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性關節炎9成腳有問題 3年內恐連「走路都好難」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手、腳關節破壞變形。(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你認識類風溼性關節炎(RA)嗎?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手、腳關節破壞變形以及全身性病變,中華民國風溼病醫學理事長蔡文展表示,根據歐美研究指出,高達9成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友都有足部問題,且有五成病友在確診後三年內就會出現如拇趾外翻、爪狀趾等足部問題,造成步行困難及日常行動能力受限。

一名20歲病友楊女士曾痛到不能動、要坐輪椅日子。根據中華民國類風溼性關節炎之友協會2017年發起的「你說我聽 RA困擾大募集」顯示,RA病友在「食、衣、住、行、育、樂」六大生活面向中,有近八成表示在「行」動上感到困擾,並更進一步表示會有踝關節疼痛腳底雞眼壓瘡等困擾而使行走困難。

蔡文展說明,臨牀上類風溼性關節炎病友足部問題相當常見,主因爲底蹠骨因長期受擠壓、摩擦,導致脂肪墊變厚,容易引起疼痛感及雞眼症狀國外研究統計指出,病友日常生活中前十大困擾,包括購物總是選實用但不中看、難以自主行動、無法維持運動習慣、假日安排行程考量路途而受限等。

▲中華民國類風溼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發行《RA好口福口說幸福生活百科》。(圖/公關提供)

類風溼性關節炎對日常生活影響巨大,但隨着醫學進步,目前中重度RA病友的有許多治療選擇。蔡文展指出,除了可使用傳統口服藥物、生物製劑,也有小分子口服藥可選擇,只要積極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疾病,就能緩解疼痛。

爲提供患者家屬更正確的衛教,中華民國類風溼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發行《RA好口福-口說幸福生活百科》,並請來126位資深病友分享,也專訪全臺6位權威醫師及6位資深病友,更有營養師、復健師、造型師專業建議,百科提供免費索取,需要的民衆都可致電(02)2822-7495中華民國類風溼性關節炎之友協會登記。

★圖片爲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全部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