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鼓勵家族一櫃多罐

臺北市長柯文哲(右)4日前往富德靈骨樓視察,他力推環保葬,也建議家族放在同一個靈骨塔。(杜宜諳攝)

新北市每年都會舉辦多場聯合海葬。(葉德正翻攝)

悼念 民衆在臺北富德靈骨樓的樹葬區悼念先人。(杜宜諳攝)

各縣市環保葬及家族葬執行狀況北多南少

殯葬也吹環保風,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葬」愈來愈成爲民衆處理後事的選項。臺北市及新北市自2007年起推行環保葬,至今累計將近2萬人,臺北市長柯文哲昨出席清明祈福法會後表示,未來除繼續推廣環保葬,也鼓勵家族將骨灰罐放在同一個櫃內。

山坡地缺 蓋靈骨塔都難

臺北市富德靈骨樓內的詠愛園(樹葬區),自2007年啓用後,已使用9739穴,包含樹葬、花葬、海葬在內的環保葬,至今年2月底合計已使用共計1萬3068件。新北市樹葬植存地點包括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新店四十份公墓與三芝櫻花生命園區,近年加入海葬,累計至今也已服務有6047人,人數逐年攀升。

新北市殯葬處長楊薏霖表示,金山環保生命園區每年有超過6成是外縣市民衆,過去因植存總量限制每年500件,想加入還得排隊半年以上,新北市去年放寬至每年1000件,等待時間大幅縮小至2到3周,去年人數從以往500多人增加至809人,增幅達6成。

柯文哲昨到富德靈骨樓參加清明祈福活動後坦言,現在沒有這麼多山坡地可開發成墓地,連想蓋靈骨塔都很難,北市府會力推樹葬、花葬、海葬等環保葬,也會鼓勵家族在靈骨塔的塔位放在一起。

柯指的「家族在靈骨塔的塔位放一起」,臺北市民政局長藍世聰說,就是市府去年4月底開始推行的「一櫃多罐」,將骨灰罐體積縮小,鼓勵同一家族的人,骨灰罐放在同一櫃內。

家族在一起 溫暖同祭

臺北市殯葬管理處處長黃雯婷補充,「一櫃多罐」要考慮靈骨塔建物是否老舊及骨灰罐重量等,目前北市僅陽明山靈骨塔的臻愛樓有提供此服務,截至今年3月中,共有160位、72櫃以此方式與家人長眠。

她說,在骨灰不減量且同樣以瓷器包裝的情況下,一櫃可放到4個骨灰罐,因每櫃第一罐依《臺北市市立殯葬設施及服務收費基準表》收費約需5、6萬元,若採用「一櫃多罐」方式,只要第一位入塔者爲設籍在臺北市,其他只要是配偶或三等親親屬都能放在同一櫃,且第二位起每位僅收1/4費用。

新北市對節省櫃位也有方法,例如金山與雙溪公立靈骨塔推出6人以上到18人的家族櫃,兩地各有68個櫃位,共計136個,個人櫃位價格平均3萬元,家族塔位依照需求不同,平均1人從1萬8000元到4萬元價格都有,目前銷售數量,金山剩下30個,雙溪剩下18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