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 綠色 共享 可持續發展之城的“泰達樣本”

泰達的發展路徑,生動詮釋了一代代泰達人秉持的“開放、開拓,勵精圖大業;求新、求實,衆志建新城”的“泰達精神”。

建區伊始,天津經開區就發出“變萬古荒灘爲永久稅源”的宏願。2023年,天津經開區全口徑財政收入規模543.8億元中,稅收佔比88.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9.1億元中,稅收佔比95.3%。如此高的稅收佔比,體現着泰達經濟活動的活躍和地區發展的可持續性。也正是因爲如此,天津經開區因產聚人、因人成城,又因城促產,形成良好的正向循環。

2023年,天津經開區被評爲“全球首批可持續發展目標示範區50強”,爲中國產城融合發展提供了“泰達樣本”。

躍升城市能級 打造逐夢之城

40載歲月如梭,從茫茫荒灘到繁華城市,從杳無人煙到煙火升騰,如今的天津經開區有鱗次櫛比的高樓廣廈,有諸多人們耳熟能詳的名校,有優質便捷的醫療資源,有舒適安全的社區,充分滿足了人民對“病有良醫、學有優教、居有所安”的實際需求,這裡已經成爲30萬人工作和生活的美好家園。搞好硬件、搞活軟件、激活社區,一流產業新城的美好城市願景已然照進現實。

名校雲集 一流教育資源觸手可及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40年來,天津經開區始終堅持教育興區,持續加強教育資源供給,全面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使教育成爲賦能城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時光回溯到1992年,彼時,隨着招商力度不斷加大,大量外資企業落戶天津經開區,但當時天津經開區還沒有常住人口,沒有一所學校。爲完善經開區的投資環境,在經開區創辦一所能與國際教育接軌的學校勢在必行。1994年9月16日,經開區第一所公辦學校——開發區國際學校迎來第一批新生。學校實行“一校兩制”,即國際部與中國部並存,教學分開,行政實行統一管理的中外兩種辦學模式,在教育界產生廣泛影響,吸引了海南、西安、秦皇島、石家莊、廊坊、江蘇等地開發區的學校慕名前來參觀。

聚力“學有所教”“學有優教”“人才強教”,近年來,天津經開區不斷對“家門口”的好學校擴容增量。截至目前,天津經開區已建成泰達一中、華東師範大學附屬泰達學校、耀華中學濱城學校、泰達岳陽道小學等10所中小學以及31所幼兒園,形成“名校矩陣”,構建起優質健全的基礎教育體系。

天津茱莉亞學院

在泰達,有優質的基礎教育學校,更有令人心馳神往的藝術殿堂與學術聖殿。

在風景如畫的“於響”片區海河之畔,一座融合了國際優秀藝術學院風格與中國文化特色的建築傲然矗立,成爲無數人慕名而至的打卡聖地,這就是天津茱莉亞學院。作爲世界名校茱莉亞學院百年來首個海外合作辦學項目,這裡提供由茱莉亞學院頒發的音樂碩士學位,是中國首個頒發美國認證音樂碩士學位的藝術機構。目前,天津茱莉亞學院擁有來自14個國家的93位在讀研究生,以及來自6個國家和地區的195位在讀大學預科學生,不同膚色和麪孔的音樂學子在這座擁有世界頂尖設備的音樂殿堂裡追尋着熾熱的音樂夢想。

同時,作爲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院校、教育部17所試點學院之一的南開大學泰達學院,以及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點建設高校,本、碩、博教育體系完整的天津科技大學在這裡紮根發展;新中國第一所石油工業學校遼寧石油化工大學落地天津的首個產學研一體化研究院——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濱海石化產業研究院在泰達啓動運行,爲區域培養源源不斷的石化人才,爲主導產業發展提供人才動力源。

國際水準 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分佈

健康是人類的永恆追求。建區以來,天津經開區的醫院以國際最高水平爲建設目標,不斷滿足人民羣衆的多層次、多樣化健康需求,有力守護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前不久,國內首部闡述心室輔助裝置(VAD)臨牀應用的專著《心室機械輔助循環》在泰達面世。書中,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以下簡稱“泰心醫院”)院長劉曉程教授首次在全球範圍內提出衆多VAD領域的創新性概念和理論,填補了中國在心室機械輔助循環醫療實踐方面的空白,並可能進一步促進這一全球性產業的發展和繁榮。

