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伐克總理槍擊案:71歲作家行刺,政治動機的仇恨謀殺?

斯洛伐克總理費柯(Robert Fico)5月15日遭遇槍擊,身中5槍,送醫急救後目前已無生命危險。 圖/路透社

【2024. 5. 16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總理槍擊案:71歲作家行刺,政治動機的仇恨謀殺?

斯洛伐克總理費柯(Robert Fico)5月15日遭遇槍擊,身中5槍,送醫急救後目前已無生命危險。槍手當場被捕,現已確認其身分爲現年71歲的作家辛圖拉(Juraj Cintula),當局初步調查表示,暗殺事件是出於「政治動機」,但詳情並未有具體說明。

斯洛伐克總統及官員對事件表達譴責,並歸咎於國內仇恨言論四起、極化分裂的政治氛圍。現年59歲的總理費柯已是第二度回鍋擔任總理,他本人與他領導的聯合政府頗具爭議——費柯將斯國外交政策做出重大轉變,不僅承諾停止對烏克蘭軍事支持,還表示將阻擋烏克蘭加入北約,同時也直接表態親俄立場。而聯合政府所推動的爭議性司法改革,也引起民衆大規模示威。

槍擊案發生在斯洛伐克中部小鎮德拉瓦(Handlová),5月15日總理費柯在德拉瓦參加一場在當地文化中心舉辦的政府會議,當會議結束,費柯在下午2點30分左右離開文化中心時,有一小羣民衆等在戶外迎接總理,槍手就混在其中,舉槍向費柯開了5槍。

槍手旋即被隨扈制伏並逮捕拘留,一開始官方並沒有公佈槍手身分訊息,但當地媒體報導槍手是71歲的作家兼政治活動家辛圖拉(Juraj Cintula),其後斯洛伐克內政部長埃斯托克(Matúš Šutaj Eštok)受訪時證實這一資訊。埃斯托克也表示,警方在與辛圖拉進行初步談話後,目前將暗殺事件定調爲政治動機。

費柯中槍後被送往德拉瓦當地醫院,再由直升機轉送約30公里遠的中部城市班斯卡比斯特里察(Banska Bystrica)一處創傷中心搶救。 圖/美聯社

▌槍手身分與費柯搶救情況

當地媒體還報導,辛圖拉是斯洛伐克作家協會(SSS)成員,着有3本詩集、2本小說,SSS已表示若確認辛圖拉是槍手,將立即取消他的會員資格。此外,辛圖拉還在Facebook上表達支持親俄準軍事組織Slovenskí Branci,並表示自己認爲應該允許民兵保護「居民、國家、傳統和文化」免受外來移民的侵害。

斯國新聞網站《aktuality.sk》找到辛圖拉的兒子,他表示父親擁有持槍執照、是合法登記持有槍械,而對父親暗殺費柯的計劃,他表示完全不知情;對於父親的開槍動機,他僅表示父親「沒有投票給費柯」,其餘不再透露更多。

費柯在中槍後被送往德拉瓦當地醫院,然後再由直升機轉送約30公里遠的中部城市班斯卡比斯特里察(Banska Bystrica)一處創傷中心搶救,他的腹部中彈,一顆子彈穿過胃部、還有一顆擊中關節,一度性命垂危。經過超過3個小時的搶救後,斯國副總理塔拉巴(Tomas Taraba)5月15日晚間表示費柯暫無生命危險,他說:「手術進展順利,我相信他會挺過去。」

斯洛伐克政府官方聲明指出,之所以將費柯送到班斯卡比斯特里察,而非首都布拉提斯拉瓦(Bratislava)急救,是出於緊急考量——布拉提斯拉瓦距離德拉瓦有190公里遠,而搶救分秒必爭。

槍手爲71歲的作家辛圖拉(Juraj Cintula),犯案後當場被捕。 圖/路透社

針對這起槍擊案和犯案動機,斯洛伐克總統查普託娃(Zuzana Čaputová )表達譴責,並指出暗殺事件也是「對民主的攻擊」,她呼籲公衆不要散佈未經證實的謠言,以及表示:「仇恨言論導致了仇恨行爲。」

