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解讀年輕人出遊趨勢:爲了愛好說走就走 好玩不貴很重要

本報記者 李立 上海報道

阿里“四小龍”之一的智能搜索APP “夸克”,正在嘗試用AI和大數據讀懂年輕人。

“‘五一’假期將至,年輕人出行熱情高漲,整體搜索熱度比去年增長30%。” 夸克熱搜產品負責人郟海峰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夸克熱搜最新發布《夸克數讀:2024年輕人出遊新趨勢》顯示,年輕人出遊不再侷限於旅行觀光,而是個性化需求走高,圈層細分、注重體驗趨勢明顯,呈現出爲愛好說走就走、種草網紅城市好玩不貴等消費特點。

“今年一季度,夸克用戶出遊相關搜索需求同比漲幅40%,18—35歲年輕人羣佔比75%。” 據郟海峰介紹,目前夸克已經服務了過億級別的用戶,其中25歲以下的年輕用戶佔比超過一半,還經常登上蘋果免費應用商店第一名。

記者注意到,誇客2023年開始推出“夸克熱搜”, 與微博熱搜、抖音熱榜等不同,基於其用戶半數以上年輕人的特點,更注重運用專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技術計算,捕捉年輕人關注的焦點,以及背後的行爲趨勢和文化現象。

爲了興趣奔赴山海

相較於以往出遊看重景點打卡,興趣愛好成爲吸引年輕人出遊的主要動力。年輕人正在重新定義旅行的意義,一場演出、一頓美食、一場馬拉松比賽都會成爲年輕人奔赴一座城市的理由。

“對於年輕人來說,出遊不再簡單的是傳統的旅遊觀光,而是一場講究知識、參與體驗、尋求情感連接和精神自洽的旅程。”郟海峰對記者表示。

夸克數據顯示,演唱會、漫展、音樂節、露營和馬拉松,成爲年輕人興趣出遊的Top5。除小長假外,週末短途遊、錯峰遊也愈發受到年輕人的青睞,週五至週日晚間是年輕人一週中搜索“短途遊”高峰時段,小長假後一週的出遊搜索需求仍保持高位。

4月以來,一場場熱辣滾燙的演唱會、音樂節在各地輪番上演。夸克數據顯示,一季度演唱會、音樂節熱度較往年持續升溫,搜索“演唱會”“音樂節”的用戶數同比增長分別達到40%和50%。其中,18—30歲年輕人成爲主力,搜索佔比高達65%。與此同時,年輕用戶跨省市觀演的意願也格外高漲,超八成年輕人搜索演唱會時還會同時搜索周邊遊玩攻略、當地美食、酒店民宿等相關出遊信息。

作爲二次元愛好者的盛會,漫展也成了年輕人假期出遊的目的地。一季度“漫展”搜索量同比漲幅445%,18—24歲年輕人佔比79%。除了搜索展出相關信息外,漫展迷還會在漫展前惡補漫展禮儀規矩,一季度節假日前夕,“漫展禮儀”“漫展規則”“漫展必備黑話”“漫展接頭暗號”“漫展術語大全”等相關知識的搜索熱度飆升。近三成用戶還關注了獨自看展的相關話題。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教授熊海峰認爲,“音樂+旅遊”“演出+旅遊”“展覽+旅遊”“戲劇+旅遊”“賽事+旅遊”等各類融合型新業態的文娛旅遊活動,正成爲年輕人出行的重要理由。文娛旅遊具有青年主力、興趣導向、內容爲王、情緒價值、品質服務等5個鮮明特徵,是一種“年輕態”的出遊方式,具備推動地方經濟實現良性循環、積極促進地方消費穩定增長的特點。

網紅城市 好玩不貴很重要

從“進淄趕烤”到“爾濱潑天富貴”,再到“天水熱辣滾燙”,年輕人種草網紅城市的同時也格外看重性價比。

夸克數據顯示,年輕人在吃和住上最愛“平價”,在體驗型項目中最捨得投資。特價酒店、民宿、沙發客和小吃、早點、蒼蠅館、菜市場相關搜索熱度集中。而對於能夠記錄美好瞬間的旅拍,年輕人則格外舍得投入。一季度“旅拍”搜索量同比上漲247%,用戶數同比增長510%。各類“旅拍”相關搜索中,女生最在意造型穿搭,男生則傾向研究如何擺好pose。

“年輕人出行是去自己感興趣的地方,消費更理性,更注重性價比。”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院長黃楚新看來,年輕人出遊的新趨勢映射了年輕人消費心態與理念的變化。

黃楚新認爲,年輕人更看重消費質量,而不是消費數量。與此同時,對於許多年輕人來說,消費不再只是簡單的購買行爲,而是成爲表達自我、傳遞情感、實現個人價值的一種方式。他們在旅遊消費的過程中,更加註重情感的交流和共鳴。

天水之後,下一個網紅城市在哪裡?相關搜索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泉州憑藉簪花破圈,憑藉高漲且穩定的搜索量,成爲網紅城市的長紅潛力股。

好玩不貴或許也是泉州之深受年輕人歡迎的原因。泉州做過一個測算,泉州22個世遺景點20個免費,來泉州玩不包括往返機票,人均消費5天只需要987元。

據泉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陳宇軒介紹,泉州依託700餘個非遺項目,通過廟會、市集等豐富形式,讓年輕人沉浸式感受泉州非遺的獨特魅力。此外,泉州還積極推動非遺項目與各式旅遊模塊跨界聯動,開展音樂節、演唱會、美食節、藝術節等活動,滿足年輕一代的個性化需求。

不過在迎接“潑天富貴”的過同時,網紅城市如何避免被流量反噬,網紅變長紅。黃楚新建議,網紅城市應該注重練好內功,在基礎設施、交通出行、旅遊環境等方面爲遊客提供公平公開的環境;以大數據爲基礎,做好精預判,讓大數據成爲旅遊服務的重要工具;此外在打造旅遊業態的同時,應該是全方位的,不僅考慮年輕人,也要讓不同人羣都能找到興趣點和旅行目的地。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