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卡,小米, “十面埋伏” - 「下篇」

本文請使用普通模式閱讀

深色模式會影響畫面效果

竹林深處,十面埋伏。

但你可曾想過,

竹林裡埋伏的,

是敵人,還是自己人?

- 接上篇 -

Cloud Atlas Sextet Piano Cover音樂:Various Artists

3

3 支鏡頭

喜與憂

此徠卡,非彼徠卡。

看了上篇,我想你會明白,小米借鑑了類似徠卡 M 240 的影調,又克服了老一代數碼相機單幀畫面在細節和寬容度上的不足。

這種 “貌似復古,實則創新” 的融合的另一個例子,隱藏在小米12S Ultra 人像模式裡的大師鏡頭包。裡面包含了三支徠卡經典焦段的鏡頭模擬效果,分別是 35mm 黑白、50mm 旋焦和 90mm 柔焦。

小米這次的 3款鏡頭包(上圖)與

徠卡的 M 系列現行版鏡頭羣(下圖)

你可以把它們看作是致敬了徠卡經典的 35mm 八枚玉,Noctilux 50mm F0.95 夜神和另類古典的 Thambar 90mm F2.2 柔焦。

看看這三支鏡頭在閒魚上的價格,你就會發現……還是手機攝影省錢啊!

一支頂級成色的徠卡八枚玉的二手價格

買三四十臺小米不在話下

其實真正用過這三支鏡頭的人,即使在徠卡用戶中也是很少很少的。不僅是因爲它們貴,也是因爲像八枚玉的量很少(少才貴嘛),而 Thambar 90mm F2.2 柔焦又(貴又)太冷門。

我自己也是,我喜歡 50mm 的視角,有從 Summitar 、Summicron 到 Summilux 的好幾支徠卡 50mm 鏡頭,還有兩支福倫達生產的 50mm 復古鏡頭和宮崎老爺子手作的 50mm F1.0 。應該說,小米12S Ultra 上的 50mm 旋焦,最接近我在使用現行版 Summilux 50mm F1.4 Asph. 時的感受。

小米這次有一點沒做到位的

是人像模式拍攝的水印裡標的是主攝的 23mm 焦距

而不是 50mm 的實際視角

Summilux 50mm F1.4 Asph. 是我的第一支徠卡鏡頭,它配合 M 240 拍攝的畫面具有很強的空間氛圍感,以及恰到好處的暖調錶現。

我尤其喜歡用這套組合來拍人,因爲 F1.4 的大光圈能獲得極淺的景深和柔和的散景。而說到散景,這支 F1.4 鏡頭也是帶有輕微的螺旋感的。

徠卡M11 + Summilux 50mm F1.4 Asph. 拍攝

注意畫面角落的光斑也是略帶螺旋感

事實上,焦外的螺旋感在我看來是一種很優美的光學瑕疵。

沒錯,這是毫無疑問的一種瑕疵,和暗角、紫邊是鄰居。但旋焦這種瑕疵並不會令人感到討厭,因爲它會帶畫面不一樣的視覺感受,並因旋轉的同心圓趨勢作用,讓畫面的視覺中心更集中在畫面中央的人物上。

徠卡M Monochrom(240)+ 宮崎 50mm F1.0 拍攝

宮崎這支鏡頭的螺旋感和二線性更爲猛烈,也就是更加古典。

回到手機,多數情況下,小米12S Ultra 的 50mm 旋焦可以在很多場景裡成功的模擬徠卡鏡頭獨特的氛圍感和焦外特性。這一點令我十分驚訝,因爲這是非常不一樣的。

在計算攝影時代,我過去是被 vivo X 系列的焦外效果震撼過,特別是最近的 X80 Pro,很多時候已經讓我感覺這就是相機的焦外。沒想到,小米還可以在這個我本以爲不會有什麼太大文章可做的地方,作出自己的特點。