埃斯托克和斯洛伐克國防部長卡利納克(Robert Kalinak)將槍擊事件歸咎於社羣媒體上仇恨言論的傳播,並敦促公民不要「以仇恨迴應仇恨」。

埃斯托克還指責部分媒體助長了社會的極化氣氛,他在記者會上說:「你們中的許多人都是散播仇恨的人。」然而對於當局施政所導致的社會反彈隻字未提,只是將事件原因歸咎爲仇恨言論,並將仇恨言論怪罪到媒體。此外,他補充說,將爲官員以及可能遭受類似攻擊的其他人,包括記者和公衆人物,提供保護。

埃斯托克指出:

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都譴責暗殺事件的暴力,以及祝願費柯康復。

總統查普託娃的任期將在6月結束,即將交接給4月份贏得總統大選的當選人佩格里尼(Peter Pellegrini),佩格里尼是費柯的盟友,埃斯托克指出槍手是在佩格里尼當選後不久做出行兇的決定。由於斯洛伐克政府體制的關係,國內最高權力者是總理,也就是費柯。

費柯爲斯洛伐克政壇老將,2023年9月「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SD)贏得大選後再次出任總理。 圖/美聯社

▌費柯的背景與爭議

費柯1964年出生於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現年59歲。1986年獲得法學學位後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並在1992年首次擔任斯洛伐克議員。1990年代,費柯代表斯洛伐克共和國於歐洲人權法院歐洲人權法院及人權委員會工作數年,1999年創始中間偏左的「方向—社會民主黨」(Smer-SD),此後一直是該黨重要的關鍵人物。

2002年開始,Smer-SD成爲斯洛伐克的主要反對黨,也快速成爲具主導地位的政黨。作爲斯洛伐克政壇老將,費柯曾於2006年至2010年、2012至2018年擔任總理。2018年,揭露政府貪腐問題的記者庫西亞克(Jan Kuciak)及其未婚妻庫斯尼洛娃(Martina Kusnirova)被謀殺、引發國內大規模示威,費柯便於同年7月被迫辭去總理職務。直到2023年9月Smer-SD贏得大選後,他才重新掌權、再次出任總理。

費柯以親俄立場著稱,早在2006年上臺時,他便宣稱斯洛伐克和俄羅斯的關係在歷經8年冷淡之後將會大大改善。2022年2月烏克蘭遭入侵後,他雖然譴責俄羅斯行爲,卻也反對歐洲對俄羅斯實施制裁;此外,他反對國際刑事法院(ICC)對普丁祭出逮捕令、聲稱西方對俄烏戰爭的態度將造成斯拉夫民族國家自相殘殺,還呼籲烏克蘭將領土割讓給俄羅斯以結束戰爭,種種言論引發國際關注。歐盟也擔心費柯將成爲極右親俄的匈牙利總理奧班(Orban)在歐盟內的少數盟友,阻礙歐盟對烏克蘭的支持。

在移民政策方面,Smer-SD雖爲左派政黨,移民和文化議題上卻越來越接受右翼觀點,費柯曾矢言對移民政策採取強硬立場、拒絕接受歐盟的「難民配額制」。同時,費佐也是反LGBTQ+人士,他批評同性伴侶收養孩子爲「變態行爲」,更矢言將禁止學校談論LGBTQ+議題。民衆擔憂費柯重新掌權後,將帶領斯洛伐克偏離親西方的路線。

2024年2月,數千人聚集於斯洛伐克議會前抗議集會,除了反對新政府的親俄反美的政策,也抗議費柯政府廢除公共媒體RTVS(當局計劃成立新的國家廣播取而代之)、及修改刑法打壓反貪檢察官——當局費除了斯洛伐克特別檢察官辦公室,該辦公室所調查的嚴重貪腐案中部份涉及了費柯人馬及Smer-SD。

費柯遭遇槍擊前與德拉瓦民衆互動。 圖/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