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綠比一比 郭臺銘力主手機民調:「現代人在家也很少用桌機」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20總統大選情勢越來越緊張,藍綠兩黨表參選者在初選機制都有不同的主張。在國民黨方面,投入黨內初選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率先表態支持手機民調民進黨部分,總統蔡英文則是堅持要把500萬手機族納入初選,強調唯有如此才能貼近真正民意,但她的競爭者、前院長賴清德則認爲手機民調應該先經過科學研究

郭臺銘13日與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舉行「吳郭會」,雙方針對「手機民調」進行討論,郭臺銘在會後也指出,希望初選辦法有關手機民調可以納入初選規定,至於比例多少,由黨中央決定,建議參考民進黨最新規定。

郭臺銘自宣佈投入初選後,集團董事長的身分也受到關注,他也於11日表示鴻海新任董事長人選交由董事會決定,自己則百分之百確定不會回去擔任董事長,「就算在國民黨黨內總統初選未過,也不會回去擔任董事長。」

對於相當堅持民調納入手機以決勝負的建議,事實上,郭臺銘也公開講過很多次,他甚至在9日受訪批評蔡英文不敢接受民主初選的程序,「民進黨應該要改名爲民主退步黨」,但在使用手機進行民調的這個部分,郭臺銘則表示他選擇支持蔡英文。

郭臺銘還反問國民黨,「民進黨敢做的事情,爲什麼國民黨不敢做?」所以,他建議國民黨也使用手機民調,因爲現代人使用手機的頻率非常高」,就算在家裡也很少使用桌機

而郭臺銘也在13日的「吳郭會」後發表聲明,要求初選一定要公平公正、納入手機民調、舉辦辯論會。不過,國民黨黨務人士也在13日表示,目前學理上對於住宅電話和手機抽樣的佔比沒有一致的比例和執行基礎,因此手機民調「弊大於利」,初選民調仍以住宅電話進行「戶中抽樣」,纔不會有少數意見放大成多數誤差過大的狀況。

此外,對於郭臺銘所提的辯論會,黨務人士說「不會辦政見發表會,也不會辦理辯論會」,將以「國政願景電視發表會」取代之。不過,若媒體主辦辯論會,參選人也可以自行決定是否參加。

▲郭臺銘。(圖/記者李毓康攝)

國民黨對手機民調抱持「弊大於利」的態度,民進黨內對此則有不同聲音,盼能多加討論。民進黨在民調方式上黨內傾向「對比式民調」,但前提還是要就蔡、賴陣營都達成共識,也可以採互比式,但黨內有泛英系拋出採對比式民調,也要納入「手機民調」,如此可以觸及年輕族羣,這對蔡英文會相對有利,倘若需要納入手機民調,同樣要有人在中常會上提案討論。

對此,蔡英文強調,「我們是民主進步黨,以民主做基礎,但科學在進步」,應該要跟着與時俱進,也要進步;手機民調這件事,最近有很多的討論,初選在討論民調的話,民調就要貼近社會真實的習慣,和生活方式。由於全臺有500萬人口沒有市話,手機持有人有2000多萬人,手機普及率遠遠超過市話,任何制度有要補強的地方,但也不能因噎廢食。

蔡英文競選辦公室發言人阮昭雄13日也表示,手機納入民調,不止在國外行之有年,就民進黨而言,從2014年起,全國性民調也已納入手機;已請黨中央民調中心就手機納入民調的可行性進行評估技術性部分就由黨中央完整評估,我們也尊重民進黨經由民主機制的決議

另一方面,針對蔡英文拋出的「手機民調」,賴清德原本持反對意見,認爲初選已經延後遊戲規則又要再改變,恐怕有傷民進黨制度,也傷民進黨精神;不過他13日卻改口表示,「我個人不是反對手機民調,我只是提供社會不同看法給黨中央參考」,強調手機民調沒有不可行只是應該先經過科學研究。

賴清德說,他以自己身爲醫師的經驗,就算是發明新藥也要經過完整的驗證程序,才能知道有沒有效,如果要用手機民調,也應該經過一兩年的完整調查,把社會質疑點對外說明清楚,他再重申,個人沒有反對手機民調,只是提供社會的不同看法給黨中央參考。

▲蔡英文。(圖/記者屠惠剛攝)

在藍綠的總統初選時程上,根據國民黨目前的規劃,2020總統提名特別辦法預計5月15日將在中常會通過,國民黨將於6月上旬公佈總統初選人選名單、6月中旬會舉行電視發表會、7月初進行全民調、7月28日全代會正式通過。

而根據民進黨規劃總統初選相關流程,5月22日初選協調截止,5月24日到5月26日舉行政見發表會,5月27日到31日進行初選民調,最後於6月5日中執會公告總統候選人名單。

▲賴清德。(圖/記者李毓康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