在我國人工心臟的研發與應用領域,泰心醫院是當之無愧的“領頭羊”。劉曉程帶領泰心醫院與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在國內最早聯合開展第三代VAD的研發,從臨牀試驗到純國產植入式左心室輔助系統HeartCon(火箭心)獲批上市,如今,“火箭心”在衆多終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身上有力地跳動,帶來新生的期冀。在相關科研領域探索走在全國乃至世界前列的同時,這所由泰達投資興建的專科醫院更是我國內地首家通過心血管領域疾病國際認證、唯一獲得三塊JCI金章的醫院,不僅爲泰達居民,更爲全國衆多患者提供了最爲先進優質的心臟疾病相關醫療服務。

在專科領域一騎絕塵、擁有強大人才力量的綜合醫院與中醫院更爲居民提供着多元化的醫療選擇、健全的醫療保障。

作爲區域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的公立三級綜合醫院,最近,泰達醫院手術室裡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創傷中心、胸外科、耳鼻喉科、骨科、麻醉科和重症醫學科等多學科聯合,成功實施泰達醫院第一例V-VECMO支持下胸內氣管斷裂修補術,一位嚴重墜落傷患者最終轉危爲安。位於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濱海新區中醫醫院二期項目正在進行二次結構施工,預計將於2026年正式投用。工程建成後,醫院整體規劃牀位數將達到1000張,年門診接待量可達100萬人次。

如今,天津經開區區域內建成三級醫院3家、其他醫療衛生機構76家,形成包括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社區衛生中心、互聯網醫院在內的全覆蓋醫療衛生體系。

通達四方 織就交通路網大格局

交通是城市發展的“大動脈”。天津經開區位於渤海灣畔的咽喉要道,地處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津冀都市圈交匯點,佔據京津冀產業佈局軸帶重要位置。與港口、機場比鄰,高鐵樞紐站坐落於此,“海陸空”交通通達、互聯互通,爲經開區深度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國家戰略,大力發展石化等臨港產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交通支撐。

濱海高鐵站

在天津經開區“於響”片區,一座狀若貝殼的銀白色建築尤爲吸睛,這就是遠近聞名的濱海高鐵站。這座全球最大、最深的全地下高鐵站,是乘客往來京津的重要交通樞紐。在這裡,乘坐京津城際高鐵到達天津市區、北京南站僅需22分鐘、56分鐘,融入京津“一小時交通圈”,讓經開區與天津市區、北京交流更加通達便捷。

天津經開區距世界等級最高的人工深水港天津港僅5公里,依託這一重要交通優勢,天津經開區航運經濟發展如火如荼。在既有物流、貿易等傳統服務業的基礎上,航運金融、海事法律等高端航運服務業也迅速發展,已形成龍頭企業牽引、多業態企業集聚、產業創新活力奔涌的良好發展局面。

津濱輕軌9號線

近年來,津石高速天津東段主線的貫通,津濰高速鐵路、京濱鐵路及軌道交通線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天津經開區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備受矚目的天津軌道交通Z4線、B1線建設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將串聯起濱海新區南北片區與核心區骨幹線路,持續優化區域交通環境。

此外,天津經開區不斷優化泰達交通路網,提速交通新基建項目建設,統籌交通服務效能。第二大街跨津山鐵路立交工程竣工通車、洞庭路下穿進港二線鐵路地道通車,大大緩解了城區交通壓力。多條公交線路優化調整,滿足乘客出行“最後一公里”的需求。城際高鐵優化高峰開行時刻,津濱輕軌9號線開通直達快車,早晚高峰通勤更加方便。

築“夢”成“城”。從1984年打下第一根測繪樁拉開天津經開區建設的序幕,到1985年第一條主幹道路洞庭路建成打通區域連接“大動脈”;從給水、供電、通路,平整土地的“三通一平”迅速迭代到“六通一平”“七通一平”“九通一平”,茫茫鹽鹼荒灘終於變成最適合企業生根、居民安居的沃土。

