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社團在科技強國建設中的作用

來源: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創新研究報告》

第2期(總第497期)2022-1-19

編者按

本文通過回顧近代以來五個典型科技強國英國、德國、美國、俄羅斯、日本的發展經驗及與科技社團的關係,探索以科技社團爲核心的科技類社會組織在一個國家科技進步中的重要角色和作用,本文認爲科技社團的發展也是反映科技強國建設的一個重要指標,建議我國在建設科技強國發展進程中要大力加強科技社團建設,發揮科技社團已有的作用,並在此基礎上挖掘科技社團新的發展潛力。‍

通過對近代以來不同科技強國的經驗分析,我們認識到,雖然不同國家實現科技強國的路徑不同,但核心都是將發展科學技術、重視科技的運用、重視科技人才作爲增強國家競爭力的關鍵。其中,以科技社團爲核心的科技類社會組織在一個國家的科技進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梳理了英、德、俄(蘇)、美、日五個典型科技強國的科技社團發展歷程,並描繪了科技社團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這些科技強國的發展經驗表明,一個具有一流科技創新水平的國家必然有一流的科技社團。科技社團是衡量科學發展程度的標尺之一,也是反映科技強國建設的重要指標。

一、英國科技強國建設與科技社團

英國是近代科技革命和工業革命的策源地,早在17世紀60年代英國就建立了皇家學會,這是科學組織建制化的標誌。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在伯明翰、曼徹斯特、利茲等工業發達地區,又出現了月光社等新型科技社團。這些科技社團在英國工業化的進程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1.科技社團促進了科學的傳播,推動科學活動成爲英國社會一種流行的文化活動

在英國工業革命早期,研究自然科學的精英們在彼此加強交流、結成社團研討科學的同時,還熱衷於爲社會公衆做科學講座,並通過科學儀器演示科學原理。到18世紀中期,這種科學講座逐步在如曼徹斯特、伯明翰、謝菲爾德、利茲、格拉斯哥等地的工商業中心流行起來,成爲一種傳播科學知識的重要方式。大量的科學講座不僅成爲社會成員感興趣的文化活動,讓科學得到公衆的認可,還從根本上改變了科學知識與更大範圍的社會相互隔離的狀態[1]。通過科技社團的科學傳播活動,讓科學文化和科學思想得到社會認同,科學能爲人類帶來福祉也成爲英國社會的普遍信仰,爲工業革命奠定了堅實的知識和文化基礎。

2.科技社團促進了英國局域工業中心的形成,推動了英國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

隨着工業革命的發展,城鎮中的產業精英們萌生出對與他們利益相關的科學知識的強烈需求,他們或發起建立地方科技社團,或積極參與地方科技社團的活動。地方科技社團的研究聚焦於當地的主要工業,如曼徹斯特學會的研究方向偏向於紡織業,伯明翰的學會偏向於製造業,而紐卡斯爾的學會則更關注煤產業。科技社團爲城市的發展也做出了重要貢獻。到18世紀末期大多數新興的工業城市中都有科學學會的身影,二者共同發展且呈現出正向相關性,城市的擴張推動了科學學會的前進,而學會的建立也促進了城市的發展[2]。

3.科技社團推動了科學家與製造商之間的交流,促進了英國科技

生產力的提高

在很多地方性的科技社團中,學會的成員往往是專業人員和製造商,所交流的內容多是與自身產業相關的知識。在不斷的交流與實驗過程中,製造商們將科學知識應用到工業生產中,推動了技術革新並擴大了工業生產規模。工業革命早期,幾乎所有工程師和技術專家都曾經與來自倫敦科學界的社會精英和知識分子一起工作過[3]。如月光社的製造商和科學家之間的廣泛合作使工業和純研究可以快速地交流,這種合作幫助英格蘭保持了對於歐洲大陸的科學優勢,還幫助英格蘭建立了工業霸權[4]。

通過科技社團的努力,學術知識與技術創新之間的聯繫逐漸從觀念傳播開來並走向實踐領域,同時形成一種以經濟收益爲導向的學術知識需求,這成爲18世紀中期之後的英國社會的普遍特徵,推動了英國的快速發展。

