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mi開打賞 大模型的變現試探

2024年,轟轟烈烈的大模型浪潮好像摸索出了一些變現的頭緒,這一次是AI“紅人”月之暗面的Kimi智能助手。近日,Kimi推出了“給Kimi加油”的付費選項,金額從5.2元到399元不等。這種類似於“打賞”的玩法,也讓外界猜測Kimi是否已經開始了商業化變現的探索。

從字節跳動挑起B端大模型的“價格戰”,到Kimi入局探索C端付費的可能性,大模型正在努力跳出“乾燒錢”的怪圈,以實現變現的閉環。但時至今日,大模型也仍屬於新興事物,外界是否做好了買單的準備,可能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給Kimi加油”

Kimi在嘗試一種很“新”的變現方法。近日,有少量用戶在高峰時段向Kimi提問時,會被提示“Kimi有點累了,可以晚點再問我一遍”。更關鍵的是,現在的Kimi在“晚點再問”之外,提供了一個新的解決辦法:“給Kimi加油”,讓用戶在高峰時段優先獲得回答。

送Kimi一朵花、給Kimi加雞腿、請Kimi喝咖啡……這種新穎的付費方式被外界形象地形容爲“打賞”。據悉,目前Kimi共推出了6個“打賞”檔位,價格爲5.2元、9.99元、28.8元、49.9元、99元以及399元,對應的高峰期優先使用時長分別爲4天、8天、23天、40天、93天以及365天。

目前,“給Kimi加油”僅支持網頁端付費,App端尚未開通這一功能。另據《Kimi支付協議》,該項服務也僅指用戶享有“Kimi高峰時段優先使用權益”,此外,無論在相應時間內是否實際使用Kimi,自付費之後時長都會進入計算。

去年11月,百度文心一言率先上線了面向用戶的會員和聯合會員服務。目前文心一言的連續包月會員費用爲49.9元,比起非會員,模型能力上多了文心大模型4.0的調用,圖片生成上分辨率更高,畫圖效果升級,且能一次生成多圖,網頁端的插件權益也新增了高階插件。

OpenAI的ChatGPT也早已探索了收費模式。比如2023年2月就推出“ChatGPT Plus”付費訂閱版本,每月收費20美元,獲得在高峰時段更快的響應、優先使用新功能和改進等。

對於除高峰期優先使用時長外,是否有推出會員模式及更多權益的計劃等問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月之暗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分析稱,Kimi的付費嘗試具有創新性,通過不同金額的打賞來提供不同的高峰期優先使用時長,既滿足了用戶的需求,也促進了Kimi的商業化進程。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也對北京商報記者提到,這種“打賞”模式不僅爲智能助手提供了一種新的盈利模式,更是月之暗面正式探索大模型商業化的一個標誌性舉措。

操之過急了嗎

一直以來,大模型都是一個燒錢的行當。去年8月,一度有數據稱,OpenAI僅運行ChatGPT,每天就要花費約70萬美元,甚至以此推測,OpenAI可能在2024年底破產。

數據真假尚難判斷,但大模型訓練及推理的成本問題卻是真。憑藉着頂尖的話題性,OpenAI可以靠融資度日,但這並不代表能夠運轉下去的商業模式不重要,而這也是所有大模型企業要生存下去的必答題。

Kimi對打賞的探索,正是出於這一邏輯。根據公開報道,今年2月19日,月之暗面完成了最新一輪融資,金額超過10億美元,一舉刷新國內AI領域最大單筆融資紀錄。該輪融資過後,月之暗面的估值已達約25億美元。

但此前曾有報道稱,有投資人透露,Kimi用戶的獲客成本達到12—13元,近一個月來日均下載量爲17805,每天的獲客成本至少20萬元。對於數據的真實性,北京商報記者也向月之暗面進行了求證,但未收到回覆。

高昂的算力成本和獲客成本讓大模型這件事看起來沒那麼“可持續”,變現趕早不趕晚。但擺在面前的情況是,大模型產品尚未成爲人們工作、生活中的必需品,一旦涉及收錢,情況很可能迎來反轉。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對北京商報記者提到,對於當下大模型發展進程而言,探索收費模式有點過早,目前用戶規模有限,需要考慮用戶的需求和接受程度。Kimi的付費嘗試能否成功也還需要看具體的用戶反饋和數據表現。

本月早些時候,國內商業智能數據服務商QuestMobile發佈2024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大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3月,AIGC App行業用戶已經突破7380萬,同比增長了8倍。

其中,抖音旗下的豆包、百度旗下的文心一言以及天工、訊飛星火、Kimi智能助手月活躍用戶分別爲2328.2萬、1466.1萬、966.1萬、620.4萬、589.7萬。

王鵬則認爲,隨着大模型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場景的拓展,現在探索收費模式是一個合適的時機。關鍵在於如何制定一個既能保證公司收益又能維持用戶滿意度的收費策略。在此背景之下,提供優質的服務內容是維持用戶留存的關鍵。除了價格因素外,公司還需要關注服務的質量和用戶體驗。通過不斷優化服務流程和提升服務質量來吸引和留住用戶。

先to B還是先to C

比起C端收費探索上的謹慎,B端的收費顯得更樂觀一些。不久前,字節跳動正式對外發布豆包大模型,同時公佈,其主力模型在企業市場的定價只有0.0008元/千tokens,0.8釐就能處理1500多個漢字,比行業便宜99.3%。

消息一出,瞬間被討論爲字節跳動挑起大模型價格戰。巧合的是,此前不久,OpenAI的GPT-4o和智譜的入門級產品GLM-3 Turbo模型調用價格均出現了下調。

張孝榮認爲,價格戰是一個積極的趨勢,因爲它可能會導致市場上的競爭加劇,進而提升大模型的性能和功能。不過他也提到,從當前的發展情況來看,to B領域商業化的難度也不小,除了技術成熟度有限,還需要爲某些特定的企業或機構提供定製化的服務。同時,還需要昂貴的算力和數據的支持。

對行業而言,王鵬提到,在to B領域,大模型提供商之間確實出現了激烈的價格競爭,可能會加速行業的洗牌和整合過程。在價格戰中勝出的企業將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更多的客戶資源,而落後的企業則可能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在Kimi之前,B端收費C端免費是大模型的普遍路線,但隨着C端收費探索的逐漸展開,其商業化進程是否會反超B端也成爲問題之一。

詹軍豪認爲,在to C領域,由於用戶基數龐大且需求多樣化,因此可能更容易實現商業化。而在to B領域,由於客戶對產品的專業性和安全性要求較高,因此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資源來完善產品功能和提升用戶體驗。

就目前的情況看,無論是to B還是to C,商業化潛力已經越發清晰。王鵬認爲,to B領域的大模型提供商通過價格戰快速佔據市場份額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更多的商業化途徑。例如,除了提供基礎的大模型服務外,還可以爲企業提供定製化的解決方案、數據分析等增值服務來增加收入來源。

“而在to C領域,大模型提供商也在積極尋求商業化機會。它們可以通過提供個性化的推薦、廣告等服務來獲取收益。此外,隨着消費者對智能助手等應用的依賴程度不斷提高,未來to C領域的商業化潛力巨大。”王鵬說。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