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收保育費小琉球開第一槍 海保署、學者和保育團體挺屏縣府

在地方民間團體、學者和海洋保育署力挺下,屏東縣政府決定跨出小琉球3處潮間帶收取觀光保育費一大步。圖/屏東縣政府提供

屏東小琉球迎來年百萬人登島的榮景,過量遊客卻衝擊環境生態,學者疾呼以登島總量管制或收費等方式管制,因牽涉層面廣,一直是官方不想碰觸的敏感議題,屏縣府前年6月拋出收取觀光保育費議題後,一度因地方意見分歧「卡關」,在地方民間團體、學者和海洋保育署力挺下,決定7月1日起於3處潮間帶跨出收取觀光保育費一大步。

「生態不是廉價的,要有付出!」中山大學教授張水鍇受縣府委託小琉球保育費收取可行性評估,他說,調查顯示,97%遊客可接受、87%接受100元,63%接受法規上限120元,超過5成導覽員支持縣府爲主管機關;收保育費同時結合導覽費,業者有合理利潤,降低遊客數量,保育費專款用於設施維護、生態調查、覆育、管制人員聘用、地方回饋等,相信多數人會接受。

小琉球自然人文生態發展會理事長陳文玉說,觀察島上環境生態因遊客過量已受傷,針對生態敏感地區管控,依法酌收觀光保育費,可保護生態、提升遊憩品質,遊客又有公共意外險保障,一舉數得,也是海洋保育署和地方保育團團體的共同心聲;以3處潮間帶1年10萬人次遊客量,收費後估計會減半,1年約可進帳300萬元的海洋保育費,說多也不多,要專款專用。

協助小琉球瑚珊覆育的海生館博士樊同雲說,消費者已有共同維護環境意識,不會因收費就卻步,反而吸引願意深度旅遊者、篩除民宿安排的免費導覽行程和公德心差的人;小琉球觀光協會發展協會說,有業者反映小島面積小,以收保育費方式管制遊客進入3處潮間帶,會讓遊客往其他海域跑,利弊難料,不贊成收費。縣府說,3個潮間帶生態會持續監測、滾動式檢討承載量。

在地方民間團體、學者和海洋保育署力挺下,屏東縣政府決定跨出小琉球3處潮間帶收取觀光保育費一大步。圖/屏東縣政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