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發酵與微生物
最近看的一本講微生物的書《看不見的陪伴》,對我生活裡接觸到微生物的場景尤爲敏感,比如每天走進公司,喝的第一口咖啡,裡面的花香,酸味,甜感,可不僅僅來自於這個茜草科植物的種子-咖啡豆本身,沒有微生物的功勞,這杯飲料可撐不起那五彩的風味輪。
<看不見的陪伴:與微生物共生的奇妙之旅> 封面
我們已經聽到過很多咖啡的處理方法(如圖2),比如:
來自論文《Effect of method of processing specialty coffee beans (natural, washed, honey, fermentation, maceration) on bioactive and volatile compounds》
- 水洗(Washed):將咖啡漿果去除果皮果肉,放入發酵池:主要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黴菌等;感覺這一鍋湯可是傳家寶。發酵1-2天后,水沖洗乾淨後乾燥脫殼取豆。
- 日曬(Natural):整個果子曬幾周,果子和環境裡的微生物自然發酵,主要還是酵母菌和其他細菌,但是因爲包括了果皮和果肉,會產生更加豐富的風味物質。
- 蜜處理(Honey Process):這裡可沒➕蜜,就是去除咖啡漿果外皮後,全部或部分保留果肉進行發酵,因此風味也介於上面兩者之間。
- 厭氧處理(Anaerobic Fermentation):有些咖啡師會專門提到這種較新的處理技術,通過控制發酵過程中的氧氣量來影響咖啡豆的風味-比如放到密封罐。在這個範疇下還有更近一步的carbonic maceration-二氧化碳浸漬, 這樣更爲精確的控制厭氧環境,並且控制溫度,溼度,整個發酵過程也被拉長。這裡的核心也就是控制參與發酵的微生物羣落,來產生特定的風味目標。
HOWEVER:
我們其實對整個過程,還屬於煉丹測試階段,到底怎麼控制各種變量,會產生什麼效果,還在起步階段,看兩個工作:
雲南農大去年發表的工作,基於雲南小粒咖啡,水洗處理36小時後,在發酵池裡採樣,分別進行微生物鑑定,及有機酸、酯類、醛類、酮類、酚類等決定風味的前體物質。這些前體物質經過烘焙加工,例如脫水,美拉德反應,焦化反應等後,再直接或間接轉化風味物質。
這是微生物和代謝產物之間的關係圖。這也算是對“煉丹”工作的一個定量分析。
然後是今年巴西團隊的工作。
他們同時比較了 日曬-NC,水洗-PC,以及接下來的固態發酵(放在平板上-SSF),浸沒發酵-SMF,另外就是區分了自發發酵-SPF,和接種發酵-SCF(增加了乳酸菌等), 這裡不去鑑別微生物變化,而是就看幾種處理和發酵方法,對結果風味的影響,這裡的風味包括了葡萄糖,果糖,蔗糖,檸檬酸,蘋果酸,乳酸等主要風味物質,及咖啡杯測和風味描述評測的結果。這個研究更偏對直接咖啡品質結果的評估。
不同發酵方法對應的風味物質含量的比較-越淺代表含量越高。其中,Glycerol-甘油在前24小時發酵裡較多,在48小時日曬組開始降低,但是後續又逐步增強。這是產生我們所說的Body感的物質。相反的則是Latic-乳酸和Acetic-醋酸-第二天的發酵增加了這些風味物質,而後開始降低;這些和Citric-檸檬酸和Malic-蘋果酸等一起貢獻了複合酸味。
另外日曬NC對比水洗PC;蘋果酸、醋酸、乳酸多於檸檬酸;整體上可見日曬的風味更豐富一些,而水洗則較爲乾淨的檸檬酸。而甜感物質上-蔗糖-Sucrose明顯水洗更高,果糖葡萄糖日曬更高-也明顯果香和甜感更好。
然後是咖啡Q Graders評估,水洗組,SMF-浸沒發酵(厭氧)對比平板上發酵堅果味更好,甜感略遜;其他條件各有參差。 日曬組,浸沒發酵甜感更好,果味更差;酸味和酵感,在平板發酵上明顯SPF-自發發酵比接種發酵更強,其他就各有層次。
這裡略有遺憾的是,用的是巴西的一個種:Catuaí IAC-144;儘管所有用來研究的豆子杯測都在80分以上-算精品咖啡,但是不是我們常喝的品種,不具備完全的可比較。另外這裡的發酵時間也考慮到比較可能不足,比如日曬可能時間更長微生物羣落和其風味都還會持續變化。
Anyway:So,咖啡的風味裡,很大一部分可不是來自於咖啡果本身,而是來自微生物發酵這個過程。
版權信息
未經同意請勿轉載,歡迎分享朋友圈
■ 文章來源:應該怎麼幹■ 文章作者:Keegan
■ 圖片來源:應該怎麼幹
■ 侵權聯繫:weixin@coffeesalon.com■ 合作聯繫:微信cofesa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