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大陸》25歲裸辭,開家庭咖啡館月入翻三倍

輕創業的家庭咖啡館(來源/李楠楠供圖)

跳出「正常軌道」,年輕人們有了更多不一樣的選擇。

今年1月,剛從「四大」之一的某事務所裸辭的李楠楠,轉頭拒絕了港交所深圳某子公司的諮詢崗offer,決定背棄自己堅持了25年的「循規蹈矩的人生」,去開一家家庭咖啡館。

「收到offer時,所有關於未來的想像都是沉重的。」對於審計工作並無激情的李楠楠直言。

選擇開家庭咖啡館,則是基於「選了一筆經濟賬」,李楠楠表示,「最快能夠落實,而且門檻最低的就是家庭咖啡館。3萬元(人民幣,下同)就可以開店,即使失敗了我也能承擔得起。」

經過近半年的籌備,2023年6月,李楠楠在廣東深圳的「家庭咖啡館」開業。到現在,創業五個多月,25歲的李楠楠不僅站穩了腳跟,而且獲得了相較於原來在公司三倍的月收入。

「我不僅擁有了更好的收入,而且創建了自己的咖啡品牌,這都是我原來完全無法想像的生活。」李楠楠的「勇敢一躍」爲她打開了新的世界。

隨着「大廠裸辭創業」成爲互聯網上的潮流敘事,「95後大廠女生裸辭開麻將館當保潔,日工作三小時月入3萬(元)」衝上熱搜,引發了線下麻將館的創業熱;「95後女生畢業後收破爛月入過萬(元)」「95後大廠裸辭賣盒飯月掙4萬(元)」的事件也引發公衆熱議。

距離深圳1300公里,稍早於李楠楠,杭州的張瑩在2022年底選擇結束「朝九晚五」的會計生活,並因爲喜歡喝咖啡也選擇了家庭咖啡館創業,當然背後的主因也是「成本更低」,「租一間向陽的工作室,2-4萬元就能開一間咖啡館。」

但年輕人投入「理想中的生活」,背後也伴隨着挑戰和壓力。

不同於李楠楠憑藉「家庭咖啡館」創業獲得了三倍收入,張瑩的家庭咖啡館依舊掙扎在盈利的邊緣。另一位「家庭咖啡館」創業者李菁,則雖然保持盈利,但「每個月的收入在1.5萬元左右,和上班差不多。」

擺脫「循規蹈矩」「朝九晚五」的桎梏,創業也會有新的困惑。

當問起李楠楠對現在的生活是否還算滿意,李楠楠罕見地情緒沉下來,「現在每天悶頭搞事業,和家人的相處變少了,也沒時間和朋友們交流,出門少社交少,人也容易沒精神。」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年輕人擺脫「循規蹈矩」和常人眼中光鮮亮麗的生活,「走偏」到另一條道路,是摒除外界干擾、聽從內心做出的個人選擇。但無論是哪種生活,都需要付出和頂住壓力,纔能有收穫。

●擺脫「不快樂」

年輕人仍舊嚮往着看起來高大上、光鮮亮麗的就業職位。

但在CBD高大上的寫字樓裡坐着的、看似光鮮亮麗的白領看來,這裡似乎也是「圍城」。

2021年,李楠楠從QS排名前100的某海外名校畢業,「過五關斬六將」進入了這家「四大」,從事審計工作。她也直言,「校招時拿到offer是非常開心的。」

但自己真的喜歡這份工作嗎?李楠楠是想打一個問號的。

在「四大」的「體面和高薪」的背後,是高壓的工作和高度緊繃的神經狀態,「在審計工作旺季的時候,加班到凌晨三四點是常態,日常我們都是晚上12點之後才下班,在公司裡,每個人的臉上都是煩躁和不快樂。」

工作之餘,跳槽或者創業的念頭時不時在李楠楠的腦海中閃現,「但是也只是想一下,畢竟,工作太忙了。」

到漫長又忙碌的第一次年審結束,進入較爲清閒的CPA備考期,迷惑於「是不是要一輩子做這樣一份工作」的李楠楠,「決定在第二次年審前離開」,於是在2023年1月份「裸辭」。

在跳槽和創業之間,「按部就班」走了25年的李楠楠,首先想到的是跳槽,並拿到了一份港交所深圳某子公司的諮詢崗offer。

只是新的工作機會並沒有帶給李楠楠新的激情,想像到之後的工作強度和內容,要繼續做一名看似「高大上的金融白領」,李楠楠感覺,自己無非是「從一個牢籠跳到另一個更華麗的牢籠裡。」

李楠楠並不熱愛自己所從事的審計工作,只不過是「按部就班」走到了這一步。

在摩天大樓裡,李楠楠每次進入審計部門時都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壓力,「我當時痛苦掙扎,最後選擇裸辭,就是因爲自己沒有找到願意爲之努力、探索、發光的領域,感覺自己每天沒有價值,只是一顆螺絲釘,還是一顆生鏽的不合格的。我不能因爲脫不掉的長衫,再一次進入一個可能會讓我心態重蹈覆轍的工作。」

