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全國第三!我省9個縣(市、區)首批通過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教育督導工作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推進會上,教育部公佈了首批56個“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我省濟南市平陰縣,青島市李滄區,濰坊市寒亭區、濱海區,昌邑市,威海市環翠區、文登區,榮成市、乳山市等9個縣(市、區)榜上有名,通過國家評估認定的縣數位居全國第三。

2017年,我省在全國較早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全覆蓋後,持續抓好基本均衡鞏固提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於“加快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創建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堅持城鄉一體,強化任務落實

持續擴增教育資源,每年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00所以上,完成義務教育學校薄弱環節改善提升工程9239個。深入實施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大力推進全國唯一鄉村教育振興先行區建設,建設省市縣教育強鎮築基試點鄉鎮816個,打造學校發展共同體3678個,優質教育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充分發揮。加大教師補充力度,整省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師資均衡配置水平全面提升。構建以齊魯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工程爲引領、國家和省級平臺爲依託、省級培訓項目爲示範的教師培訓工作機制,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着力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整體素質。強化數字賦能,全省學校寬帶接入率、校園網建成率、班級多媒體覆蓋率均達到100%,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進一步擴大。

強化督導評估,促進優質均衡

健全完善監測預警、督導調研、實地評估、問題整改、成效複查全鏈條督導評估機制。堅持規劃引領和目標導向,制定推進方案和評估細則,定期監測縣域義務教育資源配置狀況,精準指導市縣補齊短板弱項,均衡資源配置,縮小城鄉校際差距。強化調研成果轉化,高效服務政府決策,統籌推進創建工作。持續推動縣域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教育理念現代化、辦學條件標準化、師資配置均衡化、教育教學信息化、協同育人常態化、教育質量優良化,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水平全面提升。

來源:山東教育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