因腦中風導致的中樞型及病毒感染的周邊型,他自創「頭眼口手足、前三顏面癱、後三腦中風」口訣,讓民衆可以簡單判別,以免延誤治療時機,重點是要把握7天黃金治療期,西醫藥劑搭配中醫的鍼灸等更有效果。

李啓光說,從患者的頭部(表情)、眼睛、嘴巴、手、腳的狀況可判斷是屬於中樞型或周邊型的顏面神經麻痹,前者是因腦血管栓塞、腦出血、腦腫瘤等腦部疾病引起,臉部下半部表情受到影響,如不能吹口哨、微笑時嘴角無法上揚,但睜眼、閉眼、皺眉不受影響,通常會合並單側手腳無力,治療時就得從腦部疾病着手。

較爲常見的周邊型則可能是因爲感染、創傷、神經性疾病、先天問題、皰疹病毒造成的貝爾氏麻痹等,因此患者半部臉部肌肉麻痹,無法做出大部分表情,眼睛無法緊閉,擡頭紋消失等等,可透過口服類固醇、抗病毒藥物、維他命B羣治療。

李啓光說,熬夜、工作壓力大、太過疲勞,身體抵抗力降低就容易被病毒入侵,發生顏面神經麻痹的情形,早期發現時可結合中醫的鍼灸治療,再根據體質不同,輔以中藥調理,就能加快復原速度,患者要注意麻痹部位的保暖,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多做臉部表情、吹口哨、嚼口香糖讓肌肉運動,避免肌肉萎縮,早期治療才能快速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