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壓性很差? 研究發現可能與腸道細菌有關

研究發現心理韌性強弱,其實與腸道健康有關。示意圖/ingimage

美國一項研究發現,腸道中健康細菌的多寡,可能與心理健康有關。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UCLA)古德曼-拉斯金微生物組中心聯合主任古普塔(Arpana Gupta)是這項研究的第一作者。該研究已發表在《自然心理健康》期刊。

該研究針對116名未診斷出有心理疾病的成年人進行評估,研究當中61%是女性,其餘則爲男性。研究受試者BMI平均爲28,皆爲過重。受試者除了接受核磁共振掃描外,還需要提供糞便樣本及飲食報告。

研究問卷針對個人能力、心理韌性、是否對自己的直覺有信心、對負面結果和壓力的忍耐度、接受改變的程度等進行訪問,得分越高者代表心理韌性越高,越能應付壓力和逆境。

研究發現,韌性越高的人越少出現焦慮和憂鬱的情況,較不易自我評判,也更懂得調節自己的情緒。這組人的腸道微生物組(microbiome)較爲健康,也就是調節消化能力、免疫力、賀爾蒙和神經系統的細菌更健康。心理韌性較佳的受試者的排泄物發炎情況較低,腸道屏障也更強更健康。

這項研究是與腸腦軸線(gut–brain axis)相關的研究。在之前的研究中就發現,腸腦軸線(指大腦和腸消化道的連結)會影響飢餓感、飽足感、食慾、消化、新陳代謝、壓力和免疫力。

由於這項研究只針對心理韌性做調查,因此研究結果有限。研究團隊認爲未來需要做進一步研究,才能瞭解腸道健康與憂鬱症或創傷後症候羣(PTSD)是否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