二、德國科技強國建設與科技社團

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30年代初,德國曾被譽爲世界的“科學中心”。德國之所以能在19世紀後半葉崛起爲世界科學中心,與其不間斷的制度創新有密切關係,特別是建立了獨特的大學教育制度和科研院所制度,這些制度的發展基本上都是圍繞科技社團展開的。

1.私人學會(早期研討班)內嵌於德國大學教育中,促進了獨特的德國大學模式的形成

在德國教會大學的早期發展中,逐漸形成了在某位教師或學生主持下研討課程內容的“學園”制度,這種制度逐步發展成爲私人學會制度。18世紀,近代科學和哲學的內容被引入德國大學中並與私人學會制度相結合,形成了自然科學討論班制度。到了19世紀30年代,專門的、正式的自然科學討論班在柯尼斯堡大學(數學和自然科學討論班,1834),萊比錫大學(物理科學討論班,1835)等地興起。1843年,馬格努斯在德國大學中創辦了物理學討論會,並促成了柏林物理學會的建立。物理學會的成立以及物理學討論會吸引了衆多學者參與,促進了德國物理學在19世紀40年代的繁榮和60年代的領先地位的形成[5]。研討班制度與大學實驗室制度相結合催生了一批學派,如1826年李比希(J.von Liebig)採用討論班制度在他的實驗室教學中形成了由弗蘭克蘭(E.Frankland)、弗雷澤紐斯(C.R.Fresenius)、格爾哈特(Ch.E.Gerhardt)、霍夫曼(A.W.Hofmann)、凱庫勒(A.Kekule)、威廉姆遜(A.W. Williamson)、武慈(A.Wurtz)等人組成的學派[6]。

2.科技社團在德國演化成爲一種學術研究的平臺,形成了德國獨特的

研發體系

在德國,很多學會具有研究功能,併成爲德國研發體系的基礎。如森肯貝爾格博物學會(1817年)的任務之一是進行自然科學研究,學會下設動物學、植物學、古動物學三個研究部和海洋地質與海洋生物、黑森斯培薩天然公園兩個研究單位。德國鋼鐵學會將促進研究與開發作爲其一項重要職能,下屬業務機構有馬普鋼鐵研究所(學會佔50%股份額)及生產工藝研究所[7]。研究所的研究方向由德國鋼鐵學會技術委員會主席和由企業代表組成的顧問委員會確定,這樣就保證研究所的工作成果能讓企業直接受益。基於科技社團構建的研發平臺將德國各類研發機構很好地鏈接在一起,並形成了靈活的機制。如德西瑪-化學工程與生物技術協會的理念之一是“組成科學界與工程界的聯盟,讓他們形成網絡,組成平臺[8]。”該協會不僅促進跨學科的聯合,舉辦世界化學工程師大會,還有一個涉及化學工程、電化學、生物工程、高溫材料等領域的研究所。弗朗霍夫學會通過整合全國的相關科研力量,並將許多大學聯繫在一起,打造了德國科研界強有力的聯盟[9]。弗朗霍夫學會所屬的研究所均設立於全國各地的大學之中,研究所的所長一般也由大學的教授來擔任,研究人員也可以參與大學的教學工作。

3.部分科技社團通過開展共性技術研究、制定技術標準、促進技術轉移來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在德國的科技社團中有很多聯合會,如德國電工聯合會、德國技術科學協會聯合會、德國腐蝕聯合會等。德國電工聯合會成立於1893年,聯合所有從事電工或有關行業的人士和組織,維護和促進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編制出版德國電工聯合會規程,參與電工標準的編制工作等。1916年成立的德國技術科學協會聯合會的主要任務是處理各協會成員共同關心的技術問題,包括統一技術基礎、推進技術教育事業以及協同完成技術領域和技術管理中的立法工作。德國技術轉移中心、弗朗霍夫學會和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是德國三個主要的技術轉移服務機構,三者的定位因機構屬性不同而略有差異,但均爲德國的技術轉移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4.自發成立的科技類基金會、協會組織成爲維持德國科學絃歌不輟的薪火