在拿到offer當天中午,李楠楠在留學生校友「攢」的局上,見到了一羣從大學就開始創業的新朋友,這羣在從事着自己熱衷的創業項目的朋友,讓她驚訝於他們的「活力」,這種發着光的充滿希望的場景,卻是李楠楠在此前忙碌的金融事務所難以見到的。

「從他們身上,我才知道,原來人生的路徑,不只是去一個排名高的好學校,去一個有名氣的大公司這麼單一。我應該也有屬於我自己可以發光的領域。」李楠楠直言。

於是,結束聊天當天下午,李楠楠就約好了中介去看可以做家庭咖啡館工作室的房子。

張瑩結束「朝九晚五」的會計工作,選擇開家庭咖啡館,也是糾結於「是否要過一種和同齡人截然不同的人生。」

在習慣於「什麼時候就該做什麼樣的事」的傳統社會規則下,張瑩一直難以辭去「無聊且重複,但卻穩定」的會計工作,「一旦辭職創業,我感覺不僅和身邊的朋友都不一樣了,而且還會辜負父母幾十年的培養和期望。」

讓她下定決心的是年終的體檢報告,「我檢查出嚴重的高血壓,心臟也不舒服。」

「當時我一下子就想通了。打工不是唯一的出路,如果我選了自己想做的事,哪怕和父母的期望不同,我也沒有做錯。我最應該對得起我自己,而不是對得起誰。」張瑩表示。

熱愛咖啡的她,也瞅準了家庭咖啡館這一賽道,畢竟,「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即使失敗了也不會後悔。」

家庭咖啡館的爆單日常 來源/李楠楠供圖

●月入翻三倍

從在寫字樓裡焦慮煩躁,到投身自己喜愛的家庭咖啡館創業生活,李楠楠走得比想像中順利。

在深圳「夢家園」社區選定好工作室後,李楠楠馬不停蹄地採購設備、辦營業執照以及各種證件,做起了一家名爲「Yolo!夢咖啡」的家庭咖啡館。

由於咖啡店所在社區不僅臨近幾所大學,周邊都是年輕客戶,而且有不少的自由創業者,所以線上的外賣訂單成爲了她一開始主要的收入來源。

選對位置讓李楠楠的咖啡店「不愁客戶」,「爆單是常態,每天五六點就要起牀,不停地做咖啡、打包、接訂單。」李楠楠進入了一種「悶頭搞事業」的新生活。

但如今咖啡行業「卷」到不能再卷,瑞幸、庫迪打得火熱,咖啡價格「卷」到9.9元一杯,連鎖品牌咖啡門店、獨立咖啡館林立,李楠楠和張瑩也不得不被捲入「價格戰」的洪流。

同樣開家庭咖啡館,張瑩將店面設在了自家小區內的一層商住兩用房,「雖然每天起早貪黑做咖啡,但是客戶忠誠度並不高,更多是嚐鮮式地下單,訂單零零散散,但是人卻需要一直待在店裡。」

面對周邊9.9元一杯的瑞幸、8.8元一杯的庫迪,甚至4元一杯的蜜雪冰城,張瑩不得不將自己店裡的咖啡價格設置爲「至少和用了優惠券後的瑞幸齊平」。

在花了大幾千元在大衆點評做秒殺推廣後,張瑩的生意暫時地紅火起來,「但顧客到店都是來自提9.9元的美式或者秒殺價拿鐵的,稍微價格高一些的單品都賣不出去。」缺乏「高利潤空間」的訂單,讓張瑩陷入「雖有流水、卻不掙錢」的尷尬局面。

不同於張瑩與「低價」「貼身肉搏」,面對「低價咖啡」的「圍剿」,李楠楠選擇用「精品濃縮咖啡液」破局。

一開始創業做家庭咖啡館,李楠楠的定位就是「不能卷低價,低價吸引來的客戶是沒有忠誠度的」。她認爲,「如果創業者一直卷低價,很容易把自己捲成幹苦力的。與其每天做兩三百杯的低價咖啡,不如做價格較高的精品咖啡,吸引同類的更認可品質的客戶。」

李楠楠認爲,「能夠接受9.9元一杯瑞幸的客戶,對於品質更高的9.9元的鮮鎖咖啡液,也一定有消費需求,畢竟,如果用9.9元就能享受到比瑞幸更好的咖啡,誰不願意呢?」而在李楠楠的店舖內,單價9.9元一袋的咖啡液,最暢銷的就是一週裝,這也讓高回購率的鮮鎖咖啡液,成爲她店裡遠超外賣的主要營收來源。

社交平臺也成爲李楠楠良好運用的利器。

「一開始,我就以大廠裸辭作爲人設在小紅書發帖,雖然不算大爆,但是很快就累計起了1000粉絲。」李楠楠表示,從社交媒體而來的粉絲,其中不少都「慕名而來」成爲了她的顧客。

隨着持續的發帖,一篇咖啡皁的教學帖子讓李楠楠一次性漲了2500多粉絲,「那篇乾貨筆記有1萬多贊,38萬的觀看。」這也讓李楠楠成爲了一個「小有名氣」的咖啡博主,接到更多包含咖啡機品牌等在內的推廣。

