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清德發言人:臺灣人已無法接受「和平統一」

圖/德國之聲

賴清德競辦發言人趙怡翔近日接受DW專訪,他同時也是民進黨國際部主任與臺北市議員。以下專訪內容在不影響原意與脈絡的情況下,經編輯整理刊出。

趙怡翔:我想首先感謝德國之聲對於臺灣選舉的關注,我相信,無論是歐洲或是國際觀衆,確實對於兩岸關係,對於臺灣的未來,對我們民主選舉的結果都有非常高度的興趣。

對於兩岸關係,其實蔡英文總統過去8年來說維持現狀,對於「四個堅持」、對於各項兩岸事務, 其實講得非常明確。賴清德跟蕭美琴在這一次的選舉當中,也持續強調、延續這樣的穩健路線,持續追求維持現狀、提升臺灣的國際合作、堅守「四個堅持」這個概念。

(編按:蔡英文2021年提出「四個堅持」:永遠堅持自由民主的憲政體制;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堅持主權不容侵犯併吞;堅持中華民國臺灣的前途,必須遵循全體臺灣人民的意志。中國認爲這是兩國論,意在推動臺獨。)

趙怡翔:賴副總統他本人無論透過彭博的訪問、日媒的訪問, 甚至於接受許多國際媒體的提問當中都講得非常清楚。在國內的相關節目上,包括黃𬀩瀚的節目等等也有提到,現在的現狀就是——臺灣本來就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這也是根據我們的憲法。至於這一點上,賴清德已經承諾未來會延續下去這樣的架構,也就是說,在兩岸議題上會維持我們現在看到的現狀,這個相信也是多數臺灣民衆所支持跟堅守的一個方向。

延伸閱讀:賴清德投書支持兩岸現狀 不排除與北京對話

趙怡翔:我想我還是強調非常清楚, 賴清德自己也講過,臺獨並不是他現在的一個選項,也並不是民進黨的一個選項。至於說臺灣,民進黨1999年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就寫得非常清楚了,臺灣本來就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 所以其實也沒有變更路線,這個路線是延續的。包括在蔡英文總統「四個堅持」裡面其中一項就提到,中華人民共和國跟中華民國是互不隸屬的一個關係,其實這個也是來自1999年的《臺灣前途決議文》, 所以我說民進黨這方面政策是相當有延續性、連貫性跟一致性,並沒有說賴清德(因爲)一個選舉而有所改變。 這個是繼續下去,延續下去。

DW:如果要說賴清德沒有改變,熟悉賴清德政治歷程的人可能不會這樣認爲,因爲他過去不管是擔任國大代表,或者是臺南市長和行政院長的時候,都可以聽到他提到「臺獨」非常多次, 但這個解釋其實有很多不同的變化。最近我們看到美國學者投書——這3位知名的美國學者過去曾經在美國國務院任職,或者現在是美國國務院中國協調辦公室的顧問——提到民進黨會不會凍結「臺獨黨綱」。如果這已經不是一個議題了,爲什麼還需要討論這件事情?

趙怡翔:其實這3位學者我都還滿熟悉,包括葛來儀,我其實最近在歐洲出差的時候有跟她會晤。事實上我覺得3位學者他們提出的建議,是希望有助於臺海整體的安全跟穩定,所以我相信他們是出自於善意跟對於臺海議題的關注,但是我想民進黨的立場非常清楚,今天所謂的「臺獨黨綱」其實在1999年的《臺灣前途決議文》就已經定義了非常清楚了,就是說臺灣本來就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叫中華民國,這是根據憲法,所以民進黨在這個立場上沒有改變。

葛來儀她的說詞是,我們如果在提升嚇阻效益的時候,是不是同時也要有提升保證(assurance)的相關做法。我覺得當然這些不同的看法都值得被參考,我們並沒有說是不值得被參考的提議, 但是她最終的一個初衷就是說,我們如何可以透過各種手段來維護臺海的現狀。那她的這個辦法之一,我們也有其他的辦法,至於這個可以宏觀來討論,我相信是可以的,但是我相信她其實,其中包括後續的推文也寫得非常清楚,她的重點並不是在放棄臺獨這一塊,她的重點是在於如何提升對於中國的嚇阻效應以及保證效應。

延伸閱讀:客座評論:美中臺三方再保證建議能否被接受

趙怡翔:我不認爲它是假議題,但是我認爲它的重點並不是在這個項目的本身,因爲文章很長。這是其中一個段落,它的重點是在於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我剛剛提到的就是嚇阻效應,第二個是保證效應。這個是對於保證效應的其中一個建言,就是說,如果賴清德副總統當選的話,可以來討論這件事情,當然他也是說,第一個條件是當選,第二個條件是討論,並不是說你今天在選舉的時候就要去思考這件事情、去做這些,這不是他建議的範圍。

