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湘首個IPO到手!盤點創業教父、獨角獸“批發商”的“失敗史”

《科創板日報》8月22日訊(研究員 田簫)李澤湘首個IPO來了。

8月15日,固高科技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開盤漲超525%,市值一度超300億元。

固高科技受到熱捧似乎在意料之中。創始人李澤湘從象牙塔走進創業圈,再成爲投資人,開創“導師+學生”的天使投資模式,孵化出大疆創新、李羣自動化、逸動科技等一大批獨角獸。在硬科技領域,“李澤湘”三個字,早已經成爲創投界的金字招牌,只要一出手,投資動向便立刻獲得市場密切關注。

不過,如同每一位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到達重點的勇士一樣,李澤湘在成爲創業教父、獨角獸“批發商”之前,也遭遇過重重阻礙,正是接二連三的失敗和重新出發,把這位韌性十足的科學家、創業者、教育家,帶到了成功的里程碑面前。

教育夢接連受挫

1961年,李澤湘出生於湖南永州農村裡。回憶起童年,他最大的感受是匱乏。“我家出身不好,從縣城下放到農村,讀高小最後一年去了鎮上。住在五六戶人家的山裡,自己放牛、砍柴、挑竹子、做飯,各種各樣的農活,12 月寒冬天氣還打着赤腳下田趕鴨子,踩下去等於踩在冰上,那時也就六七歲。” 李澤湘回憶。

十八歲那年,在一家校辦工廠當車工的他幸運地趕上了恢復高考,在勤學苦讀之下,李澤湘考入了中南礦冶學院。

或是爲了補償童年的貧瘠,命運對青年李澤湘相當眷顧。彼時,國家對外開放的大門剛剛打開,美國鋁業公司訪華時爲感激中國的熱情接待,當場表示願爲中方培養2名本科生作爲答謝禮。18歲的大一新生李澤湘被選中,前往美國名校卡耐基梅隆大學就讀。

前往美國,對李澤湘而言是人生中最奇妙的事。他曾回憶飛機落地的那個晚上,從洛杉磯上空往下看,“小汽車嘩啦嘩啦的,覺得在外星球”。

但“外星球”的生活註定十分艱難。在赴美之前,李澤湘幾乎沒接觸過英語,連基本溝通都十分困難。惡補了數月英語之後,好不容易過了日常口語關,學習方式上的差異卻成了更大挑戰。回憶求學時期,李澤湘曾說,“在此之前,我一直認爲保持好成績最重要,而好成績主要靠理論課程。但是,有位課程老師要求我們到一個十字路口待三個小時,回來寫報告。於是我就在十字路口傻傻坐着,心想是應該數行人,還是數車輛呢。這樣的課程成爲了我的弱勢。”

人生地不熟,加上巨大的學業壓力,李澤湘開始夜夜失眠。匹茲堡的冬天嚴寒難耐,睡不着的李澤湘在負40華氏度的街道上孤獨夜跑。一圈又一圈的跑步中,他終於悟出,美國大學考驗的是設計思維——通過觀察和思考去發現問題的思維訓練。

開了竅的李澤湘於1983年取得電機工程與經濟學雙學士學位。隨即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深造,先後獲得數學碩士、電子工程和計算機碩士、博士等學位。畢業後,李澤湘教授赴麻省理工學院人工智慧實驗室及紐約大學計算機系工作。

不過,李澤湘並不想繼續留在遙遠的美國,在美國大學生活學習這麼多年後,李澤湘有了一個新的夢想,爲祖國建立一所優秀大學。

1986年,李澤湘拿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碩士學位後,曾與一批中國留學生給國家教委遞交過一份“改革建議書”。因爲看到國外和中國科技水平的差距,有感當時中國大學不關注國際科技前沿的研究,他們希望能集合歸國留學生力量,創辦一所專門從事新科技研究的大學。

然而,這封信石沉大海。

創建大學的夢想暫時擱淺,31歲的李澤湘輾轉來到香港科技大學任教。

一開始,剛剛站上講臺的李澤湘在港科大並不“受寵”。一方面是他的學術背景在港科大里並不罕見;另一方面,他不會粵語,只能操着濃厚的湖南腔英語授課,讓一些香港學生很不習慣。李澤湘回憶,一開始自己上課也是傳統的教學模式,老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大多數人興趣不高。

