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逆天改命」,靠的是營銷嗎?

作者 | 王 珊

編輯 | 邢 昀

雷軍熱愛跑步,每天早晨6點多鐘起牀,快走慢跑10公里,一度一個月跑量達300公里。即使後來膝蓋受傷,每天跑步的習慣雷軍依然延續了下來。

近期與李翔三個小時對談造車細節,雷軍一上來聊起了自己的跑步習慣。他直言,自己是長跑型選手,做什麼事情特別專注,一根筋幹到底,但是“今天大家都覺得我是機會主義者”。

雷軍“機會主義者”的標籤要從2007年他離開金山時發表的“風口論”說起,彼時他說“金山就像是在鹽鹼地裡種草。爲什麼不在臺風口放風箏呢?站在臺風口,豬都能飛上天”。此後雖然在智能手機領域獲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但是“山寨”“組裝廠”依然是雷軍和小米繞不開的話題。

有意思的是,小米造手機趕的是早班車。當雷軍二次創業造車,從“晚班車”變成了“末班車”,市場一片唱衰。“造車”竟然成了“機會主義者”的試金石。

最終,當雷軍對李翔說出“汽車百年賽道,任何時候開始都是最好時機”這樣的話時,一定程度上也是把逆天改命的劇本拍到了市場面前。

1、造不好車?守正出奇,先上牌桌

“軍兒,收手吧,外面都是XX。”

這是網友當時對雷軍造車的調侃,某種程度也是一種真實寫照。小米汽車2021年官宣造車時,國外有特斯拉獨領,國內蔚小理等新勢力已有一定根基,華爲開始跨界牽手車廠,以比亞迪、廣汽埃安爲代表的傳統車企加速轉型。

風騷

競爭格局過於激烈,雷軍造車的時點也比較尷尬。前期新能源汽車風太大,從互聯網、房地產跨界搞車的,折騰幾年後留下一地雞毛,很多用戶對於跨界造車的看法就是,來搶風口,PPT融資圈錢的。這導致外界堅定看衰小米汽車。

另一方面,世界頂尖企業跨界搞全新業務的,失敗的概率遠高於創新企業,這樣的歷史不斷重複。

優秀如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Office套件等產品在全球笑傲江湖,但是這些技術優勢也沒能讓微軟做成智能手機。英特爾一度統治了全球個人電腦及服務器芯片市場80% 以上的份額,在手機芯片上存在感極低,跨界約等於失敗。

大象轉身慢是客觀事實。雖然在智能手機行業小米已成爲全球前三,但一邊是手機領域未盡的戰事裡不斷投入,一邊還得造車,聽起來多少有點不靠譜。

2024年2月,蘋果公司取消電動汽車製造計劃,對小米造車的質疑聲也在此刻達到了高潮,“蘋果十年都沒做成的事,小米三年能做好嗎?”

事後與李翔回憶起當時場景,雷軍說,“汽車工業這個桌子有140年了,你說掀就能掀得了嗎?像小米這麼年輕的公司,先把車做了,先上牌桌。”

很多優秀的公司在跨業務發展中容易失敗,根源在於有認知錯位,存在慣性思維,偶像包袱重。要擺脫這些坑,就必須尊重行業規律,躬身入局,守正出奇,不要一上來就顛覆,而雷軍願意在汽車工業裡先做小學生。

作爲人類製造業明珠,汽車工業投入之大、週期之長、容錯率之低,對任何入局者都是巨大挑戰。守正先得正確地認識行業複雜度和自身能力。從十四年手機制造經驗中回溯,雷軍對小米汽車的創業採取了逆向思維:不走捷徑,回到核心技術層面,十倍投入,“認認真真造一輛好車”。

在造車階段,也有人認爲電動汽車就是四個輪子+兩組沙發,其他零部件可以隨意找供應商代工,小米的工作就是組裝完成。

實際上,造好一輛車需要1萬多個不可拆解的獨立零部件,成千上萬的員工調度配合。即便是汽車產業鏈十分完整、成熟的中國,找供應商買汽車零部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零部件都需要車廠跟供應商一起研發,每家公司的資源有限,幫助每個客戶定製研發零部件就意味着投入更多的成本,如果銷量上不來就要虧損,供應商是不可能爲客戶私人訂製。

