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提臺灣辦事處改名 學者示警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8日在立法院受訪表示,捷克外交部國際期刊早在3月26日就已揭露援烏計劃相關資料,這份資料不應該是密件。(劉宗龍攝)

歐洲友我國家立陶宛將於12日舉辦總統大選,孰料立國總統瑙塞達突然拋出話題,認爲「臺灣駐立陶宛代表處」有更名必要,以穩定對中關係。對此,外交部迴應,尊重大選期間各方意見表達,但也強調臺灣代表處名稱是雙方共識。學者則示警,背後的政治想法是臺灣必須注意的。

我國在立陶宛代表處於2021年揭牌成立,成爲首個在歐洲地區掛上「臺灣」的代表處,其餘在歐洲所涉代表處皆以「臺北」爲名。雖然該代表處英文爲「The 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瑙塞達認爲,其中文名稱「臺灣」有必要更改,以穩定對中關係。

對此,外交部昨表示,尊重立國各方意見的表達,這是民主國家的常態,但同時強調,我國駐立陶宛臺灣代表處的名稱是臺立雙方政府的共識,且是經審慎協商後所決定。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則指出,立陶宛與中國關係自2021年起惡化,而近期傳出中國對立國制裁稍微放鬆,現任總統似想朝更緩和的方向前進,雙方可能已達到一定程度諒解或默契。他也示警,背後的政治想法或許就是想恢復與北京關係,臺灣應特別注意。

而針對我國與捷克合作援烏案,立委馬文君質疑,捷克「現代經濟外交雜誌」早已在3月公佈相關事項,爲何我國仍列爲密件?她也詢問,其中要求30%供貨來自臺灣企業條件,是我方還是捷方要求?

對捷克敢公佈臺灣透過他們進行的援烏計劃,但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曝光臺捷密約卻遭外交部以泄露國家機密提告,外交部政務次長田中光解釋,那是因爲捷克沒有「中共在對付」,讓馬文君氣罵「簡直可笑!」

外交部歐洲司長黃鈞耀則坦言,30%供貨來自臺灣企業,是我方要求,因捷克能深入受戰爭影響最重的烏東,所以由他們勘查後提出需求物資,再行採購。

外交部補充,戰區各醫院需求不同,且採購上具備時效性,所以我方給予捷方規畫採購上彈性,且迴應立法院要求,指定部分需向臺灣製造商採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