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源》如果李國鼎還在

國鼎臺灣科技產業的重要推手,有臺灣「科技教父」之稱。(本報資料照片季志翔攝)

5月31日適逢李國鼎先生逝世18週年。

筆者曾二次受邀在李國鼎故居演講,每每憶起從青年時代景仰的「科技教父」、「經濟教父」,再對照臺灣在國鼎先生過世後這近20年的變化,除了感念哲人風範典範,更感慨臺灣何以被「民主」綁架至此。若李國鼎先生今日仍在,也無法像當年一樣揮灑專業,擘畫國家未來,實現幫助臺灣脫貧轉富,締造經濟奇蹟、使臺灣名列亞洲四小龍的偉大成就!當年的李國鼎,可以爲臺灣奠定至少3代人可以享受的產業經濟基礎,何以經過3次政黨輪替後的今天,臺灣卻從世界經濟舞臺上逐步退位?感念李國鼎先生,身爲後輩追隨者,我要說出很多專業知識分子都想說的話。

事實上李國鼎所以能造就經濟奇蹟並留予後人典範流傳,有其充分和必要條件。首先是他的遠見佈局,讓臺灣在那個時代得以「布先手、獲早利」。臺灣兩次關鍵產業轉型,都是在他的推動下完成,第一次是農業轉型工業,第二次是工業轉型科技產業。臺積創辦人張忠謀曾說,「沒有李國鼎,就沒有臺積電。」

其次是他能運用專業,爲國家擘畫未來:如推動銀行資訊化、設置加工出口區、成立外貿協會、推動新竹科學園區等重要政策,都是在其時代剛剛開始展現徵兆時,政府就投入有效作爲,而事後也證明當時的決策,成爲臺灣經濟發展的衆多引擎影響深遠且至今仍持續發酵。

第三也是最必要的條件是在李國鼎的背後有強人,前總統蔣經國全力支持,因爲蔣經國的知人善任,給予充分信任並且尊重專業,讓李國鼎得以在不受干擾的情況下放手一搏,而不致受到專業以外的因素所左右。李國鼎所引進的科技顧問行政院規畫了很多經濟發展的方向,成爲往後臺灣經濟能持續增長的重要關鍵。

如今昔人已遠,政府效能大打折扣,國家爲何會傾頹至此?關鍵在臺灣已經被民主綁架,而臺灣的民主又流於民粹。過去幾年,臺灣一次又一次受到選舉的操弄,政治人物忙着搞政治,根本沒有新力拚經濟。在經濟的領域上又不肯尊重專業,把重要的職務當作政治酬傭的工具,造成官不聊生,專業也在其中被摧毀殆盡。

李國鼎曾說過,「如果你們這些一流的人都不到政府裡來,來的都是二、三流的人,未來國家是由二、三流的人制訂政策,領導一流的人,到時你們就知道痛苦了!」現在的情況不就是這樣的寫照嗎?撫今追昔,我們再不努力,真是愧對當年創造經濟奇蹟的李國鼎們。

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土木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