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談進內湖車輛收費 北市:強硬管制難執行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談及內湖交通,說除了環狀線跟管制進入2手段外無法改善;北市表示,內科主要道路平日尖峰的旅行時間下降,快線公車運量成長;強硬管制則難執行。

柯文哲今天舉行交通政見記者會,談及內湖交通議題時表示,這是都市計劃失敗導致,內湖還在發展,也意味內湖交通一定越來越爛;解方之一是環狀線完工,第二是政府用比較強硬的管制手段,例如規定車輛進入內湖採自動差別費率收費,除了這兩者他想不到方法。

北市交通局綜合規劃科長廖苑伶表示,針對內湖交通採取許多措施,包含拆除文湖線第2、3節車廂椅子跟行李架以增加載客數、延長尖峰密集時段、通勤專車加密班次、闢駛快線公車等。

廖苑伶說,綜合下來,民衆可節省20分鐘等車時間、2條快線公車運量成長15至20%,內科區域主要道路平日下午5至7時的尖峰時段,平均旅行時間相較去年1至3月,下降約6至13%。

廖苑伶並指出,在強硬管制手段部分,目前僅有少數國外城市有實施壅塞費案例,北市2015年曾針對內科進城收費跟車牌管制進行討論,但決議暫不執行;且法源依據、民衆支持及設施設置等都是難題,北市住商混合比例又高,難以區分住戶與外來車流,進而劃定區域進行收費管制。

北市府副發言人李政軒也表示,市長蔣萬安認爲捷運環狀線是北市的心血管系統,上任以來市府團隊高度重視,並務實地解決招標困境、精進招標條件,上任第一年就開工了3個南北環段的工程段,近期又有新工程段決標的好消息,預計明年東環段也將動工第一個工程段。

李政軒補充,無論是近期港墘洲子街口左轉專用道延長等19項交通工程小手術,或是因應臺塑入駐內科後有效因應的一系列安排,都看得出市府在面對比以往更重的通勤壓力,在此前提下,從專業數據顯示內湖交通依然取得進展,實屬不易也不容抹滅。

李政軒說,除了警察局增派警力引導,也感謝響應「內科交通綠運輸結合ESG推廣計劃」的61家內科企業,不只補助員工搭乘大衆運輸,也一步步以ESG報告書揭露員工通勤碳排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