能獲得供應商的支持,對硬件公司是非常難的事情。多年前雷軍曾花無數時間跑小米手機的供應商,當時的語境是“補課”“填坑”,如今這一幕在小米汽車重演,不過路徑有了截然不同,這次雷軍帶領團隊踏踏實實練羅漢拳,從根基打牢開始。

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站在優質供應商的肩膀上,使用行業成熟技術,也保障了小米汽車的性能底線。目前,小米汽車在整車供應鏈方面選擇和A對齊,其中有2/3供應商與A一樣。

BB

BB

爲了保障質量、把控產能,小米汽車一開始就走了自建工廠之路,並且以智能化全面武裝,廠內共設立29個試驗室,僅在車身車間就引入超過700個機器人,製造全過程中廣泛使用AI,保持高自動化率。

作爲市場關注度極高的一家企業,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會在網絡中被無限放大,然而小米汽車在被行業、消費者、媒體用放大鏡檢視至今,已經成爲百萬網友嚴選的超級品牌。

小米汽車終於擠上牌桌。

這一場造車如磨刀石,也徹底讓外界重新審視雷軍。你以爲的爽文男主,其實是一路負重前行、逆天改命。

2、從賣不動到不夠賣,靠的是營銷嗎?

小米汽車SU 7剛剛問世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爲賣不動。雷軍曾邀請23位專業媒體給小米汽車打分,絕大部分人都不看好,“每個月能賣3000輛就要燒高香了”。

市場上更是普遍認爲,小米汽車的受衆是從小米手機用戶轉化而來,主要以男性爲主。雷軍在對談中回憶起,當時一位媒體人告訴他,小米這款轎跑性能車,不會有女性用戶購買,買賬的女車主最多不超過5%。

如今,小米SU7在6月、7月交付量連續突破1萬臺,全年10萬輛的交付目標預計11月提前完成。不久前,小米汽車也正式獲得獨立造車資質。更爲關鍵的是,在小米SU7的用戶畫像中,女性購買者佔比28%,實際女性車主約爲40%-50%。A用戶佔比29%,蘋果用戶佔比51.9%。

BB

數據是小米汽車最直白的答卷。在跟李翔的對話中,雷軍坦言,任何這麼複雜的系統工程想不出問題是不可能的,小米汽車小的毛病會有,但會及時改進,最重要的是如何避免大問題的發生。

有意思的是,小米SU7上市後賣得火爆,勤奮的雷軍奔波在直播間、車展、提車現場,潑天的流量富貴也讓雷軍被扣上了營銷之神的帽子。

在對話中,雷軍表示無奈,幾次表達對這一稱號的反感。雷軍談到,自己努力避免被神化,更害怕大家以爲小米汽車SU7的成功,只是因爲營銷。

心理學上有個“光環效應”,指的是人們對其他事物的一些認知和判斷往往從局部出發,抓住個別特徵,擴散而得出整體現象。

實際上,雷軍正是擔心“營銷之神”的“光環效應”過強,使市場和消費者只把注意力放在“霸道總裁”“爽文男主”上面,而忽視了小米汽車爲解決用戶痛點,在研發和產品方面所努力的付出。

產品和營銷往往一體兩面,兩者都需要對用戶羣有足夠的洞察能力,以及痛點解決能力。而所謂營銷的成功,往往更是因爲背後有好的產品力支撐。將無數工程師的付出和創新科技的應用僅僅用營銷兩字概括,對產品是一種曲解,也是一種傷害。

藏在小米汽車產品力背後的是一連串細節,比如,雷軍試駕了170多款汽車;小米汽車100多人拿到了賽車駕照;20多萬字的試駕筆記;行業最大規模的實車路面測試,測試了300多個城市的大街小巷,總測試里程達到了540萬公里。

從確定造車開始,雷軍一路爲小米汽車招兵買馬,彙集頂尖人才。如今小米汽車部門擁有7000多人,超過1000位技術專家,這些人構築起了小米汽車的產品能力。

雷軍本人更是頻繁奔走在工廠前線,據瞭解,每一次雷軍出現在小米汽車工廠都會吸引很多工作人員圍觀,面對噴漆、電鍍等工藝有不明白的地方,雷軍還會不斷提問。以至於現在每次到鏡頭前,雷軍對生產各個環節如數家珍。

雷軍自己是工程師出身,小米剛起步時的8位聯合創始人中有6位是工程師,可以說這些給小米深深刻下了研發烙印。雖然市場如今更多看到的是雷軍演講能力和營銷光環,但是回到與李翔三小時對談的細節中,雷軍從電機、大壓鑄、自動駕駛,談到防曬、輪轂、寬高比,這些其實才是雷軍的真正底色。

3、沒科技含量?用硬實力“秀肌肉”

通過小米汽車,雷軍望向的星辰大海是哪裡?