在小米之前,

vivo 的焦外模擬是最讓我感到驚歎的。

當然,我是說“大多數時候”。因爲小米12S Ultra 的人像模式也會有出錯的情況,比如人物頭髮、物體的輪廓邊緣摳圖不準的現象,偶爾畫面的焦點也會偏離人物的眼睛。

事實上,這些偶有出現的計算瑕疵並非只有小米一家會出現,vivo、蘋果等品牌也是如此。可能這也是未來計算攝影和人工智能技術將要面對和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吧。

但對攝影師來說,會出錯不意味着拍不好,正如使用相機時也會出現的焦點偏移一樣。在用手機拍攝人像題材時,我通常會盡可能連續按下快門多拍,以保證獲得效果最佳的那張 —— 因爲最佳的那張,是真的非常像徠卡拍的。

輕微的暗角、淡雅的色調與帶有螺旋感的焦外,

這真的讓我感到很徠卡。

至於 35mm黑白 這個模式,我並不想說太多,一來我並不喜歡 35mm 視角,二來我手頭沒有 35mm 鏡頭,只是之前向徠卡借了現行版的 Summicron 35mm Asph. 感受了一下,而沒有體驗過傳奇的“八枚玉”。

就 Summicron 來說,其實它的焦內和焦外表現與前面提到的 Summilux 50mm F1.4 Asph. 十分相似,而應該與傳說中對比度較低但灰階豐富的“八枚玉”傾向不同。

而對小米12S Ultra 上的 35mm黑白模式來說,我倒是覺得還蠻像現行版 35mm 的,因爲焦內很清晰,焦外也很柔和。

小米12S Ultra 35mm 人像模式拍攝

不過,有一點很讓我滿意,就是 35mm 這一模式下是“只能拍黑白的”。這不禁讓我聯想到自己的 M Monochrom(240)和其他 Monochrom 機型。

Monochrom 是徠卡獻給攝影師的一封情書

這種在手機中堪稱偏激的做法,其實正是如今徠卡的特色之一,那就是爲攝影師打造極致的黑白相機。

最後聊兩句 90mm 柔焦。事實上,在小米正式發佈 12S 系列之前,在溝通會上和會後,我們就討論了很多關於 90mm 柔焦這一模式的話題。在溝通會上,有用過徠卡那支柔焦鏡頭的前輩說:

“ 其實徠卡 Thambar 90mm F2.2 的銳度要低於小米上的模擬效果。

但是,當我真的用它拍完併發到網上後,受到的反饋卻有很多“不清楚”和“沒對上焦”。這個反饋是我們所預料到的,也是很正常的,畢竟正如前面所說,即使在徠卡用戶裡,真正用過 Thambar 90mm F2.2 的人也是寥寥無幾。

徠卡 Thambar 90mm F2.2

90mm 柔焦是這次小米的一步冒險,對我來說,這步冒險是值得敬佩的。因爲它冒着被普通用戶罵“不清楚”的壓力,提供了一種在現代攝影鏡頭中很少見的畫意效果。

其實與漸漸遇到瓶頸,不知該往何處優化的手機攝影相似,在相機鏡頭領域,近幾年更多是在體積、視頻優化、提升對焦和防抖性能等方面優化。在畫質方面,相機廠商們主要是改善大光圈銳度,這很好,但是就攝影創作而言,絕大多數鏡頭都沒有什麼特別的個性選擇。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佳能 RF100mm F2.8L MACRO IS USM 的 SA 控制環可以用來控制球差,來實現古典鏡頭的旋焦、柔焦與硬朗散景(泡泡光斑)。

佳能 RF 版百微是近幾年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鏡頭

因爲它是少數力求創作多樣畫風的產品

優先保證清晰度的做法,與手機上優先保證細節的做法,都源於“不出錯”的理念。可以理解,但,缺少創意。

回到小米這次的 90mm 柔焦上,對比徠卡官網上的樣張,你會發現實際上小米的人物面部銳度確實更好一些。而在拍攝遠景時,畫面的繪畫感則是非常相似。

徠卡Thambar 90mm F2.2的官方樣片

同時,與前面提到的徠卡影調一樣,在柔焦上,手機也是在整體畫風相似的前提下,依靠計算攝影保留了更多的明暗部信息。這顯然也是相機在單幀拍攝且不經由後期調整時很難做到的。