目前,李楠楠的「Yolo!夢咖啡」,日營業額已經穩定在每天5000元左右,算上「外賣+濃縮液+咖啡豆+自媒體」的進項,她的月收入相比上班時,也已經翻了三倍。

●另外一種生活

「走偏」、「脫離常軌」,給李楠楠們帶來了新的體驗和生活。

李楠楠至今都記得自己賣出第一單咖啡豆的情形,「我的微信第一次收款,就是賣了70多元的咖啡豆。從小到大,我沒做過生意,更沒有賣過一個東西,我當時覺得太神奇了。」

李楠楠興奮地表示,「雖然她和那個顧客從未認識過,但只是聽了她的介紹,對方便直接轉了賬。」

這給了當時還在起步期的李楠楠極大的鼓勵。

隨後,她的咖啡豆更是在海外擁有了固定的客戶,這也讓李楠楠有了極大的滿足感。

通過開家庭咖啡館,她更是認識了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好幾個都變成了聯繫比較密切的朋友,大家互相分享創業的信息差,籌謀合作的機會。」

更有國潮的手錶品牌邀請李楠楠做「跨界聯名」,令她意外的是,那位國潮手錶品牌的創始人,是她社區內的鄰居,此前只是偶爾買杯咖啡的交情,「他看到我一直堅持家庭咖啡館創業後,被這種堅持觸動,主動找到我希望做聯名。」

在創業的「經濟自由」之外,通過創業,李楠楠接觸到了一個「新奇的更爲廣闊的世界」,更多的新的機會在她面前展開,這是原來的她不敢想像的「新世界」。

創業後,李楠楠也對錢有了新的認識,「創業前,我只是一個消費者,遇到問題,只會想到用錢買時間買方便,從沒想到如何用這些用戶需求去賺錢。而現在,拆解創業項目背後的邏輯,成了我的新愛好。」

創業也讓李楠楠「抗壓能力變強了」,「以前上班的難題,左右都在一定的框架裡,現在,從咖啡灑一地這種打掃衛生的瑣事,到對接各種事情這樣重要的大事,都會出現很多預料外的問題。」面對困難,她也學會了「深呼吸,笑着面對和解決問題」。

大陸社交平臺上的創業者們 來源/鏡觀臺截圖

只是,從爲老闆打工到「自負盈虧」,個體戶的背面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戰。

在社交平臺,儘管「大廠裸辭」人設爲李楠楠的家庭咖啡館帶來了不錯的關注度,但她也承認,「攬客」並不容易。

以前,李楠楠覺得金融業的工作,「有太規範且成熟的準則,只需要高效準確的執行,自己的想像力和創造力沒地方發揮。」而如今自己創業之後,創造力雖然可以盡情發揮,但「沒人管你,也沒人兜底,自己要爲自己的決定買單。」

「小到一篇筆記的標題、字體的大小、如何和客戶說第一句話,大到談合作、規劃未來發展,每件事都要自己費心費神。」李楠楠補充道。

而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辛苦構思、選題、寫腳本,反覆修改下,「找光、找角度,拍第二遍,第三遍,也未必能收穫理想的流量。」李楠楠表示,「有時你辛辛苦苦剪輯的內容,還比不上別人隨手一發的帖子數據好,而且即使上一篇流量好了,也很容易面臨抄襲,逼着你不得不持續地創新、產出。」

無論困難和挑戰多少,李楠楠的家庭咖啡館創業已經略有起色。而張瑩和李菁似乎還在艱難起步。

張瑩一開始也曾經興沖沖地購買設備,記錄自己做每一杯咖啡的瞬間,但是「缺乏有力的人設和故事,最終播放量數據慘淡,自己越拍越沒有信心,漸漸就不更新了。」最終,設備吃灰,賬戶停止更新,張瑩並未打通自己的線上渠道。

李菁也「猜不準流量密碼」,「拍過抖音,發過小紅書,發現還不如在大衆點評花錢開低價套餐來的實在,至少大衆點評真的能引流。」30歲創業做家庭咖啡館的她表示,「我拍照能力一般,也沒錢僱專門的攝像師和運營,想借助社交平臺拓客,實在是太難了」。

到現在,李楠楠實現了收入翻倍,李菁的創業收入堪堪與「打工」時「打平」,張瑩則掙扎在盈利的邊緣。

關於前路,李楠楠、李菁、張瑩都還在摸索,李楠楠正探索建設自己的咖啡品牌,李菁、張瑩也試圖通過市集等渠道拓展客戶,畢竟想要走的路,即使困難多多,也要戰勝困難往前走。

只是很顯然,創業並不能解決所有生活的煩惱,無論是創業還是打工,新時代的創業者們,亟需建構自我與工作之間的秩序。而李楠楠們趟過的路,也讓當代年輕人有了更多的選擇。(馬舒葉/鏡觀臺工作室)

(本文來源:「鏡觀臺」公衆號,ID:JINGGUANT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