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民:因應貿易戰 臺商要算好四筆帳

李榮民表示,第一筆帳當然是「關稅」,至於其他的三筆帳分別是:

一是經營環境。臺灣「五缺」問題突出,大陸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商機多,特別是擁有更安定、更友善、更便利的投資合作和貿易環境。

二是產業融合。在產業分工高度全球化的今天,沒有協同合作就沒有發展進步。目前臺灣出口大陸、香港商品佔比超過40%,其中機電產品超過80%;臺商在大陸投資上千億美元、企業超過10萬家,與大陸在生產鏈上的結合非常緊密。臺商要重視大陸產業鏈國產替代化給上游供應商帶來的商機。臺灣產業佈局大陸走向世界,有利於爲臺灣未來產業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三是長遠利益。大陸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不斷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內需市場巨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一帶一路」等國際經濟合作具有廣闊前景。當前,兩岸無論在智慧製造,還是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領域的合作都有很強的互補性,深化兩岸在共同標準、技術研發、品牌創建、國際行銷等方面的合作,可以讓臺企臺商獲得更多的利益。

李榮民強調,美國發動貿易戰,阻礙經濟全球化進程,但阻止不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應對中美貿易戰,臺企臺商根據自己的利基,在適當調整佈局的同時,應着眼未來,趨利避害,尋找新的增長點,加快轉型升級,加強技術、經營模式創新,融入大陸經濟發展,而不是輕易放棄大陸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