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想招來急統?

(圖/本報系資料照)

日前民進黨籍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宣稱,其自身與蔡英文總統的兩岸路線,具有高度一致性,支持蔡所倡議「四個堅持」的立場「非常清楚、完全沒有模糊」,其中「兩岸互不隸屬論」爲「四個堅持」核心。

毋庸置疑是,這不僅難以化解臺灣社會政黨惡性互動及族羣對立,毫無助於內部團結凝聚及國家認同、臺灣命運共同體意識形成;更可能會激起兩岸民族主義衝突,刺激大陸社會中華國族主義及愛國主義反撲,成爲其對臺政策從「和統」轉向「武統」之政治口實與託辭。

2023年5月英文期刊《當代中國》公佈一份對1800位大陸公民是否支持「武統」調查,結果顯示大陸公民選擇支持以「武統」方式,統一臺灣比例約有55%、不同意者有33%。隨着兩岸敵意螺旋上升,對臺政策「融合促統」之「和統」主旋律,可能轉換成「武統」。

自二十大後,大陸對臺政策在「總體方略」指導下,政策兼具壓制與懷柔雙重特性,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及「一箇中國原則」上具有「原則堅定性」;在兩岸融合、統一戰線及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交流議題上,則具有「策略靈活性」。

回顧檢視2022年副總統賴清德至帛琉訪問,曾針對「務實的臺獨工作者」加以詮釋,提出臺獨的現代意義即是「臺獨及臺灣獨立,其實是指臺灣不屬於中國的一部分,這是臺灣的共識」。賴公開宣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既挑戰大陸《反分裂國家法》,也悖離中華民國憲法。賴巧妙地運用臺灣人民反對「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省或特別自治行政區」說法,轉變成「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

2023年初賴清德就任民進黨主席,面對兩岸論述應如何從「務實的臺獨工作者」轉變爲「和平保臺」質疑時迴應,宣稱臺灣已經是主權獨立國家,沒有再宣佈臺灣獨立的必要,「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互不隸屬」,宣稱將繼續蔡英文總統的兩岸路線。後又宣稱「臺灣事實上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加上「事實上」一詞,混淆臺灣爲區域地理名詞與中華民國是主權國家的分別;甚至黨中央幹部公開倡議「臺灣人」不是「中國人」,賴擔任黨主席也未刻意澄清之。顯然,賴不僅認同「兩岸互不隸屬論」,也默認同意黨內宣傳倡議「臺灣人」不是「中國人」說法。

賴清德競選的「起手式」其民意支持度,確實高於蔡英文競選總統初期;但是當前大陸社會瀰漫一股支持票選賴清德之觸動,實則應警惕「急獨招致急統」之「武統」到來。(作者爲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