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必須非常清楚,在這個大的目標之下,嚇阻效應跟保證之下,是不是有更好的手段?是不是這是最好的手段?我相信這個都是專家學者的大家可以坐下來好好來思考討論,但並不是在選舉這個時候。

因爲選舉的時候,第一個(是)非常高度政治化去思考各方面的事情;第二個,我相信這個不是臺灣人民當前最關切的議題,包括我們國內有許多經濟、住宅、教育等等,國外有拓寬關係、臺美事務等等,很多事務要討論。這不是當前……葛來儀自己提到,不是當前必須面對、必須處理的。但是我還是要講得非常清楚,民進黨在這個立場上,在我們所謂的黨綱的立場上,1999年,也就是民進黨第一次執政之前,就已經寫得非常清楚,這是白紙黑字——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所以這個部分沒有所謂的臺獨在內,因爲這個定位非常清楚。

趙怡翔:我想當然就是任何我們國家的政黨,都是會依據我們國家的憲法來執行相關的事務。

趙怡翔:其實可以從這個的歷史脈絡去看,我相信臺灣這樣的用法也是跨黨派的共識。我記得我自己在外交部服務的時候,包括馬英九任內,駐外館處外面的銅牌都是寫中華民國,邦交國的部分,都是寫中華民國括弧臺灣, 這是馬英九政府任內就已經這樣做法。陳水扁總統的時候,當時護照上寫臺灣,馬英九總統在他的任內也沒有把這個護照撤掉,所以我覺得在兩黨之間,尤其在臺灣的民衆……

趙怡翔:名叫中華民國......

趙怡翔:憲法是有不同的詮釋文在那,任何國家的憲法都是經過詮釋去了解憲法的含意。包括《中華民國憲法》, 從「五五憲草」一直到1947年的憲法當中的第4條, 也就是有關固有之疆域的定義,其實也是有一個進化的脈絡在。包括「五五憲草」當中沒有提到臺灣這部分之類,中國各省都有,但是沒有臺灣,因爲當時臺灣並不屬於中華民國的一個領土範圍,一直到《中華民國憲法》1947年發佈的時候,是把它直接改成我們不用舉例是各省這樣,舉例出來是直接寫固有之疆域這樣的說詞。

之後我們的大法官其實也針對第4條有做過釋憲,他提到第4條有關於領土的定義,這個屬於是政府作爲,是政治的一個問題,並不是司法的一個問題,這是憲法的一個理論在。所以我就說,憲法有很多不同的一個定義跟詮釋所在,當然我們大法官也有針對領土的部分也有去了解過,無論我們的政黨也好等等,但我說的是,按照現有我們看到一些詮釋,跟臺灣人民普遍的一個用法跟使用方式,跟團結我們社會的一個整體需求,無論是國民黨、無論是民進黨都有這樣中華民國與臺灣是並列的,而且增加我們國際的一個認同感。

趙怡翔:沒有,我沒有這樣說。我說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名叫中華民國,沒有辦法去把這個切開來去講一段,然後沒有第二段,因爲他就是一個完整的句子:「臺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叫中華民國。」

趙怡翔:是,你可以去看那個實際的文字,白紙黑字都在那邊,但是我想大概是就是這樣的移嫁過來, 就是「臺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名是叫中華民國」,白紙黑字有這個版本在外面,我沒有辦法在這邊完全的100%覆誦。

趙怡翔:臺灣當然是一個國際的問題。 他是一個國際的問題就是說,今天我們要確定,能確保臺灣民主自由跟現有生活模式,我們先決的條件是什麼?第一個,我們要提升我們的國防嚇阻力,畢竟對岸有這個侵略的野心,畢竟習近平無論在去年的新時代對臺問題解決方式白皮書當中,無論是2019年的對臺同胞40週年的相關演說當中,其實都講得非常清楚:今天統一臺灣是唯一的選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唯一的選擇。那當然「和平統一」是首選,但是也不排除武力的可能。面臨到如此清楚的企圖的時候,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當然是強化我們的自我國防戰力,這是過去幾年正在進行。

賴清德副總統在「四大支柱」裡面也有提到啊,未來要持續我們的國防改革下去。但是第2點,就是讓這個問題變得是一個國際的問題,爲什麼是一個國際問題?因爲今天我們臺灣跟許多國家包括美國、日本、歐洲,包括德國在內,都屬於在一個價值連線。今天如果各國願意關切我們臺海的安全事務,如果各國願意去提出說,臺海的安全是攸關他們自己本身的國家利益的話,這個對於臺海的整體安全是有幫助的。所以賴清德副總統提到說,臺海的問題應該是一個國際的問題,指的是說我們要如何確保臺灣的安全跟穩定。