1998年,港科大應內地邀請選派了不少教授去深圳參與企業合作。可沒多久,缺乏實戰經驗的教授紛紛撤了回來。彼時的大學還是以論文爲重,無論老師還是學生,對實踐的興趣都不高。

不願意看到學生和教師只圍着分數打轉的李澤湘,決定親自下海創業。

創業路困難連連

1999 年,深圳市政府、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三方攜手創建深港產學研基地。李澤湘抓住機會,聯合港科大同事高秉強、吳宏創立了固高科技,從事運動控制及智能製造核心技術研究與開發。

很快地,李澤湘就迎來了第一個難題。固高科技成立之初,正值外資機器人巨頭搶佔中國市場,珠三角製造業老闆辦企業的模式大多是從國外拿訂單、買設備,進行來料加工,並沒有採購自動化設備的意識,連固高科技生產的控制卡怎麼用都不知道。

爲此,李澤湘和團隊成員開設了培訓班、說服企業家,讓員工集中起來接受運動控制技術的短期培訓,甚至去教育剛剛從田裡上岸的農民兄弟,怎麼使用運動控制技術來開發設備。

李澤湘日後回憶到,“我們把這個培訓模式叫‘廣東農民運動控制講習所’,大家看到農民兄弟掌握了新的思維方式、新的科技手段,他們能創造很多了不起的東西。”

李澤湘躬身育人的心被點燃了,他決定探索一種全新的“產學研”孵化方式。

以固高科技爲起點,李澤湘帶着他的“門徒”孵化出大疆科技、雲鯨智能、逸動科技、李羣自動化等知名企業。

2014年11月,李澤湘聯合高秉強、長江商學院副院長甘潔等一衆優秀創業導師,聯合發起了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XBOT PARK)。與此同時,一家專注於機器人及智能硬件相關領域投資的創業孵化基金“XBOT PARK基金”應運而生。

“不要沉迷於港科大的美景,要幹一番事業,就到深圳、東莞松山湖去。”李澤湘常激勵港科大的學生。

然而,即便孵化出了一隻只獨角獸,李澤湘也並非沒有至暗時刻。

讓他最爲心痛的是一家叫做比銳精密裝備的企業,他曾對其寄以衆望。李澤湘曾對媒體表示,“比銳有 8 個創始人,力量很強。它做的焊線機相當於半導體封裝領域的光刻機。比銳是中國第一個做出 LED 焊線機的公司,客戶拿着錢來等。”但是,這家企業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還讓他幾乎傾家蕩產。

李澤湘總結比銳的失敗經驗,“一是因爲關鍵時刻幾個創始人吵架;二是比銳當時既做中端機也做高端機,同時開兩條戰線是學生創業容易犯的一個錯誤。”然而,最大的教訓,還是對商業條款的不熟悉。

“當時我們融了一輪,那是最慘的一輪。我們對條款不熟悉,在最後籤協議時,一個產業投資方加了一條創始人回購條款。我是董事,董事長是另外一個老師,管理是幾個學生。後面學生走光了,投資方就讓我一個人回購。免得糾纏不清,我就回購了。好幾千萬,用的還是大疆掙的錢。後面所有團隊我們都不再籤任何對賭(投資協議)。”

談起這次失敗,李澤湘仍心有餘悸,“失敗那個時候我們就兩個老師,也不懂各種各樣的保護條款,各種各樣的法律文件。”但他也痛定思痛,親自參與到投資的過程中來。

2016年,李澤湘與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夥人沈南鵬、香港大學陳冠華教授共同發起設立香港X科技基金,開啓了產學研聯動之路。根據公開數據顯示,該基金投資企業超過37家,其中包括思特威和EcoFlow正浩兩家獨角獸企業。

李澤湘的辦公室外,常年掛着一張珠峰攀登圖。作爲一位老師,他常常對公衆表示,中國的教育等待一場深刻的變革,孵化已經從大本營到前進營地了,教育還在從拉薩去大本營的路上。

在實踐之路上一路摸爬滾打,李澤湘不斷調整航向,終於爲後繼者踩出一條坦途。正如他所說:“就像走夜路,你一個人會很害怕,兩三個人或三五個人一起,然後再給你一個手電筒,一個打狗棍,你就不害怕了。我們也在吸引更多人,不斷把走夜路的經驗傳遞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