一戰結束後,德國科學研究陷入短暫的困頓狀態。爲支持科學研究,哈伯等人倡議於1920年成立德國科學應急協會,後來又陸續成立了德國科學應急協會捐贈者聯合會以及其他一些基金會,如李比希基金會、拜耳基金會以及亥姆霍茲促進物理技術研究學會等組織。這些協會或基金會的目的是爲了給處於困頓中的德國科學研究提供些許幫助[10]。德國科學應急協會在“同行評議”的基礎上管理和分配研究基金,在一戰後的困頓時期,科學應急協會資助了一大批年輕的科學家和科學實驗室、圖書館的建設,使德國的科研體系得到快速恢復。1951年與德意志科學緊急聯合會合併爲德意志研究聯合會,除協調和資助參加國際大型科研計劃、支持與外國開展科學交流外,還有在科學問題上爲議會和有關當局提供諮詢的任務,併爲特別急需的和多學科的科研小組提供課題研究經費。

德國的科技社團是一箇中立、公益、高效的載體,將政府、大學、科研院所和企業等主體鏈接起來,將社會、資本和市場融爲一體,與時代的發展共生互動,成爲德國科技創新的重要組織形態和重要力量。

三、俄羅斯科技強國建設與

科技社團

俄羅斯(蘇聯)通過設立強國化戰略定位、“自上而下”的推動模式、對發展項目及方向的優先選擇而實現了推進力度大、速度快的科技強國目標。在俄羅斯的發展中,科技社團既有效鏈接不同體系的科研機構,也成爲組織動員民衆的重要力量。

1.高等院校中興起的科技社團推動了俄羅斯科學學派的形成

俄國從開始創辦近代大學以來,就鼓勵在大學中建立學會,俄國政府在1835年的大學章程中對學會的作用做出明確規定:“大學可以創立一些特殊的、對科學的任何一部分進行綜合考察的學會,比如俄國古代史學會和礦物學會等……使這些學會有授予本國人和外國人以正式會員、名譽會員和通訊會員的權利”[11]。19世紀60年代,新的大學和自然科學類學會不斷增加,如莫斯科大學的莫斯科數學學會(1865年)、彼得堡大學的自然科學家學會(1868年)、俄國化學學會(1869年,後來改爲物理化學學會)等。這種在大學中設立學會的做法有助於大學學術中心和學派的形成。如蘇聯物理學派的創始人列別捷夫(ПётрНиколаевичЛебедев)在莫斯科大學建立了現代化的物理實驗室,還舉辦了後來成爲莫斯科物理學會核心的一個討論班[12]。列別捷夫舉辦的討論班在實驗室內形成了一種自由活躍的學術氛圍,不僅創造了豐碩的科研成果,還培養了大批人才,形成了一個以列別捷夫爲核心的實驗物理學派。以門捷列夫(Дми́трий Ива́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ев)、布特列羅夫(Butlerov,Aleksandr Mikhailovich)爲核心的化學學派的形成也得益於其創建的俄國化學學會和期刊。學會的討論和交流促進了學派的生成,而大學中核心人物及其學生則成爲學派的穩定人才來源。

2.科技社團的柔性、橫向聯繫的組織特性彌補了俄羅斯“剛性”科技

體制的缺陷

組織各種專門委員會是科學院各機構的一種普通的工作方法[13],它們在協調科學工作和加強聯繫方面起了重要作用。20世紀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蘇聯在能源、燃料、冶金、機械製造、化工、農業等部門也建立了許多新的大型研究所和分所,到1931年工業部門的科學研究機構總數達到205個[11]。爲了加強科研工作計劃的協調,這些研究所統一加入到由工業、高等學校的代表和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部門學會中。僅1933-1934年,在重工業人民委員部技術生產科學研究部下面就成立了物理、化學、電工、黑色冶金、採礦、有色金屬、水利工程、熱工、煤炭、煤炭化學、硅酸鹽和機械製造12個學會[11]。爲更好協調國家科研工作,蘇聯科學院在30年代曾按重要學科和某些綜合性問題將同類型的研究所合併爲協會,如在20世紀30年代初成立的物理數學協會、化學協會、生物協會等。蘇聯衛國戰爭期間,爲協調科學研究工作,諸如課題委員會、科學家會議和委員會這樣的科學活動組織形式得到廣泛採用,如海軍科學技術問題委員會、軍事衛生委員會等。到20世紀70年代末,蘇聯科學院主席團及其4個分團和16個學部下面大約有200個課題和專題會議、委員會和常設委員會,它們在協調科學工作和加強聯繫實際方面起了重要作用[11]。