鏈接詩與遠方 繪就品質之城

軌道穿過城市,世界第七高樓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伸向雲端,高低錯落的住宅社區、商業樓宇繪出“最美天際線”……40年來,天津經開區堅持高起點規劃、大手筆推進城市發展,精心描繪生活新圖景、開發文化新勝景、培育文旅商融合新場景,塑造了國際化現代化、開放包容的城市底蘊。

20個社區、153個居民小區、超30萬人口,泰達用溫情在城市中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氣質,爲居民鑄就溫馨家園,同時也爲居民及遊客打造了令人嚮往的“詩與遠方”。

“於響”片區海河兩岸夜景

以文促旅 文旅融合

造就城市繁華盛景

文化因城市而興,城市因文化而盛。一直以來,天津經開區通過同向發力、同頻共 振的方式,將區域特色文旅資源串珠成鏈、連線成片,打造富有區域特色的文旅品牌,激活文旅產業發展新引擎。

登上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遠離地面350米的高空觀景平臺,既可以飽覽城市景觀、追溯濱城歷史,還可以拍照打卡、看藝術展、舉行高空派對,感受美景和藝術和諧交融的視覺盛宴;

行走在流光溢彩的海河岸邊,到天津茱莉亞學院欣賞一場“市民樂享”戶外音樂會,在費利克斯·門德爾鬆、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等創作的經典作品中,領略古典樂的典雅魅力;

濱海文化中心

在濱海文化中心,走進圖書館、美術館、科技館、演藝中心、市民活動中心、文化長廊,細緻感受區域繁榮文化事業、促進文化發展的成果……

現在的天津經開區,步步皆景、處處入畫。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天津茱莉亞學院、濱海文化中心、大沽船塢遺址紀念館、“於響”文化旅遊區、天津極地海洋公園、大沽口炮臺遺址博物館、高鐵濱海站、泰達足球場、北塘古鎮等豐富的文旅資源、“網紅打卡地”讓人目不暇接。天津市首塊8K超高清大屏、裸眼3D大屏等也紛紛以數字化全新場景扮靚城市形象,爲濱城市民羣衆提供精緻而絢麗、智能而宜人的數字生活體驗。

2022年,泰達被認定爲“天津市全域旅遊示範區”,正式打響都市休閒、科技體驗的城市品牌。天津經開區濃厚的文化氛圍與豐富的旅遊資源交相輝映,爲羣衆在家門口構建“四季皆宜、晝夜皆美”的全時文旅休閒資源供給格局。

以旅興商 以賽促商

見證區域巨大變化

天津極地海洋公園是以極地海洋文化爲主題的大型開放式旅遊景區。在剛剛過去的“十一”假期,這裡舉辦了“豹浪節”、國潮人魚秀、非遺火壺打鐵花等活動,全新的球幕電影《星辰大海·踏月之旅》在公園內的球幕影院熱映,新投資打造的萌獸灣等歡樂劇場向市民開放,吸引了衆多遊客慕名而至。天津極地海洋度假酒店相應推出“專屬VIP通道”“兩日不限次數暢玩”等福利,推進天津和濱海新區文旅品牌推廣,讓更多遊客感受到文旅商融合帶來的便利。

文旅商經濟成爲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更是豐富居民生活、展現城市文化底蘊的新平臺。前不久,K11集團佈局天津的首個商業藝術項目天津K11 Select迎來三週年慶典。爲豐富居民遊玩體驗,天津K11 Select舉辦了燈光消夏音樂市集,並於夜間點亮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超3萬個LED燈,爲市民遊客呈現天津經開區的“國際範兒”。

“揚帆遠航”地標

不只在天津K11 Select,近年來,天津經開區創新文化場景、豐富消費業態,“泰達夏日藝術季”“於響好市”“濱城燈光節”“向海樂活節”等活動層出不窮,使區域更開放、更多元。