小米12S Ultra的 90mm 柔焦模式拍攝

小米12S Ultra的 90mm 柔焦模式拍攝

不過,對於 90mm 柔焦的未來,我還是有一個擔憂。就是當出現大量因不瞭解什麼是柔焦風格而產生的吐槽,以及使用率並不高的反饋之後,會在未來的手機裡消失無蹤。

對此我想說,目前的效果還是挺令我滿意的,可以不再對其投入優化,但請不要讓它消失。因爲千篇一律容易,獨一無二很難,而後者,應該是一個高品質的產品應該具備的。

4

更復古

的腦洞

文章到這裡,其實關於小米12S Ultra 本身的討論就差不多了。但對我來說,僅僅討論是不夠的。

因爲儘管我對現在的這臺手機相當滿意,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它就是完美而沒有改進空間的。所以接下來,我會把從溝通會時就在腦海中構思的很多想法分享出來。

“ 這些想法並非只針對小米,也是希望能分享給所有人的。

我的腦洞(就目前來說)主要分成兩類,第一類是取景,第二類是附件。

先看取景。因爲小米此次是與徠卡合作,所以我們不妨看看能從徠卡最經典的相機 M 系列中獲得什麼啓發。

經典的徠卡相機取景方式

圖片來自徠卡官網,圖中人物爲攝影師 Joe Greer。

注意,這裡的腦洞並不是我憑空想出來的,相反,我認爲如果你按照我說的去做,你也會得出同樣的腦洞來。

打開徠卡的官網,點擊頂部菜單中的 “攝影 - 徠卡 M 系統 - 徠卡 M 相機”,你就會發現在頁面裡寫着 M 這個字母代表着什麼:

M 源自“Messsucher System”

徠卡M相機取景器裡看到的畫面,

明亮的線段即是線框,表示某焦距鏡頭的拍攝範圍。

“Messsucher”在德語中意爲一種測距儀和取景器一體化裝置,用於所有徠卡M系列相機。它不僅能使畫面更加開闊(拍攝視野更廣),還能爲您開闢出一個可以自由創作的全新世界。此外,旁軸系統還能幫您捕捉到現實生活中那些觸動心靈的瞬間,使照片真實、自然。更爲重要的是,它能夠讓攝影師真正融入到拍攝和構圖中,捕捉到他們想要的畫面——可以是一個場景、一種心情、亦或一個瞬間。

同時,攝影師對取景窗之外的情況也能盡收眼底。與單反相機通過取景器進行查看的方式相比,其優勢一目瞭然。您從左圖中的照片中能夠看出構圖情況和圖像的銳度。毋庸置疑,徠卡M的測距系統開闊了攝影師的藝術視野,讓一切構圖和取景創意隨時盡在其掌控之中。

(上面這段文字摘自徠卡官網)

先說缺點,這種旁軸取景模式最大的問題就是,第一次使用 M 相機的人,可能會忘記打開鏡頭蓋就拍攝,因爲取景器是與鏡頭無關的,它一直顯示清晰明亮的取景畫面。

此外,當你使用 M 相機拍攝近距離物體時,往往會發現拍到的畫面取景範圍與取景器裡看到的不太一致,因爲會有“視差”(原理就不展開了)。而在拍攝遠景時,取景器畫面是無法放大的,所以只有中央很小的一個區域對應最終拍攝到的畫面範圍。因此 M 系列最長焦距的鏡頭也近到 135mm(轉接除外)。