3.科技社團發揮了組織動員作用,激發了俄羅斯全社會的創新活力

十月革命後,蘇維埃政府對社會組織進行了整頓,大力發展幫助政權型的社會組織,如爲了使科技人員的專業知識用於推動和促進經濟的全面發展和科技進步,蘇聯於1925年成立了蘇聯科學技術協會。1947年又建立了蘇聯政治與科學知識普及協會(1963年改名爲全蘇知識協會),協會的宗旨是將蘇聯科技人才組織起來傳播科學技術,大力發展科學普及事業,提高人民文化水平。與志願性社會組織不同,幫助政權型的社會組織多由政府支持成立,設立基於行政層級和部門的各層次組織,具有鮮明的跨行業、跨地區、人數衆多的特點。1925年成立的蘇聯航空和化學工業之友協會聯盟,到1925年秋會員已達到300萬人,到1928年時已經在全國各個地區建立了委員會。一些幫助政權型組織也會由政府部門的領導擔任會長,如1923年成立的掃除文盲協會由時任全俄中央執委會主席、蘇聯中央執委會主席米哈伊爾·伊萬諾維奇·加裡寧(Михаил Иванович Калинин)擔任協會主席,1925年成立的蘇聯航空和化學工業之友協會聯盟由時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阿列克謝·伊萬諾維奇·李可夫(Алексей Иванович Рыков)擔任主席[14]。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顆人造衛星,這不僅標誌着美、蘇兩國之間太空競賽的開始,也標誌着蘇聯實現了“從一個在國際科學界微不足道的國家,到一個偉大的科學中心的轉變”[12]。在這一轉變過程中,既有蘇聯自上而下的“國家化科技體制”的構建,也有在這種剛性結構之外的大量的以科技社團爲主體的柔性組織形成的補充,由此創建了具有俄羅斯(蘇聯)特色的國家化科技體制,並躋身於世界科技強國之列。

四、美國科技強國建設與科技社團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美國成爲科學技術的頭號強國,不僅在基礎科學領域居世界領先地位,而且發明和發展了一系列影響美國和世界發展的高新技術;同時,美國的大學還是世界科學與教育的中心,長期吸引各國青年學生前往深造。探究美國的科技強國之路,可以發現:美國的科技強國之路伴隨着科技社團的大量興起及其服務功能的不斷拓展,特別是在美國科學國際化過程中,科技社團發揮重要作用。

1.二戰之後美國科技社團數量大幅攀升,成爲重要的科技力量

從1848年美國科學促進會成立到19世紀末,美國已有400多個學會,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科技社團的數量出現了大幅攀升。通過對《美國和加拿大科技社團(第七版)》中美國科技社團名錄進行梳理,共包含1596家科技社團的名稱。其中20世紀之前成立的科技社團的總量佔所有科技社團的15%,成立於1900-1961年的佔比85%[15]。

