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散模擬圖曝光 !日本排放核廢水 最快1年半影響臺灣外海

▲日排核廢水海大模擬擴散速度,最快1年半影響臺灣外海。(圖/海洋大學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日本政府日前拍板2年後,將「核廢水」排放到太平洋,引起生態隱憂。據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衛星資料所計算的流場模擬動畫福島核電廠含氚核廢水若在其廠區外每日連續排放,對臺灣附近海域影響的機率約1%,最快只需要1年半的時間就可能向南影響到臺灣外海。

日本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引發福島核災,後續善後過程產生的核廢水儲存至今已逾10年。日本政府本月13日召開內閣會議,正式敲定福島核一廠核廢水稀釋排放入海方針目標是2年後開始排放。

▲日排核廢水,海大模擬擴散速度,最快1年半影響臺灣外海。(圖/海洋大學提供)

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特聘教授何宗儒博士生盧靖元應用衛星資料所計算的流場模擬動畫,福島核電廠含氚核廢水若在其廠區(北緯37.3度)外每日連續排放,對臺灣附近海域影響的機率約1%,最快只需要1年半的時間就可能向南影響到臺灣外海。

何宗儒表示,福島核電廠含氚核廢水若於北緯37.3度外每日連續排放,核廢水隨海流移動軌跡的機率密度分佈動畫顯示,連續排放1年後,核廢水可以沿黑潮延伸流向東影響到北太平洋中央,連續排放四年後會影響到北美洲西岸。7年後整個北太平洋受影響。

何宗儒說,實際含氚核廢水擴散情形要依排放位置、氣候深度綜合評估,才能準確模擬擴散範圍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