連續兩年,濱海新區龍舟爭霸賽在濱河公園海河水域舉辦,讓羣衆切實感受到龍舟文化的魅力和龍舟精神的動力。同時,以龍舟賽事爲契機,天津經開區利用海河豐富的水資源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搭建平臺、集聚資源,開展具有濱城特色且豐富多彩的水上休閒運動,讓更多的羣衆享受水上運動帶來的樂趣,提升幸福指數,打造了區域高品質生活樣板。

泰達足球場

泰達,還是一座足球之城,見證着天津足球的輝煌過往。作爲國內最早的專業足球場之一,泰達足球場曾承辦2004賽季中超聯賽開幕式,中超、世界盃預選賽、足協盃及亞冠等各項賽事精彩不斷。2023年,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下,新時代“四宜”美麗“濱城”建設快馬加鞭,泰達足球場全面煥新“迴歸”,爲球迷帶來一場接一場的高水平足球賽事,在滿足大家觀賽需求的同時,也悄然拉動區域經濟加速發展。

文旅資源豐富多樣、體育賽事精彩紛呈。目前,天津經開區已形成以MSD商圈、永旺商圈、金元寶商圈、萬達商圈爲核心的“四大重點商圈”,建成各類酒店60家,可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如今,泰達傾力打造的具有人文情懷的產業新城已然形成。

擘畫低碳藍圖 共建綠色之城

亮點成就

■我國獲得國家綠色品牌最多的工業園區

■全球首批可持續發展目標示範區50強

■2000年獲批ISO14000國家示範區

■2004年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區

■2012年獲批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

■2017年獲批國家綠色園區、國家循環化改造示範試點園區

■2021年獲批綠色產業示範基地

■2023年獲批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

在40年的發展歷程中,泰達在綠色低碳領域形成了衆多具有標杆示範作用的實踐,探索出一條符合自身產業基礎的低碳轉型升級之路,實現產業與城市的協調發展,爲更多工業園區提供了可參考借鑑的“泰達經驗”。

規劃爲先 從綠色理念到綠色發展

從茫茫鹽鹼荒灘,到 國際化現代化產業新城,從被動到主動,泰達一直在走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作爲全國最早開始思考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開發區,天津經開區堅持規劃爲先,以綠色爲底色,爲形成綠色高質量發展局面奠定基礎。

建區之初,爲了改變鹽鹼灘生態面貌,給投資者創造優美的環境,泰達建設者們向鹽灘發起挑戰,經過反覆實踐、創新技術,創造了生態綠化從無到有的奇蹟。2009年,天津經開區開始着手研究低碳經濟,並於2010年發佈《創建“中日(國際)合作低碳發展示範區”工作方案》,正式提出“引入國際先進理念和技術,提升改造現有產業,形成國際低碳技術應用示範區”的發展思路,並在之後不久成立全國首個專業促進區域低碳發展的公共服務平臺——天津泰達低碳經濟促進中心,搭建低碳發展的國際交流渠道,引導企業樹立低碳理念。

天津周大福金融中心

隨後的15年間,天津經開區從產業低碳化、能源低碳化、管理低碳化、基礎設施低碳化等方面,全方位推進園區綠色化建設。

2020年以來,泰達逐漸確立“1+N+X”的減碳思路,即一份指導性方案《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碳達峰實施方案》;“N”個若干重點領域的協同減碳行動,主要包括製造業低碳發展、能源低碳轉型、城市更新碳達峰、綠色低碳科技創新、金融創新助力碳達峰、深度參與國際合作、全面提升管理水平七大領域;“X”指打造若干重點項目,支撐實現減碳目標。

天津經開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綠色低碳要立足自身基礎條件和發展特點,實事求是、因地制宜,使綠色低碳和經濟發展相輔相成,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低碳並不是簡單的碳排放絕對量減少,也要與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循環經濟等相關工作緊密銜接。

協調發展 產業與城市和諧統一

作爲以實體經濟爲根基的工業園區,天津經開區深刻認識到,只有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堅持走綠色低碳道路,建立綠色化的產業體系,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經濟、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打造一座產業高質量發展與人民高品質生活和諧統一的產業新城。

