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堅持臺獨又要「親和友善」 國臺辦:自相矛盾

中國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圖/CF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4日表示,堅決反對「臺獨」和「港獨」勢力相勾結,民進黨人士一方面堅持「臺獨」立場,另一方面又大講「親和友善」,這是自相矛盾的,「是誰在改變兩岸關係現狀,是誰沒有誠意走和平發展道路責任是非常清楚的。」

記者提問,據報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臺獨黨綱」已經成爲兩岸交流的最大障礙,修改「黨綱」是務實可行的做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馬曉光表示,「民進黨抱持『臺獨黨綱』,堅持『一邊一國』的『臺獨』分裂立場,是這個黨與我們交往的根本障礙。只有放棄『臺獨黨綱』,改變『臺獨』立場,民進黨纔有可能與大陸改善關係。」

有記者問到,上次聖多美普林西比與臺灣「斷交」五天後,大陸纔跟聖普復交,這次大陸是立刻宣佈與巴拿馬建交,毫無喘息的時間,請問發言人,兩岸關係和大陸多一個邦交國,到底哪一個重要?大陸的主觀意願有沒有想要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道路?

對此,馬曉光表示,關於中巴建交的問題世界上只有一箇中國,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中巴建交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他指出,大家都知道2008年到去年5月20日之間,兩岸雙方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開創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局面,但是「去年,臺灣政局發生重大變化後,我們多次明確表示,我們的對臺大政方針不會改變,我們在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的態度和立場也不會改變。」

馬曉光強調,從去年5月20日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遭到了破壞,造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以往的成果受到嚴重的衝擊。是誰在改變兩岸關係的現狀,是誰沒有誠意走和平發展的道路,責任是非常清楚的。」

馬曉光接着表示,「我願意再次強調,體現一箇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定海神針,只有承認『九二共識』、認同其兩岸同屬一中核心意涵,兩岸關係才能重回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臺灣當局應該認清客觀大勢,做出明智抉擇。」

臺南市賴清德之前提出「親中愛臺」說。(圖/市府提供)

針對記者提出,臺南市長賴清德說「親中愛臺」,高雄市陳菊說「和中」,桃園市長鄭文燦說「友中」。連臺「府方」都發新聞稿說與賴清德的看法一致,請問發言人,有沒有從民進黨地方縣市長表態中感受到一絲絲的溫暖和善意呢?

馬曉光迴應表示,大陸和臺灣同屬一箇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的關係,不管什麼樣的說法,都應該講清楚兩岸關係性質這個根本的問題。「一方面堅持『臺獨』立場,另一方面又大講『親和友善』,這是自相矛盾的。民進黨人士如果真有改善和發展兩岸關係的誠意,就應該不僅從言論上,而且從行動上改弦更張,徹底放棄『臺獨』立場。」

有記者提問,由黃國昌等多名臺立法機構民意代表組成的所謂『關注香港民主連線』日前成立,還有幾名香港的議員赴臺出席相關活動,引發了爭議。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馬曉光表示,「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和『港獨』勢力相勾結,干擾香港實施『一國兩制』、插手香港內部事務、破壞香港繁榮穩定;這種圖謀行徑不得人心,也不會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