M 雖美,用好k可是有門檻的。

再來個噩耗,由於旁軸相機以來取景器聯動測距結構,也就是靠取景器中央的黃斑是否重合來確認對焦。這種 100% 依靠人眼判斷的 MF(手動對焦),對於初學者也是困難重重的。即使對攝影師來說,當環境光線較暗時,或是使用 F1.4 以上的大光圈鏡頭時,用 M 相機對焦也是極具挑戰的。並且對焦點只有中央點,沒有其他選擇。

然而,種種缺點也掩蓋不了旁軸相機的魅力 —— 正因爲取景器是不間斷的,所以你可以一直查看畫面中發生了什麼,並且查看的還比實拍畫面範圍更大,你除了知道會拍到什麼,還知道沒有進入畫面的物體。

“ 這相當於提供了“預判”決定性瞬間發生的可能性。

當我們以今天的眼光去審視 M 的優缺點,並將其與手機這個新的移動設備聯繫起來思考,就會發現,其實手機可以繼承 M 旁軸相機的優點,而改進它的缺點。

下面就是我腦洞的手機上的 “線框取景界面”:

它在使用時,會於界面上覆現如徠卡 M 相機那樣的“線框”,以表示取景的範圍,但一次不會顯示太多線框,而是根據多攝切換或手動縮放的情況,“就近顯示線框”。

比如使用 23mm 主攝時,會顯示 20mm 的取景畫面範圍,幫助攝影師確認周圍發生的事情。而如果將焦距變爲 2x,也就是 50mm 時,則會顯示35mm 的範圍。以此類推,既有徠卡 M 相機取景的優點,又避免了其不足。

根據線框,你可以清楚的看到不同變焦的效果。

然後決定是否變焦,以及變焦到何種程度。

(上圖爲人像模式下的等效 35mm 黑白模式拍攝)

這個操控界面的交互理念,同時也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硬件配置、算法支持和界面 UI 優化設計:

高素質大屏

有足夠的區域顯示實拍畫面,也有充足的空間顯示實拍畫面以外的場景。屏幕依然是手機交互的核心,並且對攝影而言,屏幕的最大亮度和色彩準確度都極爲重要。

這一點其實小米 12S Ultra 的屏幕已經做到了

多攝協同

使用廣角時,超廣角攝像頭提供周圍空間的取景畫面並進行拼接對齊,使用長焦時則是使用廣角主攝的畫面。這與 iPhone 的超框取景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周圍的區域顯示更多,更清晰可見。

開啓超框取景的 iPhone 拍攝界面(下圖)

帶來的不僅是對周圍環境更好的觀察,也是更加沉浸的拍攝體驗。

這一點過去和一個前輩聊天時也討論過,當時結論是安卓廠商有想做的,但效果不是很完美,就沒繼續下去。有點可惜吧。

非對稱式設計

無論是快門按鈕的位置,還是模式轉盤的位置,都並不以屏幕中線爲對稱軸。這樣做的目的是獲得更好的拇指操控體驗。因爲多數人在握持手機拍照時,都是使用拇指觸碰快門的。

非對稱式設計的出發點

是讓手指有更舒適的操控體驗

位於中心軸的快門會讓並不靈活的拇指縮回來,而位於偏上位置的快門按鈕則可以讓拇指自然伸展開並觸碰到。模式切換區域也是如此,它是以拇指下劃即可碰到爲前提考慮的。

用戶可自定義

無論設計者爲用戶考慮多少,一定存在因使用習慣的不同而不順手的情況。所以對於這個界面,最理想的情況是可以讓用戶自己調整快門、模式轉盤等按鈕的位置,以及界面左側按鍵的功能。這種理念,其實也是可以在徠卡 T 系列相機上看到的。

徠卡 T 系列真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

總之,對於我腦洞的這個“線框取景界面”,其實早在小米宣佈與徠卡合作之前就開始構思了,只是那時還沒有想到線框這個東西。但非對稱設計、超範圍取景和可自定義按鈕都已考慮。

