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超長期國債 支持兩重建設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圖/中新社

大陸發行特別國債概況

大陸財政部剛公佈今年超長期特別國債將於17日首發,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對此指出,籌集的資金要用以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重」建設)各項工作,並根據重要性、急迫性作爲項目篩選指標,爭取早開工、早見效。

大陸3月宣佈年內將發行人民幣(下同)1兆元的超長期特別國債。財政部13日公佈今年的發行安排,將分爲20年期、30年期、50年期三種期限,17日率先登場招標的是30年期,擬發行400億元。

新華社報導,李強在13日召開支持「兩重」建設部署的視訊會議。他在會上指出,「兩重」建設要突出戰略性、前瞻性、全域性,將項目建設和配套改革結合起來,加強專案管理,打造一批標誌性工程。

同時要積極迴應民生所盼,結合實物投資和人力資本,辦好羣衆關心的民生實事。

李強強調,「兩重」建設事關全域和長遠,要統籌做好今年和未來幾年的重點任務安排,以提升綜合效應。今年要根據戰略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專案成熟程度,做好專案篩選,爭取早開工、早見效。今後幾年的重大任務要與「十四五」規劃落實相結合,與「十五五」發展需求相銜接,分步實施、有序推進。

李強指出,要統籌用好各項政策,加強財政和貨幣金融工具協同配合,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要更好統籌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更大力度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兩重」建設,充分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廣州日報報導,廣開首席產研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長連平分析,本次超長期特別國債有三大特點:發行期限特別長、連續發行且規模特別大、發行用途與經濟和高品質發展的關聯度特別高。

和過去特別國債發行期限最長爲30年期相比,連平表示,20~50年特別國債覆蓋了2030、2035年、2049年等關鍵時間節點,不僅可爲建設週期長、投資回報慢的重大專案和重大工程等提供充裕的超長期資金,同時超長期限也攤薄了國債的付息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