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護移工大減2.6萬 民團促增來源國

看護移工推着輪椅陪長者到公園散步。(本報資料照片)

衛福部、勞動部今將討論放寬家庭看護移工申請門檻,不只限於巴氏量表認定方式。最新統計,今年7月,扣除失聯移工,我國實際聘僱看護移工較疫情前大減2.6萬人,僱主團體表示,移工來源數不夠,再怎麼放寬申請門檻也沒用,必須一口氣大量開放外,更應開發其他來源國,才能滿足所有長照家庭需求。

疫情期間外籍看護工難以引進、產業移工與看護移工薪資差距大等原因,許多看護工紛紛「洗工」(聘期內跨業轉換),加上聘期結束後的「期滿轉換」,使家庭看護工人力越來越短缺。

勞動部及內政部移民署統計,今年7月我國共引進20萬9557名看護移工,但扣除失聯移工,實際聘僱看護工僅17萬9650人,較2020年減少2萬6307人。

臺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僱主國際協會理事長張姮燕認爲,放寬聘僱資格是好事,但現況移工人數就是不夠,就算申請條件全部放寬,來源國沒有新增任何國家,就沒有幫助,「聘1個移工要等6個月」,政府應開發更多移工來源國才能滿足需求。

另外,移工分爲產業及社福類,後者九成從事看護。臺灣身心障礙者人權監督聯盟理事長張學恆認爲,產業移工薪水比照國人基本工資,不僅比只要求至少2萬元的家庭看護工來的高,且生活自由、有加班費等,讓家庭看護工轉換至產業移工比率大增,甚至有部分看護工直接失聯,轉爲「黑工」。

張學恆說,移工失聯會造成長照家庭龐大負擔,要解決黑工問題就是要滿足需求,呼籲政府「一口氣大量引進移工」,滿足各行各業人力需求,就可弭平黑市。

臺北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社區醫學科主任陳育羣認爲,請人協助照顧家中長輩,應是自由市場,將外勞薪資水平提高到本勞的8成,就能解決缺工問題。

臺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指出,明年起基本工資超過2萬7000元,若家庭看護工要提高7000多元,比照廠工實在有難度,且家庭看護工具有社會福利性質,無法任由市場機制決定,漲太多會讓很多弱勢家庭難以負荷照顧壓力,建議當基本工資調漲時,家庭看護工的薪資調幅也能等比例調漲,例如同時調漲4%等來增加誘因,減少「洗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