2.科技社團的功能不斷拓展,爲美國提供了大量的社會公共服務

科技社團成爲政府科學決策的外腦。二戰改變了聯邦政府與科學的關係,在政府層面設立了科技政策諮詢機構,科技社團通過設立的公共或政府事務委員會也積極參與科技政策的制定,如美國物理學會的公共事務辦公室及其相應的委員會。科技社團還通過出版研究報告以及本領域工作的宣傳等參與行業相關的立法和政策的表決、在民衆中進行政策倡導,對相關的科技政策實施其影響。科技社團還提供大量的科技教育培訓並參與專業技術人員的職業資格認證。美國科技社團一項重要的社會職能就是提供面向全國的科技教育培訓,培訓對象包括學生,教師、社會相關從業人員。科技社團也承擔大量的專業技術資格認證工作,獲得資格認證的從業者相比那些沒有獲得認證的同行要具有競爭優勢,並且隨着從業者個人能力的提升,整個行業也受益匪淺。行業標準制定也是科技社團的重要工作,如美國的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現有42個主持標準化工作的專業學會或者委員會,並專門設有標準協會(IEEE Standard Association,IEEE-SA),下設新標準制定委員會(New Standards Committees)和標準審查委員會(Standards Review Committees)來負責標準工作。美國科技社團有衆多企業參與,因此制定出的行業標準容易獲得更多的認可。

3.科技社團促進了美國科學的國際化,增加了美國在國際科技界的話語權

美國很多科技社團都致力於向國際化發展。如IEEE已擁有160多個國家的43萬名會員,在全世界共有1855個學生分會;美國計算機學會在全球130多個地區設有分支機構,美國化學會有185個地域性分支機構;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有130,000名會員,其中國外會員佔20%。美國也成爲擁有國際科技組織最多的國家。據統計,國際科技組織總共分佈在全球164個國家與地區,其中位於美國的國際科技組織數量最多(1918家),佔國際科技組織總量的14.98%[16]。這些國際科技組織承載的國際活動幫助美國聚集了全球大量的高端資源,建立了國際化的合作網絡,也增加了美國在該領域的國際話語權。

4.科技社團凝聚了大量學術資源,奠定了美國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

截止2018年初,美國化學會共有53份科技期刊,其中《美國化學會志》和《化學科學》都是該領域的頂級期刊,在全球有5000多個機構用戶。2017年美國化學會僅憑銷售雜誌和數據庫收入就將近4.9億美元。美國物理學會共出版13種物理相關期刊,根據Web of Science數據庫統計,全世界約30%的高被引物理專業論文都發表在這13種期刊中,而且這13種期刊共有來自34個國家的約130位編輯[17],這些編輯都是本領域的頂尖研究者。

二戰後美國的崛起不僅得益於其在各個領域的改革創新,科技社團功能的拓展與國際化對推進美國的現代化也具有重要意義。科技社團的國際化和高水平發展提升了美國對國際科技資源的配置能力,使其能夠集聚雄厚的學術資本。科技社團功能的有效發揮也幫助美國構建了一個活躍、開放、嚴謹的創新體系,推動着美國科技和社會的不斷現代化。

五、日本科技強國建設與科技社團

二戰後,日本從戰爭的破壞中迅速恢復並在短短的數十年內躋身世界經濟和科技強國之列,其成功不單取決於研發規模和大規模的技術引進與創新,而且與社會和制度變革緊密聯繫。科技社團成爲日本促進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力量。

1.二戰後日本科技社團發展進入一個高峰期

明治維新時期日本開始出現科技社團,之後進入一個緩慢增長期。到1912年之前,日本共有科技社團42家[18]。二戰結束後日本科技社團進入一個迅猛發展階段,到1958年時已有323家科技社團,到1986年時已經達到758家[18],比1958年翻了一倍還多。科技社團的種類也比較多,其中既包括日本科學協會、日本學術振興會等綜合性科技團體,也包括日本物理學會、日本化學研究會、染色體學會等專門學會,以及衆多以科學家、贊助人、贊助企業,或其他有紀念意義的事物、事件命名的,以促進、資助科學研究或以獎勵科技工作者爲目的的財團、基金會,此外各地還有一些地方性的小型科學技術團體。