在與李翔的對談中,雷軍提到:豐田汽車每年銷量1000多萬輛,而市值一直3000億附近。特斯拉賣100萬輛,市值卻能達到六、七千億左右。

原因在於大家覺得特斯拉是未來汽車之王,特斯拉在技術領域的持續投入,對智能化的引領,是代表着車廠未來的方向。

走量只能成爲一個知名品牌,但無法突破科技上限,就無法走向世界舞臺的中心。通過高端化,預留利潤空間才能不斷投入,用硬核科技實力把小米帶到新高度。

時間回到2023年,當時伴隨着小米澎湃OS和小米14系列的發佈,雷軍官宣新十年(2020-2030)目標:持續投資底層核心技術,致力於成爲新一代全球硬核科技引領者。

不過,外界對小米主要還停留在“組裝廠”的刻板印象中。實際上這不僅是對小米的誤解,更是對“組裝廠”的誤解。

在做手機初期,獨特的輕資產模式和代工生產方式,讓小米可以專注於軟件研發和市場營銷,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搶佔份額。但這其中埋下的雷,尤其是2016年供應鏈危機帶來的手機銷量滑鐵盧,給小米教訓慘重。

不管是2016年5月,雷軍親自接管手機部,明確以“交付、創新、質量”爲抓手,全面補課;還是2020年小米開啓高端化戰略,以小米10系列、小米11系列和小米12系列連續探索;或是到今天推出攜帶八顆澎湃自研芯、配備龍骨轉軸2.0等核心自研技術的Xiaomi MIX Fold 4,以及各種激進技術武裝到牙齒的小米SU7 Ultra原型車,都向市場說明了一件事:小米歷次重大成長躍進背後,技術研發都是最爲關鍵的驅動力。

從數據上看,2023年小米研發費用投入已經高達191億元,同比增長19.2%,相當於當年全國科技經費投入的0.57%。小米未來五年研發投入將超過1000億元。截至2023年末,小米研發人員約1.78萬人,佔總員工數超53%,全球範圍授權專利數超3.7萬件,其中境外申請專利數超50%。

井上達彥在《模仿的技術:企業如何從“山寨”到創新》一書中曾提到,有一類企業的模式是引發革新的模仿,需要具備前瞻意識,通過積累經驗,再推出樣本企業很難反向學習模仿的異質內容。實際上,蘋果公司推出的iPhone和iPad,也是先部分模仿對手,然後以創新發力佔領市場。

這與小米在《小米創業思考》中概括的技術發展三階段有異曲同工之處。過去的二十多年,小米從集成式技術創新起步,歷經自主式技術創新,如今已持續深入到底層核心顛覆式的技術創新。

這幾年,從推出影像芯片、充電芯片等,實現芯片在高端手機上的量產交付,到自研小米澎湃OS系統、AI大模型的應用,再到小米汽車全棧自研智能駕駛技術,2024年躋身行業第一梯隊。積累不斷疊加,小米的技術創新也開始呈現井噴態勢。

尤其是自研智能駕駛方向上,小米實現了自適應變焦BEV技術、道路大模型、超分辨率佔用網絡技術三項關鍵技術突破,目前一期總投入47億,專屬團隊規模超1000人。

自建自研兩座⼿機智能⼯⼚和一座汽車智能工廠,已經成爲雷軍逆天改命劇本里最顯眼的註腳。

涉獵手機和汽車業務,且兩項業務均做出成績的公司,目前只有小米。隨着小米澎湃OS的核心聯動,「人車家全生態」閉環打通,硬件設備無縫連接、相互協同,釋放1+1+1>3的效果。後續AI賦能生態鏈還將推動“人車家全生態”的更迭,小米也會爲全行業帶來更多參考價值。

努力死磕技術的小米,是中國企業從努力追趕到引領全球科技浪潮的代表,這在當前以圍堵截爲主旋律的國際環境下彌足珍貴。“我要贏在15年後”,也成爲雷軍逆天改命故事在全球舞臺的最新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