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週刊/新零售商機 體驗式經濟

所謂新零售,簡單講就是重構人、貨、場的關係,以消費者體驗中心、用數據驅動生產方式變革,以及泛零售、零售的多樣化。

文/洪寶山

對於零售業大家想到的是什麼?從最早的柑仔店,到滿街林立便利商店,以及遍地開花的大賣場,這些都是耳熟能詳的零售業,但是曾幾何時,我們的消費行爲改變了,想想自己的購買行爲,買書是到書店還是網路書店?買3C用品是上網搜尋,還是到光華新天地

來看看幾個壞消息,今年初,美國梅西百貨宣佈關閉六十八家分店裁員一萬人;無獨有偶,英國瑪莎百貨也在去年底宣佈關閉超過五十家的海外分店。百貨業外,服飾業者也沒好到哪裡去,Ralph Lauren在四月初宣佈,要關閉位在紐約第五大道的旗艦店,展開3.7億美元重整;以性感風格受到消費者喜愛的Abercrombie & Fitch,從去年底到今年,連續關閉香港中環旗艦店和南韓首爾旗艦店;連鎖鞋店Payless直接聲請破產,並將關閉數百個門市

百貨商場、連鎖品牌,可以說是關的關、裁的裁,但這代表零售產業走到盡頭了嗎?

電子商務巨擘亞馬遜(Amazon)六月十六日宣佈耗資137億美元(約4110億臺幣),收購全美最大的有機食品零售商全食超市」,而這也是亞馬遜歷年來最大規模的併購案

二月底,阿里巴巴宣佈和上海百聯集團展開戰略合作。亞馬遜的實體書店Amazon Books繼續展店眼鏡電商Warby Parker早在四年前就在紐約開旗艦店,今年宣佈還要再開二十五家,總數增加到七十家。

初想,實體店之所以經營困難,是拜網路之賜,帶動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消費者在網路上就可以方便購物,何必跑去實體店?但,奇怪的是,在實體零售業者遭遇衝擊時,線上起家的業者卻前進線下,而且越做越大。

他們想的就是不一樣,要運用科技創造全新的體驗,重塑實體店不可取代的價值。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更定義今年是阿里巴巴的新零售元年。

所謂新零售,簡單講就是重構人、貨、場的關係,以消費者體驗爲中心、用數據驅動生產方式變革,以及泛零售、零售的多樣化。

「我不認爲零售死了,死的其實是平庸的零售體驗。」Warby Parker共同執行長尼爾.布魯門塔(Neil Blumenthal)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曾這麼說,就是新零售商機最好的註解。

【詳細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理財週刊》第880期www.moneyweekly.com.tw。尊重智慧財產權 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