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6:讓友商嚐嚐真正的內卷

文|蘿吉

繼小米SU7(參數丨圖片)上市後,中國車市迎來了2024上半年的另一個標誌性事件——L6上市,理想正式殺入30萬內。

其實在L6上市前,理想常年堅挺的價格已經出現了鬆動,L系列在一季度就普遍出現3萬元左右的優惠,L8的價格門檻實際上已經殺入30萬內。不過和其它品牌相比,理想平均售價依然遠高於包括特斯拉在內的新能源品牌。

而24.98萬起售的L6上市,代表着理想真正加入了特斯拉、問界、智界、小米、小鵬、比亞迪、極氪等品牌的混戰。而L6對整個市場的影響,可能將遠超對理想自己的影響。

理想爲啥又造了臺中大型車?

理想L6詳細信息公開前,我一直以爲它會是一臺中型五座SUV,畢竟中大型級別已經有L7、L8兩款車了,理想也是時候推出一款體量更小、定位更主流的產品了。

而看到尺寸參數時我傻眼了,軸距超過2米9,車長超過4米9,車寬依然達到了近2米,這個規格依然是妥妥的中大型定位。雖然確實比L7小,但也僅僅小了半圈,根本沒有達到跨級別的差距。對比小鵬的旗艦SUV G9,理想L6的長、寬、高都要更大。

這就帶來兩個問題,首先是消費者層面,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其實是不喜歡車輛太大的,有很多喜歡理想產品屬性、一直在等理想出中型“小車”再入手的客戶,會發現4米9多的理想L6依然不大容易接受。

其次就是對理想而言,L6和L7設計相似,但尺寸沒拉開差距,且L6的定價又低了一大截,那麼理想L6對其它品牌的影響暫且不談,首當其衝的可能就是理想自家的L7。如果L7的部分訂單分流到價格更低的L6上,那麼整體收益還是否值得呢?

很明顯,理想寧願大幅降價,也不願大幅縮小車身尺寸,瞭解理想品牌的話,其實也不難理解這個邏輯。理想有奶爸車的標籤,但本質絕不僅僅是帶娃的屬性,而是全家出行時每個乘員都能有舒適、愜意的體驗。

從之前理想公佈的新車規劃來看,起碼在最近一兩年,理想都可能不會推出比L6更小的車,要保持品牌對舒適性的基本追求,理想L6的尺寸,或許已經是底線。

除了小半圈,L6和L7還有啥區別?

理想L6上市後,大家最先關注的不是和其它品牌的競品對比,而是L7。

首先是基本的空間,L6短了10多公分的尺寸,在後排的腿部空間上還是能感受到的,不過這種差別,基本只是200平和180平大平層的區別,並沒有大平層降級到大戶型的差距。這點空間差異,基本不會成爲影響購車選擇的主要原因。

而在設計層面,L系列的套娃依然延續下來,核心元素都全套保留,不過和此前L7/8/9讓人很難一眼分辨的情況不同,這次L6的宏觀線條明顯收緊了一些,雖然體量依然不小,但已經能讓人看出“這是臺L6”了。

兩款車真正的差異,還是在覈心配置上。

首先是L7/8/9都標配的空氣懸架,L6直接砍掉,只保留了CDC可變阻尼減震器;

L7/8/9高配上的頂置大屏幕(大彩電),在L6上沒有出現,且不能選裝;

L7/8/9全部採用的三元鋰電池,在L6上變更爲磷酸鐵鋰,且電池容量從L7入門的42.8kWh縮減至26.8kWh,不過CLTC純電續航依然有212公里,比L7小電池版只少了13公里。

可以看出,和此前的車型相比,理想L6在配置上確實做了不少妥協,被調侃的“冰箱彩電大沙發”三要素已經不再齊全,理想標誌性的魔毯懸架,也隨着空氣懸架的削減而消失。

不過,在內飾用料、座椅舒適度以及車載大冰箱等方面,理想L6還是沒有妥協,另外在智駕方面,L6依然分純視覺和配激光雷達的兩套方案,軟硬件能力和現有車型保持一致。

實際上,上面提到L6缺少的配置,完全可以通過增加一個Ultra版本給配上的,如今只推出Pro和Max版,顯然還是要和L7的價格保持足夠的距離。

而在避免內耗的同時,理想L6更艱鉅的任務,還是應對其它競品的壓力,這裡指的其它競品,目前有且只有一個,就是華爲系的問界M7。

從L6開始,理想正式反擊問界

雖然很早之前,李想就感嘆過“理想ONE被問界M7打殘了”,但之後推出L系列和MEGA,理想都從未真正把問界當做核心競品。或者換句話說,理想此前推新車幾乎都沒有考慮競品,一直在按照自己的目標和節奏推進。

