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革命與霸權更迭

(美聯社)

中美大博弈是21世紀的歷史主旋律,博弈在幾乎每一個重要的領域同時展開,普遍受到高度關注的主要有GDP、工業能力、軍事、太空等,但所有這些,最終極大程度上又取決於科技。

日前,劍橋大學與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聯合發佈了一份報告:《偉大的競爭:21世紀中國與美國的較量》,該報告對過去20年以來中美兩國之間的科技競爭進行了分析與預測。

報告指出,中國在多個尖端技術領域已經取得巨大進步;又說,中國製造業的巨大發展推動了研發進步。報告說,「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爲世界排名第1的高科技製造大國。2020年,中國生產了2.5億臺計算機、2500萬臺汽車和15億部智慧型手機。」報告警告說,中國在某些領域已經成爲世界第1,從目前趨勢來看,在另一些領域也可能超過美國。報告所謂的某些領域包括了:人工智能、5G、量子信息科學(量子計算、量子通信和量子傳感)等;報告所謂的另一些領域指的是:半導體、生物技術、綠色技術等。應該說,所有這些已經領先(於美國)或即將領先的科技都屬於人類第四次工業(或科技)革命的核心範疇。

人類從農業時代進入工業時代,迄今不過250年,這250年曆經了三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從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中葉,主要發源於英國,由於紡織機和蒸汽機的發明,讓機器取代了手工,人類進入了機械化時代,生產力大幅提升,出現了輕工業。技術及產業的革命也影響了社會(形成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及政治(工人要求參與社會管理)。就國際社會而言,也因爲生產力的爆發讓英國及一衆西歐國家先後走上了重商主義、帝國主義及殖民主義,展開了西方霸權統治世界300年的序幕。

第二次工業革命從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30年代,人類從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發電機與內燃機的發明促成了重化工業的發展。在這個階段,一些發達國家的工業總產值超過了農業總產值,也讓這些國家有更雄厚的實力遂行帝國主義與殖民主義。

第三次工業革命從20世紀40年代到21世紀初,主要的科技突破體現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生物工程及互聯網,統稱之爲自動化或數字化。這個階段,美國已經取代英國及西歐,成了新的科技大國,工業與科技也成了美國霸權的基礎。

第一與第二次工業革命,由於各種原因,中國是完完全全錯過了。1949年新中國成立,在蘇聯的援助下,中國打下了重工業基礎;1979年改革開放引進外資之後,中國完善了包括輕工業在內的完整工業體系,但平均技術水平明顯落後於世界。嚴格地說,直到上世紀的最後20年,中國才勉強趕上了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最後一節車廂,然後急起直追,2010年中國工業總產值超越美國,在這樣的基礎上,中國終於趕到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起跑線,從起跑線出發,迄今不過20年。

如果劍橋及哈佛報告的分析及預測無誤,那麼中國引領人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概率已遠超過一般人的理解與想像,果爾,這又將對中美大博弈及21世紀的國際權力結構產生何等影響,讓人充滿了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