2.科技社團的活動有效提升了日本的創新能力

科技社團通過學術交流提升年輕會員的創新能力。在科技社團組織的學術會議上,安排博士生做報告並由相關領域的專家進行評價是日本科技社團學術活動的一大特色。日本科技社團多屬於獨立的公益性法人,其成立與審批程序、財政來源的獨立性、討論問題內容的獨立性等使科技社團不依附於特定的組織和企業,不依附於特定的立場,完全從會員的需要和學術的立場出發。這些學術團體在科研活動的評估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也就極大地影響着科學的發展。日本部分科技社團也組織開展與本領域相關的共性技術研究工作。如日本流體動力系統學會下設研究委員會,其主要任務是:確定特定的題目然後公開徵集會員進行調查研究活動[19]。日本鋼鐵學會針對鋼鐵工業的實際需要,組織有關專題的研究委員會,資助大學等研究機構就某些問題開展研究[20]。日本建築學會的研究活動由14個研究委員會下的250個分部推動,政府、國立公司或企業委託日本建築學會的研究合同由相應研究委員會承擔[21]。

3.科技社團成爲促進日本政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力量

二戰以後日本最值得稱道的科技創新經驗就是“產學官”合作體制。這其中既包括科技成果轉化制度、工程反求等創新方法,還有三者之間的有機結合。這種體制讓知識的創造者和使用者之間保持良好的溝通,促進知識的流動和技術的運用,爲日本不斷創新發展提供了勃勃生機。日本工學會的誕生就是爲滿足政府、學校、產業三大主體的需求,其發展也主要是由這三股力量推動的[22]。日本工學會的會員包括工學各領域學會、企業和公共研究機構。日本能源學會的會員中來自產業界的佔38%,來自學界的佔38%,來自官界的佔19%、個人和其它佔5%[23]。日本鋼鐵學會始建於1915年,其宗旨與任務的基礎歸結爲五個結合:學術與技術結合;鋼鐵企業之間的結合;企業界、政府、學術界結合;鋼鐵與其他領域結合;國內與海外結合。通過這五方面的結合,促進企業界、學術界和政府部門之間鋼鐵科技交流,爲發展鋼鐵工業作出貢獻[20]。鋼鐵學會的生產技術工作委員會爲了加強會員之間以及企業界、政府、學術界的緊密聯繫,積極開展有關領域的學術交流,組織各種討論會,開展專題研究並發表論文,研究課題實行橫向聯合,撥給一定經費,限2〜4年完成。這些課題一般都是鋼鐵工業發展中的方向性和重大問題。因此,橫向上看日本科技社團在產官學合作基礎層面存在網絡結構[23]。

二戰後日本的崛起不僅得益於其在技術領域的引進——吸收——再創新的技術創新戰略,還有政產學研領域的合作與創新,而科技社團在促進政產學研合作方面發揮着獨特的作用,從各個層面培植着日本的創新基礎,從而提升了日本整體的創新能力。

六、結語:創新的力量與紐帶——科技社團

通過對上述五個典型科技強國的建設發展之路與科技社團作用發揮的研究可以看出,在一個國家科學文化形成和科技發展中,科技社團的作用是獨特且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在國家創新體系視角下,不同創新行爲主體的互動呈網絡化特點,正是這種網絡化的互動過程促進了科技知識在全社會的循環流動和有效應用,凸顯了技術創新不再是一個單獨的事件或企業家的個體行爲,而成爲一個社會過程[24]。科技社團本身就是不同身份的人員自願組成的跨邊界組織,在彌合社會各界、不同區域與國別之間的溝通交流鴻溝方面、在基於協商的基礎上制定共同的規則、在促進科學精神和文化浸潤於社會公衆等方面多方位、多角度地發揮作用。因達到科技強國的發展階段不同,科技社團的作用也呈現出不同的演進脈絡。在英國,科技社團是科學文化的播種機;在德國,科技社團是科研體系發展的平臺;在俄羅斯(蘇聯),科技社團是科研體系的協調者和民衆的組織動員者;在美國,科技社團是科技人才成長的培育者、科技思想的供給者和國際資源的吸納者;在日本,科技社團是政產學研的黏合劑。科技強國中一些學科的崛起也顯示了學術討論對於學派形成的力量,而開展學術討論正是科技社團最基本的功能。