而在這次L6發佈會上,理想提到了保時捷的卡宴、Macan,也提到了寶馬X3,完全沒有半個字直接提到其它品牌,但觀看發佈會的人都心知肚明,L6設定的競品,就是問界M7,這也是在受到問界巨大的競爭壓力後,理想首次展開的反擊。

首先是定價,理想稱原本L6的起售價是想定在25.98萬的,最終又降了一萬,和問界M7的5座版完全持平。表面看是同臺硬碰硬,實際上理想L6還是放低了姿態,對問界M7展開了激烈進攻。

和問界M7相比,理想L6雙叉臂前懸的硬件優勢,在消費者眼中的感知或許不明顯,但是問界M7主銷的是單電機後驅版,四驅版的起步門檻高達28.48萬,已經比理想L6的頂配還高。

而起步門檻和問界M7持平的理想L6,依然堅持了雙電機四驅,除了加速能力的絕對優勢外,四驅應對雨雪溼滑的穩定性、爛路的通過性,都是實實在在影響操控和安全的提升。

功能配置上,問界M7五座版缺失的電動方向盤、方向盤加熱、後排座椅電動放倒、杜比全景聲等,在理想L6上都是標配,另外L6高配上的車載冰箱,問界M7也沒出現。

而問界M7最突出的智駕優勢,基本要到28.98萬的激光雷達版才體現出來,以下版本都沒有基本的高速智駕,而理想L6的低配依靠視覺方案實現高速智駕,高配依靠激光雷達實現城市智駕,並且也將像華爲一樣,覆蓋非城區的鄉間小道。

當然,理想的智駕能力到底能不能趕上獨佔一檔的華爲,還得等上市後的實測,但只看問界M7的主銷配置的話,沒有激光雷達、高速智駕的問界M7,是沒有智駕優勢的。而除了這些配置優勢,理想L6另外還有5千定金抵1萬、贈送1萬元選裝基金的優惠,實際售價還要更低。

其實在發佈會上,理想解釋了爲什麼L6沒有兩驅版,其中一段話顯得別有深意:“我們考慮過兩驅,但加速時間要接近8秒,面對複雜路況時遠遠達不到要求,所以毫不猶豫放棄了兩驅。”

此時再看看0-100km/h加速7.8秒的問界M7後驅版,理想的針對性就顯而易見了。

理想今年的銷量目標,還有戲嗎?

今年初的時候,我寫過一篇分析理想80萬銷量目標的文章,我當時的觀點是,從2023年的36萬直接衝到80萬輛,難度極高,但對理想來說,並非完全不可能。而實現目標最關鍵的一環,就是L6。

後來的情況我們都知道了,MEGA上市後遭遇輿論風波,訂單也不及預期,李想本人發佈道歉信,同時理想對全年的銷量目標,據悉也下調到了56到64萬輛,即便如此,這個目標也依然頗有懸念。

此前理想制定年銷80萬輛目標的基礎,除了MEGA能成爲50萬以上全品類銷冠外,更重要的是L6的上市,不會影響L7/8/9現有的銷量基本盤,這三款車需要在繼續保持價格的同時,保住月均4萬以上的銷量。

而時間來到4月中旬,曾經預期的所有基礎條件,似乎都發生了變化。MEGA目標大幅收縮、L7/8/9普遍降價,被動應對問界新車帶來的壓力。被寄厚望的理想L6放低姿態,配置更高的前提下,售價與問界M7看齊。

這是理想第一次如此明確地針對某款競品制定策略,曾經不降價、不對標、不盲目內卷的從容,已經難以維持了。

中國車市的內卷大浪,終究沒有車企能夠躲避,而理想的反擊戰,也正式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