趙怡翔:無論是賴清德副總統或是蔡英文總統,對於兩岸對談的可能,他們其實都是非常的樂見,而且講得非常清楚,任何雙方談判之間,只要你可以……第一個就是尊嚴跟對等的狀況之下,沒有所謂這上面的一個分歧的話,其實大家當然應該要坐下來談,談出的結果也不會預設任何的前提,我相信蔡英文總統對於這個立場是非常清楚的。賴清德副總統其實有多次表示過類似立場。

趙怡翔:你剛剛提的那個是中國的選擇,中國要制裁誰這個是中國政權依據它自己的國內情勢跟國家利益,它認爲它必須做的一件事情,但是這個對於我們來說,並沒有改變我們在這方面的一個善意,也不會因爲今天蕭美琴大使跟許多國際人士一樣,被制裁之後就說因爲他被制裁所以不要對話。

其實決定要終結對話,終結任何的通話管道,這是對岸所做的一個決定,沒有辦法去依附在民進黨的身上,因爲爲什麼?民進黨對於說,這當然這些條件就「九二共識」,但是「九二共識」這個是普遍臺灣民意沒有辦法接受,包括連現在國民黨侯友宜在趙少康加入之前都沒有講得承認是「九二共識」,他講的是「憲法九二共識」,也就是說他也認爲,「九二共識」4個字要有進化的一個需求。我要說的是,民進黨的善意沒有改變,那至於中國要如何看待這個善意,對岸是不是要接受這個善意,我們都是樂觀其成的。

延伸閱讀:確定參選臺灣總統 國民黨侯友宜怎談兩岸?

趙怡翔:我覺得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我覺得任何政黨,尤其是負責任的民主政黨, 應該是要凝聚社會最大的共識,這個是本來就該做的事情。社會最大的共識,第一個就是維持現狀;第二個就是,中華民國跟臺灣這個概念,大家要把它放在一起。

今天無論是中華民國派、臺灣派,但是終究這就是我們的國家,這就是我們的國旗。過去蔡英文總統8年執政下來,在這方面其實她是釋出很大的努力了。就像你提到,民進黨過去對這方面也沒有100%共識,但是蔡英文過去擔任總統8年,就是希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爲什麼?因爲我們一定要團結,纔有可能去共同面對我們現在國家所面臨的挑戰。這個我相信也是賴清德副總統他未來將秉持的精神。你剛剛有提到他過去的所作所爲,每一個人在不同角色、在不同的任務上可能有不同的表述,但是今天他當前的任務,就是選取我們的總統。我們的總統就是一個責任,把大家放在一起、凝聚在一起,共同來因應挑戰,所以這是第一個部分。

第二個部分就是,有關你提到民進黨是不是臺獨,然後過去的一些不同看法。我還是要講一貫的作爲,就是今天民進黨的立場是什麼。民進黨的立場非常清楚,我們要走向國際,我們要持續堅守的就是維持現狀,我們要持續堅守的,就是兩岸的和平跟穩定。

至於說「走入白宮」相關說詞,你自己是媒體人, 你自己知道,每件事都要看它的上下文。這一場的上下文是什麼?當時的新聞稿都寫得非常清楚, 他是被問到這一題, 他是被問到中國一些不斷的挑釁。提問者將中國就是把它等同於中南海,他把美國所定義爲白宮,這是提問者就已經設的一個框架。賴清德副總統依據這個框架, 當然會說我們希望走向白宮,我們不希望走向中南海,這個都是依據上下文去講的,所以如果你今天把這句話單獨拿出來斷章取義的話, 確實會令你所說的這些誤解所在,但是如果你去看整個整體對話的一個來龍去脈的話,你會看到他的意圖是非常清楚的,就是我們要強化我們的臺美合作關係。

趙怡翔:這其實就涉及到我們對民主價值的基本認知,就是臺灣的未來是由我們臺灣人自己來做決定,還是由他國或者對岸的人民來做決定?如果我們堅信,臺灣的民主應該是自己來做決定的話,事實上中國就是不尊重我們的民主,對岸就是不接受、就是不尊重,因爲他就是在說:我就是不接受你臺灣人民做出的選擇跟決定。那如果我們跨黨派都接受民主這個概念的話,大家應該要共同譴責這個立場。

無論你今天是藍、是綠,大家都應該說這就是臺灣的民選政府,是唯一能代表我們全體臺灣人民,而且是經過選票確認能代表臺灣人民的一個機構,那理論上還是要有一個對話的機會。但比較遺憾的是,我們看到的是大家沒有這個概念,大家覺得說你沒有辦法談這事、你不好,所以我可以去談,那我就私底下去,或者我派哪位立法委員去參加什麼論壇等等,這個我覺得對民主來說並不是非常加分的一件事情。因爲我再次強調,我們是經過民主選舉,沒有人說我們的選舉是不公平的,因爲我們的選舉我相信是世界所認同的。我們經過民主選舉產生出了一個政府能代表我們臺灣民衆,理論上我們就是要尊重這樣的結果。