綜上所述,儘管世界科技強國的科技創新模式各有特色,科技社團均在其發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顧科技強國發展歷程與科技社團的關係,可見,當前我國加快科技強國建設必須大力加強科技社團建設。加強科技社團建設,不僅有助於提升我國各創新主體的創新效能,也有助於補齊我國科技體系結構剛性的短板,構建創新主體間的有效鏈接,在全社會營造有益於創新的文化環境,形成堅實的創新基礎,從而使創新體系迸發出強大的創新能量。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科技強國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亟需對科技社團在政策上鬆綁、條件上支持、制度上創新,發揮科技社團已有的作用,並在此基礎上挖掘科技社團新的發展潛力,這對我國建設科技強國將有重要意義與影響。

參考文獻

[1]徵咪.18世紀英國地方科學講座的市場化及其影響[J].學海,2018(1):212-216.

[2]陳曦. 英格蘭工業城市的科學學會研究(1740-1840)[D].上海:上海師範大學,2020:6.

[3]劉益東,高璐. 科技革命與英國現代化[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20:142.

[4]李斌.月光社的歷史及其影響[J].科學文化評論,2007(1):26-52.

[5]李萍萍. 1800-1930年德國物理學發展的定量分析及其解釋[D].北京:首都師範大學,2002.

[6]李三虎.近代德國大學“討論班”制度探源[J].自然辯證法通訊,1992(6):33-40.

[7]仲增墉,黃務滌.德國鋼鐵學會[J].中國冶金,1998(6):40-42.

[8]柯少愚.德國非營利組織考察筆記[J].學會,2008(2):44-52.

[9]李建強,趙加強,陳鵬.德國弗朗霍夫學會的發展經驗及啓示(上)[J].中國高校科技,2013(8):54-58.

[10]方在慶. 持續不間斷地推進科研體制創新——德國成爲世界科技強國之路[J]. 中國科學院院刊,2018, 33(5): 502-508.

[11](蘇)E.A.別利亞耶夫,(蘇)H.C.裴什可娃著;陳仲實譯. 蘇聯科學機構網的形成和發展[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1.

[12](英)洛倫·R.格雷厄姆著,葉式煇,黃一勤譯. 俄羅斯和蘇聯科學簡史[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13]Л.B.普斯托瓦洛夫,B.A.奧勃魯契夫,章良.1915-1955年蘇聯科學院對生產力的綜合研究[J].地理科學進展,1957(2):75-83.

[14]黃立茀. 蘇聯新經濟政策時期社會組織活動中的國家與社會[J]. 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2015, (6): 45-52+93.

[15]中國科協學會服務中心.美英德日科技社團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9:25.

[16]羅學優,程如煙.國際科技組織的地區和國別分佈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33(2):237-241.

[17]王雪峰,古麗亞,呂國華,等.美國物理學會的科技期刊出版及啓示[J].編輯學報,2019,31(6):693-697.

[18]丁建洋. 日本大學創新能力的歷史建構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3.

[19]田一志.(社團法人)日本流體動力系統學會介紹[J].液壓與氣動,2005(10):40+39.

[20]中國金屬學會.關於日本鋼鐵學會的調研報告[J].學會,2003(2):39-40.

[21]李玉明.日本建築學會簡介[J].學會,2002(4):35-36.

[22]孟豔華.日本工學會組織管理機制分析及啓示[J].現代企業,2020(1):167-168.

[23]孟豔華.日本科技社團促進產學官協同創新機制研究——以日本工學會爲例[J].科技創業月刊,2019,32(9):1-6.

[24]周大亞.科技社團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述評[J].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13(4):69-84.

文章來源: 韓晉芳, 張明妍. 科技社團在科技強國建設中的作用[J]. 今日科苑, 2021, (10), 71-78.‍

作者:韓晉芳、張明妍,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

責任編輯:黃詩愉

產業 | 工業化 | 數字化 | 人才 | 創新創業 | 顛覆性技術 | 科技指標 | 科技政策 | 前沿技術 | 知識產權 | 智庫 |

獲取方法如下:

其他系列將陸續呈現,多多關注哦!

投稿郵箱:nais-research@cnai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