構思這樣的交互界面,我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因爲有 “Leica” 字樣而相應的就要去復古,而是要在貼合經典的同時,爲手機攝影用戶做出更加高效的取景、操控,培養更好的觀察習慣,並幫助用戶去捕捉決定性的瞬間。

正如我過去構思相機時提過的理念,“披着復古外衣下的科技體驗”,這纔是我覺得如今這個時代該追求的。而不是拿着一些經典相機的零件隨便堆砌一個界面,就甚至都很難稱爲復古,只是販賣情懷、博取眼球、愚弄大衆而已。

復古不該是目的,便利和創新纔是。

除了拍攝界面的腦洞,其實我還想了一些關於手機殼的設計。當然比起界面,手機殼更是(認真地)瞎搞,因爲我本人更願意輕裝出行,太複雜的殼兒和附件反而是一種累贅,破壞了手機攝影應有的輕便與自由度。

那爲什麼還是畫了一些呢?因爲溝通會上不少人說這個手機的重心比較靠近攝像頭部分,在握持時會有點向前傾斜,拍照時也有點一頭沉。我自己倒是覺得還好吧,不過既然有人這樣說,那就做一些設計好了。

手機殼的設計靈感,來自於徠卡與知名跑車設計品牌 Zagato 聯合推出的限量版 M10 相機,以及完全一體化的 T 系列。

特別是豎條紋的風格,是尤其致敬的是 Zagato 爲徠卡設計的限量版 M10 。這款全球僅有 250 套的相機,是所有徠卡限量版中我最喜歡的(當然也是買不起的)。

它運用了 Zagato 對於鋁合金材料嫺熟的運用,其手柄比普通 M10 更爲圓潤,鏡頭指柄(月牙)也運用了 Zagato 標誌性的“雙泡”式車頂設計語言。

這一經典的機型,着實有太多可以被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所以,在構思小米12S Ultra 的手機殼時,我更多想到的,不是直接拷貝徠卡 M 機型外觀的所謂的復古,而是一種複合徠卡工業美感的表達。同時,也兼顧加上手機殼之後的整體重量的平衡,以及帶給用戶更好的握持感。此外,你還能看出爲攝影用戶特別設計的快門按鈕,以及傾斜的邊緣。

這種傾斜的目的是希望結合內部配種,讓手機的重心集中在底部邊緣,從而在將手機放置於桌面時,能夠以略微傾斜的角度來觀看屏幕。當然,這就不是僅僅靠 iPad 手繪一個殼兒那麼簡單了,而是需要專業人員的設計和製造。

我在此只是提出設想。

另一個手機殼的構思,靈感則來源於相機的手柄與手錶的錶盤。因爲小米12S Ultra 的模組凸起很多。事實上如今很多強調攝影功能的手機,攝像頭模組都是非常厚的。這種厚在我看來並非無可救藥的突兀存在,恰恰相反,它是可以通過設計語言來弱化的。

所以我一直不認爲手機殼只是一個簡單的附屬品,在我看來,有設計感的手機殼,是可以起到彌補手機本身視覺缺陷的作用,讓手機的各部分更加渾然一體的。

總之,在我看來,無論是拍攝界面也好,還是手機殼這樣的附件也好,都是既可以傳承經典的元素,也要避免重蹈老型號的覆轍,更要做出適當的改進,實現易用性和功能性的創新。

設計這些東西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引發更多人的思考,如果有一天它們可以實現,那當然最好,如果實現不了(大概率實現不了吧哈哈哈),那麼作爲我個人的思維瑜伽,也是很有意思的。

我喜歡時不時畫幾筆

因爲這本身就是一種愉快的遊戲

因爲對我來說,創新本身就是一種樂趣,並不需要什麼目的和所謂的驅動力。

5

序幕拉開

何時收場

啊,寫到這裡,居然寫了這麼多了。有的部分其實還是“摟(lou一聲)着說”,沒有完全展開,比如鏡頭那部分。最後按開始的規劃,我還想聊聊小米與徠卡合作的未來。或者說,是手機品牌與影像品牌合作的未來。