DW:但在這樣的情況底下,其實每年這個問題也都會再回來,就是說在有戰爭陰影的情況底下,民意也是會受到影響的?同樣是臺灣兩個雜誌的調查,還是有半數的民衆擔心臺灣跟中國接下來5年會發生戰爭。在這些民衆裡面,絕大多數我們也可以想像,大家都不願意自己或家人上戰場,絕大多數也對於美國會不會出兵幫臺灣也有疑慮,而且絕大多數、超過半數的民衆可能沒有因應戰爭的準備,戰爭的陰影就在那邊。現在世界上有兩場戰爭(編按:指俄烏戰爭與以哈衝突),要怎麼樣說服臺灣的民衆,選擇民進黨會是一個好的選擇,不會引來戰爭?

趙怡翔:當然這就是非常理性客觀去看待這件事情,我們還是要清楚回到一點,就是中國對臺灣的企圖到底是什麼?會不會因爲政黨而改變?我們看到過去的歷史紀錄,其實是不會的。中國對於統一這樣子的企圖,並不是因爲陳水扁2000年當選,或者蔡英文總統2016年當選才產生。這是過去中共它的一個歷史大業,它認爲是民族復興的其中一個關鍵, 這是從中共建國以來,或者是他們建黨,應該是說兩岸1949年分歧之後,他們就有了一致看法。所以這個完全沒有變過,也不會因爲政黨而改變,大家首先要理解這一點。

第二點是,你知道它的企圖,要如何去因應?當然就是說今天我們的風險跟所謂的代價的管理,我們是不是可以提升風險到一個地步,到它(中國)認爲沒辦法來完成它的企圖,這正是民進黨在做的事情。今天爲什麼會討論「四個支柱」?真的不是口號,是非常務實,我們如何提升風險跟代價的作爲?第一點,當然我們剛剛提到國防嚇阻力;第二點, 用經濟安全來確保我們的經濟韌性,避免中國透過經濟手段來達成其政治目標;第三點就是強化國際夥伴關係,讓大家都知道民主陣線,都知道大家關切臺灣的和平安全,大家都把臺海的和平安全視爲符合自己的國家利益。

第四點就是維持有原則性的兩岸領導力,這個當然指的就是剛剛提到:包括維持現狀、包括我們從來沒有排除,甚至於是歡迎雙方對話的一個可能、包括我會堅守「四個堅持」等等,所以綜合之下就是提升所謂的風險跟代價,這就是我覺得民進黨跟國民黨的非常巨大的一個差別。

第一個,國民黨到底有沒有看清中國的企圖?這是一個很大的問號,因爲國民黨從歷史來就認爲他們可以改變中國,甚至於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甚至於去改變共產黨。但是事實上,過去70、80年來說,中國就是沒有展現它任何被改變的跡象,它的企圖反而是越變越明顯。而我再次強調,這是橫跨臺灣不同政黨、不同政府的一個結果;第二個就是說, 你如果不清楚,對岸到底要幹嘛的話,你認爲你可以單純就是像馬英九政府之下外交休兵和國防休兵等等, 而達成真正的和平的話,那個就叫天真,就是不切實際的幻想跟期待。

趙怡翔:我就這樣說,其實「和平統一」,我們臺灣的未來是取決臺灣的2300萬人民,這是事實,我相信無論任何政黨都會秉持這價值。至於說,我覺得這一點牽涉很有趣,就是說臺灣的民意到底在哪裡?你去看過去政大對於兩岸的認同、臺灣的認同等等,其實持續性做民調做了好幾十年了,其實臺灣認同的百分比成長最快(的時期),不是民進黨執政,而是馬英九執政。所以我要講的是,今天就算國民黨執政,它能讓對岸看到說我今天可以完成所謂的「和平統一」這個項目嗎?大概也很難,我說實在真的也很難。我今天…

趙怡翔:我認爲這不是臺灣人民可以接受的。

趙怡翔:在這個前提之下,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遇到的挑戰都是一樣的,就是中國想要迫使一個臺灣人民沒有辦法接受的結果,唯一的差異……

趙怡翔:習近平已經放棄這個,2019年的《告臺灣同胞書》……

趙怡翔:臺灣多數的民意100%接受的就是維持現狀,維持現狀就是臺灣……

趙怡翔:我100%不認爲這是臺灣人民可以接受的。

德國之聲致力於爲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爲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 本文章由德國之聲授權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