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桐進:差異化智慧電源 臺電池廠機會

李桐進小檔案

臺灣電池協會第6、7屆理事長李桐進將於6月30日卸任,在兩任四年任期中,李桐進領導協會致力打造本土電池產業良好的發展環境,並不斷向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及提出政策建言,遊說落實成爲有利於產業發展的政策與法規,同時加強臺日電池技術交流合作;面對鋰電池應用新商機崛起,日前本報記者特別專訪李桐進理事長,訪談紀要如下:

問:回顧兩任四年協會理事長任內推動落實哪些重要工作?

答:在這四年擔任理事長期間,推動協會邁入公發公司型態治理,組織法規化之外,加強了臺日的技術交流,四年在臺日兩地共舉辦四場研討會,併成功推動及宣導讓會員積極參與大型儲能系統示範運行。

在協會下設立四大委員會,執行1.白皮書的撰寫,向政府提供建言。2.協助輔導電池會員廠商進行循環經濟的推動。3.法規的溝通建立汰役電池的收費標準。4.建立協會安規標準並公告,供國家標準參考。5.參與多場政府綠能宣導座談會及研討會。

問:未來全球電池產業的發展趨勢?面對日、韓、中競爭下臺廠的應用市場機會?

答:未來全球電池產業發展趨勢除了傳統3C產品的電池需求外,主要是電動化及綠能儲能,電動化包括2輪,3輪、4輪、大巴士等;儲能有大型儲能、社區式及家庭式儲能,這兩大電池應用市場,估計到2030年全球需求達1,600GWh以上。

臺灣電池產業發展雖然早,但是市場規模及政策的導向,失去了領先的地位。目前全球在新冠疫情衝擊及「祛中化」大環境下,臺灣應思考重新佈局,筆電應用等電池組仍是臺灣之光之外,可投入發展小型儲能的組裝,智慧電動車電池組,小量多樣化的攜帶式電源產品,另外要重新加緊拓展日本、歐洲的pack市場。簡單說,在日、美、歐洲差異化的智慧電源,仍然是臺灣電池廠商的機會。

問:建議政府擬定那些電池產業政策與法規,加速本土電池產業發展?

答:電池產業在各工業化國家都列爲戰略性產業及關鍵性的零組件,政府應擬定電動化之火車頭產業來帶動本土電池產業的發展,政府相關部門要善用有限的經費,培養類國家隊。

首先政府要利用產業政策及法規來導引需求之出海口及進行規範,交通部白皮書推動的電動巴士更換計劃就是出海口。另外加大推動兩輪摩托車電動化、儲能站的示範運行及長期推動儲能都是很好的政策,唯需相關法規及輔導推行辦法才能使政策落實。

舉例來說,譬如再生能源法的推動、電動摩托車電池的國產化及相關補助辦法、中、大巴士電動車特別補助方案、自制率的認定及補助辦法。以上三大內需政策的落實,預計帶動電池直接產業至少1,000億的需求,還不包括上下游及服務業的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