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社區團購發「疫情財」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將加強打擊

上海疫情嚴峻下,「社區團購」已成爲封控期間保障本市市民生活物資供應的重要方式併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近期卻傳出,部分小區出現一些發「疫情財」的情況,包括短斤缺兩、質價不符等問題。(團購物資示意圖/民衆提供)

上海疫情嚴峻下,「社區團購」已成爲封控期間保障本市市民生活物資供應的重要方式,不過,近期卻傳出,部分小區出現一些發「疫情財」的情況,包括短斤缺兩、質價不符等問題。對此,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高度關注,加強對社區團購組織者、經營者提醒告誡和行政指導,對不法行爲堅決加大打擊力度,從重從快嚴查嚴辦。

據上海市市場監管部門消息,連日來,根據羣衆投訴舉報和社交平臺主動巡查,查獲多起價格違法行爲,選取部分典型案例予以公佈。案例一:上海酥薈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利用社區團購銷售麪點價格欺詐案。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近日接到市民反應,稱透過社區團購收到的套餐食品,與之前微信羣裡的價格標籤不相符,執法人員隨即展開調查。經查,上海酥薈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銷售點心套餐,價格註明128元(人民幣,下同)的套餐包含其自有專屬品牌面包、蛋糕、麻薯等。當事人實際從第三方公司購入其他品牌產品,在未告知消費者的情況下,擅自變更了團購產品的品牌品類,侵害了消費者權益。

案例二:孟某利用社區團購銷售水果價格欺詐案。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近日接到市民舉報線索後,立即對孟某位於閔行區莘鬆路的經營場所進行執法檢查。現場查見當事人在社區團購羣中經營橘子、哈密瓜,芒果等水果。其中,橘子以180元/箱(10斤左右)進行價格公示,但執法人員現場對該批次庫存橘子稱重下來每箱重量都在9斤左右。當事人在社區團購羣中標示商品的規格內容與實際不符,存在「短斤缺兩」現象。

案例三:上海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江灣店哄擡價格案。上海市場監管部門近日接到羣衆舉報,反應上海益豐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江灣店在某平臺上存在高價銷售食用油等生活物資的情況,市場監管部門第一時間會同區公安局啓動聯合調查。經查,當事人在疫情封控期間,在藥房線下銷售價格爲77元/桶的情況下,將某平臺「益豐大藥房江灣店」上的「多力葵花籽油5L」的銷售價格大幅提高到150元/桶。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將會同相關部門表示,將繼續督促指導相關經營者,根據經營成本,爲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務,按照公開、公平和誠實信用原則做好明碼標價,切實維護市場價格秩序和消費者合法權益,並加強對社區團購組織者、經營者提醒告誡和行政指導,對不法行爲堅決加大打擊力度,從重從快嚴查嚴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