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遇刺不是偶發!從近年案例看南韓「仇恨政治」有多嚴重?

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2日前往南部城市釜山時,被佯裝成支持者的男子用刀刺傷脖子,所幸在搶救後已轉入普通病房,復原狀況良好。新華社

2022年,曾與現任韓國總統尹錫悅競選的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2024年1月2日前往南部城市釜山時,被佯裝成支持者的男子用刀刺傷脖子,所幸在搶救後已轉入普通病房,復原狀況良好。《朝鮮日報》分析,李在明是倒在名爲「仇恨政治」的刀下。

新的一年,韓國政壇相當不平靜,纔開年,最大在野黨黨魁李在明就遇襲!這是近20年來,針對韓國政治人物最嚴重的攻擊事件。

南韓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黨魁李在明。路透

韓國警方表示,兇嫌是66歲的房地產仲介金振成,他承認有殺害李在明的動機意圖,目前,警方以殺人未遂罪向法院申請羈押金振成,並持續調查犯案動機。

韓國官員指出,金振成是一名前政府官員,2012年,在牙山市經營一家房地產仲介公司,警方發現他沒有前科,也沒有精神異常的紀錄。

「我簡直不敢相信他會做出這種事,」經營建築管理公司的樸敏俊說。

《紐約時報》分析,儘管目前細節還不清楚,但針對韓國社會日益加深的政治兩極化,以及對民主構成的挑戰,媒體和公衆都已表達不少擔憂。

「李在明是倒在一把名爲『仇恨政治』的刀下!」韓國保守派媒體《朝鮮日報》斗大的標題指出。

《紐約時報》報導,自2022年總統大選以來,李在明和尹錫悅的激烈競爭,一直是韓國政治兩極化的焦點,當時李在明以選舉史上最些微的差距敗給尹錫悅,李在明隨後競選贏得國會席次,併成爲反對黨的黨主席。

李在明和尹錫悅(圖)的激烈競爭,一直是韓國政治兩極化的焦點。歐新社

尹錫悅則試圖以貪腐等刑事指控逮捕李在明,甚至拒絕與他一對一會談,形容他是「顛覆國家的力量」。

對此,李在明指控尹錫悅動用國家機器恐嚇政敵,他領導的共同民主黨,也拒絕支持尹錫悅任命的內閣成員。

「這幾年,兩人一直衝突不斷,」韓國政治諮詢公司MIN Consulting負責人樸成民說:「民衆指控尹錫悅,不承認李在明是反對黨領袖,而是犯罪嫌疑人,我認爲他的態度,不會在李在明遇襲後有所改變。」

前總統也被攻擊過!韓國近年政治暴力不斷

這也不是韓國第一次發生政治暴力事件,《路透》就整理近年的重大攻擊事件:

1. 2022:前共同民主黨黨魁宋英吉

當時擔任前總統李明博競選經理的前共同民主黨黨魁宋英吉,在首爾被一名老人持鐵錘敲打頭部。

媒體報導指出,兇嫌是一名有YouTube頻道的自由派倡議人士,因爲不滿當時的美韓軍演政策,而襲擊宋英吉。

宋英吉長期擔任議員,2023年12月,還因2022年選舉的賄選醜聞而被逮補。

2. 2015:前美國駐韓大使李楷模(Mark Lippert)

前美國駐韓大使李楷模(右)。取自X@mwlippert

李楷模在首爾參加南北韓論壇時,被水果刀劃傷臉部,縫了80多針。

這次攻擊由一名激進民族主義者金基宗所爲,當時他爲了抗議一年一度的美韓軍演,而出此下策。

北韓官媒對此也發聲明指出,李模楷的攻擊是「應得的懲罰」,這次攻擊行動堪稱「正義之刃」。

3. 2006:前總統朴槿惠

當時還是反對黨領袖的朴槿惠,在一場活動中被人拿刀劃傷臉部,因而縫了60多針,長達數週時間都無法正常說話。

當時媒體報導,兇嫌告訴警方,他對將因自己沒有犯過的罪行入獄,而感到沮喪。

仇恨成日常,理性討論議題成奢求

隨着政治兩極化加深,政治人物近年在公共領域愈來愈受到仇恨影響。

2023年12月,《韓民族日報》調查發現,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爲,韓國政治分歧正在加深;而另一項《朝鮮日報》的調查指出,四成受訪者認爲,他們與政治觀點不同的人一起吃飯,甚至會不舒服。

支持李在明的韓國YouTuber陳貞華說,自己每天都能感受到不斷加劇的政治仇恨。他回憶,有一次造訪韓國中部一個保守小鎮時,被認出他的居民拿鐮刀追趕。

「你會看到許多憤怒、誣衊和人身攻擊,」陳貞華說:「我不知道現在還能不能針對公衆議題進行理性討論。」

總統尹錫悅聽聞李在明遇襲的消息後,不但祈禱他早日康復,還表示攻擊事件是「自由民主的敵人」,他同時下令,加強對政治人物的維安保護。

但專家認爲,隨着各政黨如火如荼對4月國會選舉進行暖身,政治兩極化的情形,短期內緩解的可能性不大。

《紐約時報》分析,YouTube等社羣媒體,作爲傳播新聞和形塑公衆輿論的工具,也愈來愈具影響力,以至於政治人物相當依賴它,但社羣媒體的擁護者也被指控,是煽動恐懼和仇恨的幫兇。

「在韓國政治中,仇恨已是日常,」政治諮詢公司MIN負責人樸成民說:「政治人物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像李在明這樣的攻擊事件,可能還會再次發生。」

而臺灣即將在1月13日舉行總統大選,各候選人的維安,在李在明遇刺事件後也升級不少。除此之外,臺灣更應引以爲鑑,不要讓政治兩極化淪落爲暴力攻擊的仇恨政治。

(本文出自2024.01.08《遠見》網站,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