最後來一張我拍的全家福

如果你看到某魚上有人發這張圖賣手機

那麼都是盜用我的

可能你已經發現了,在本文中,我用影像品牌來稱呼徠卡,而不是相機品牌。因爲我覺得無聊是徠卡、蔡司,還是日系的佳能、尼康、索尼等,它們都不是簡單生產某一類設備的企業。從文化上出發,這些公司也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理念,所以用影像品牌來稱呼,我覺得更爲合適。

影像品牌的 logo 變遷,也是挺有意思的。

一個影像品牌的歷史往往更加悠久,徠卡、蔡司均是百年企業,與之相比,手機品牌往往要更加年輕,像小米不過十幾年。業界大佬蘋果也還沒到半個世紀,而且它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不做手機的。

蘋果 logo 的變遷,是在 2007 年以後纔開始做手機的。

在我看來,影像品牌比手機品牌更懂影像,這句話很拗口,但確實是這樣。這種懂,並不是體現在產品的設計和製造上。正如前面提到的,徠卡怎麼可能自己設計製造一臺如小米 12S Ultra 這樣的手機呢?這臺手機必然是小米的心血。

那像徠卡這樣的影像品牌提供了什麼?在我看來,是方向,或者說,是審美。徠卡模式的意義並非拍攝好看的照片,而是拍攝有格調的照片和與衆不同的照片。

( 圖片來自徠卡官網 )

這種格調和與衆不同,原本是攝影師這個人羣所具備的(老法師、新銳和只會套路的攝影師除外),但如今,小米將這種特質的鑰匙交給了大衆。

一種好看的畫面風格,在過去需要使用者懂得對色彩、影調的把控,與相應的暗房或 PS 後期技術。而在手機攝影時代,這些都可以依靠手機本身的計算得到。不得不說,這是時代給予每個人的幸運。

自然優美的影調

讓我最近更多會掏出小米進行拍攝

更令人感到開心的,是這種時代之幸其實並不僅僅限於 小米 + 徠卡 的合作。此前介紹的 vivo + 蔡司 同樣是如此(我沒用過最近 O+H 的合作機型,就不評論了)。對經典鏡頭散景風格的模擬,對自然影調的追求,目的同樣是爲了獲得獨特的畫面風格。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如今的手機用戶,也逐漸可以理解這些過去有點“陽春白雪”的高級感了。因爲不止一個人和我說過,過去喜歡,但現在不喜歡那種很濃豔的畫面了。這不得不說是一個令人感到開心的進步。

直出就很好看的色彩

要讓普通大衆把照片修成這樣還是挺難的

然而,禍福相依,當手機品牌與影像品牌的聯合獲得成功,這一模式勢必將會被大量複製,而在複製的過程中,有多少是用心的改進,有多少是隻求名利的表面文章,依然需要時間來考驗。

而對於某一對合作關係來說,這種合作能持續多久,也同樣需要時間的考驗。影像功能是如今考驗一款旗艦級手機的關鍵,並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如此。但,爲了成本而犧牲影像功能的先例,也不是沒有出現過。

說到底,作爲一個攝影師,一個影像媒體人,影響力微乎其微。我所能做的,也只是輸出一些觀點,拍一些照片,外加自己的一些暢想和期待罷了。

只希望這些觀點、照片、暢想和期待,不會憑空消散,而是可以化作一隻蝴蝶的振翅。

作爲理想主義者,如果手機廠商與影像品牌的合作是一場盛宴,我希望這場宴永不落幕。

好了,寫了這麼多,熬到夜已深。

正如之前我的文字推送裡所說的,我的境況並不是太好,所以未來更新的頻率將會很低。我明白這樣做比如會導致關注的人進一步減少,閱讀量進一步下降,爲此我傷心過。

但現在已經不那麼在乎了,無法改變,就只好接受……當然,我會維持每一篇推送的品質與獨創性,這是我的原則。至於其他的,隨它去吧。

(全文完 · 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