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報告:奴役非法收益每年7.5兆 歐洲及中亞佔比最高

(示意圖/路透社)

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ILO)19日發佈報告稱,全球私部門的強迫勞動每年產生等同2360億美元(約7.53兆新臺幣)非法收益,較2014年增加了37%(640億美元)。分析指出,遭受強迫勞動人數增加,加上剝削活動的利潤提高,兩項原因共同造成非法收益的大幅成長。

強迫勞動指人們違背自己意願,以懲罰或威脅的方式進行任何工作,包括童工、人口販運、抵押勞工、債奴、徵兵制與監獄勞動等,

報告顯示,在強迫勞動每年產生的非法總收益中,歐洲和中亞佔比最高,達840億(美元,下同);其次是亞太地區620億、美洲520億、非洲200億和阿拉伯國家180億。若改以強迫勞動受害者人均計算,歐洲和中亞的非法利益仍然最高,其次分別是阿拉伯國家、美洲、非洲和亞太地區。

就強迫勞動的形式區分,商業性剝削的受害者雖只佔總數27%,但非法利益卻爲總額73%,顯示在受害者人均產生利潤上,商業性剝削(2.7萬美元)與其他形式的強迫勞動剝削(3,687美元)之間存在巨大差異。

在強迫商業性剝削之後,每年從強迫勞動中獲利最高的部門依序是工業350億、服務業208億、農業50億和家事工作26億。上述非法收益來自本應進入勞工口袋的薪資,但剝削者透過脅迫性做法拒絕支付。

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有2760萬人從事強迫勞動,相當於每1,000人當中就有3.5個受害者。 而從2016年到2021年,從事強迫勞動的人數增加了270萬人。

國際勞工組織總幹事洪博(Gilbert F. Houngbo)指出,強迫勞動受害者受到多種形式的脅迫, 他強調,強迫勞動使貧窮和剝削不停循環往復,並觸及人性尊嚴的核心。

報告強調,各國政府應儘快提高執法部門相關經費,以阻止非法利益流動,並追究肇事者責任。 報告還建議將勞動檢查擴展到高風險部門,同時加強勞工執法和刑事執法之間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