以發展建設如火如荼的南港工業區爲例,與傳統化工園區煙塵密佈的“刻板印象”不同,在這裡,項目建設熱火朝天卻無煙塵飛揚,生產緊鑼密鼓但依舊天藍水清。南港工業區一方面做好園區能源供給低碳轉型;另一方面與企業合力推動降耗,打造全國領先的綠色化工園區。全國首個冷能梯級利用示範項目,充分利用LNG接收站和乙烯裝置的換熱特點,達成中石化LNG與120萬噸乙烯/年兩大超級項目的冷熱互供,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10萬噸;年內將達產的海水淡化及綜合利用一體化(30萬噸示範)一期項目,每天可生產15萬噸海水淡化水,每年可替代地表用水5000萬噸……一系列的“全國首個”和“創新開展”,又反哺着“鏈”上項目的招引,低碳與產業強鏈的正循環已然形成。

秉持“產業綠色化、綠色產業化”的發展理念,泰達在不斷推動存量產業綠色升級、打造綠色低碳產業鏈的同時,也在持續引育清潔能源、節能環保類的綠色低碳產業。維斯塔斯、施耐德、SEW、威立雅等世界500強綠色產業企業已在此集聚。未來,泰達將聚焦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綠色化工新材料、節能環保裝備,以及氫能、光伏、風電等清潔能源,推動重大項目加速佈局,支撐綠色產業發展壯大。

截至目前,天津經開區累計有國家級綠色工廠30家、國家級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12家、天津市綠色工廠78家,體現了經開區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綠色發展的新成效,初步實現區域綠色製造聚集示範效應。

“綠”意升騰 打造魅力城市

金秋十月,泰達植物資源庫芊卉園美景如約而至。在這片佔地9200平方米的科研基地內,柳枝稷、玉帶草、拂子茅、苔草等近200個品種的觀賞草,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居民前來觀賞打卡。玉蘭潔白、櫻花燦爛、梅花熱烈、海棠淡雅、牡丹高貴……在泰達,這座極具生機的產業新城,一場場燦爛的花事,將泰達四季妝點得美不勝收。

然而曾經,這裡卻一度被認定爲“綠色植物的禁區”。“當時,那兒除了鹽池子,還是鹽池子,別說綠地,就連進來的路都沒有。”曾任天津經開區管委會主任的葉迪生回憶道,數百年來,那裡含鹽量高,土體平均含鹽量4.73%,最高達7%,是植物耐受力的10倍,寸草不生,鳥獸難存。綠化之路如何前行?經開區綠化技術人員使用簡易的裝備在鹽灘上進行暗管排鹽試驗,並適當地選擇了喬、灌、花、草和常綠樹等進行種植試驗。經過幾個月的精心養護,這些花草樹木大都成活並長勢良好。技術人員看到了經開區綠化的曙光,“把‘白’變綠、把‘綠’變美”的試驗掀開了成功的第一篇章。當時,有專家評價:鹽灘綠化應用技術爲國內首創,建議在經開區今後建設中推廣應用。

“綠色禁區”變“綠洲奇蹟”,歷經40年發展,昔日鹽鹼荒灘“長”出了現代化工廠,建成了美不勝收的公園綠地,流淌着清澈的河道明渠……工業與生態的協調發展,爲泰達帶來了宜居宜業的生活環境,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這裡安家落戶。

在泰達交出的可持續發展“範本答卷”中,優異的成績遠不止於此——于家堡地區獲評APEC首例低碳示範城鎮,從8大指標體系規劃入手,實現綠色建築覆蓋 率100%,119萬平方米綠色建築樓宇集中供冷,400萬平方米地下空間實現高度集約化發展;推動綠色建築規模化發展,目前區域內已擁有高標準綠色建築42例,運用各類先進環保節能技術,打造“綠色辦公”場景;創造了從重鹽鹼生態脆弱區到綠色宜居地的“生態奇蹟”,綠化覆蓋率已經達到39.3%;經開區東區海綿城市建設成效顯著,多年來基本上可以做到“大雨無積水、暴雨不淹城”;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南港溼地公園等一系列重要工程的實施讓城市生態品質大幅提升,城市綠色魅力愈發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