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兩會丨對話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行長林建華:支持科技金融加快發展,做好湖北“五篇金融大文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雪 實習生馬小雨 武漢報道

去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目標,強調金融要爲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並將科技金融擺在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的首位,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作用進一步凸顯,面臨着更加緊迫的現實需求。

3月7日,全國人大代表,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林建華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他指出,近年來,在各方持續共同努力下,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框架不斷完善,金融服務的強度和水平明顯提升,科技型企業的貸款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較高增速。但從銀行信貸支持的視角看,對科技型企業看不懂、看不準和不敢貸的問題還比較突出。

基於此,林建華建議支持科技金融加快發展,在國家層面加強信息整合共享,搭建統一的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完善投貸聯動金融服務體系,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拓展內部投貸聯動業務;支持武漢等科技創新較活躍的地區開展科技金融改革先行先試等,推進做好湖北省金融“五篇大文章”。

支持科技金融加快發展

金融支持科技創新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需要通過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形成與各類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更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

林建華表示,近年來,人民銀行把發展科技金融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聯合有關部門牽頭起草《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持續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政策框架,推動金融服務的強度和水平明顯提升。全國科技型企業的貸款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較高增速,直接融資渠道不斷拓寬,跨境融資便利化程度持續提高。在國家政策的引領帶動下,一些科技創新較活躍的地區積極探索優化科技金融發展環境,推出了一些富有成效的經驗做法。

具體來看,在湖北,以武漢市爲重點地區,形成了以“六個專項機制”爲特點的 “東湖模式”,由國務院向全國推廣;推出了創新積分信用貸,全面推廣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併成功發行全國首批科創票據。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末,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高技術製造業中長期貸款以及專精特新企業貸款餘額分別增長24.8%、35.4%和56.9%,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不過,林建華告訴記者,“從銀行信貸支持的視角看,對科技型企業看不懂、看不準和不敢貸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其原因主要是信息供求不匹配、金融服務能力與科技創新的專業性不匹配以及科創貸款收益和風險不匹配。

對此,林建華建議,一是在國家層面加強信息整合共享,搭建統一的科技創新供應鏈平臺。建議打通相關部委現有的信息平臺,整合科技、產業和金融信息,建設一體化信息共享平臺網絡,促進技術聚集、產業轉化和資金聚合。平臺網絡在依法合規和符合保密管理要求的前提下,向金融機構提供科技型企業基礎信息、信用信息、研發信息、知識產權和技術交易信息以及生產運營信息。組織權威專家基於各類信息,對科技項目開展評估和前景預測,幫助金融機構理解掌握科技企業經營狀況,爲其開展融資服務創造更好條件。

二是完善投貸聯動金融服務體系。從實踐看,商業銀行與其理財子公司開展投貸聯動的效率較高,建議支持全國性銀行理財子公司擴大內部投貸業務規模,支持符合條件的地方法人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拓展內部投貸聯動業務,爲科技型企業提供更好的長期性融資服務。

三是支持武漢等科技創新較活躍的地區開展科技金融改革先行先試。支持武漢市按照“邊申邊建”原則,推進新一輪科技金融改革試驗區申創工作,健全科技金融創新支持體系,爲加快科技金融改革創新提供更多借鑑。

四是加大既懂金融、又懂科技的複合型專業化人才培育力度。在大專院校依據市場需求調整學科設置,開展院系間的聯合辦學,在金融學院增設涉及科技創新的選修課,在有關理工專業增設金融選修課,加快跨學科人才培養和供給,提升金融服務科技創新的能力和水平。

做好湖北“五篇金融大文章”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而“五篇大文章”正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力點,也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湖北金融部門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按照人民銀行等部門工作部署,圍繞科技、綠色、普惠、養老等重點領域持續推動金融改革創新,加大金融資源投入,取得了積極成效。”林建華表示,“下一步,湖北金融部門將提高政治站位,強化組織保障,統籌協調推進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工作。”

科技金融方面,指導金融機構繼續抓好《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行動方案》貫徹落實,組織金融機構開展科技金融服務能力提升行動;積極推動人民銀行設立的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在湖北落地見效,加大對高端製造業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廣“創新積分信用貸”、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等科創金融產品,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果;推動健全科技創新金融支持體系,爲科技型企業提供全生命週期的接力式金融服務。

綠色金融方面,擴大政策性綠色低碳資金供給,用足用好碳減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兩項工具,持續推動兩項政策工具在湖北省增量擴面;引導金融機構創新推廣碳排放權、碳匯收益權、排污權等質押貸款,推廣與湖北省綠色融資評價結果掛鉤的貸款產品;促進科技金融和綠色金融有機融合,加大綠色科技型企業的支持。

普惠金融方面,把支持民營中小微企業作爲重點,堅持從“點、線、面”三個維度優化企業融資環境。對“點”上融資困難具體企業,常態化推行人民銀行+行業主管部門+銀行+企業的“四方會商機制”,有針對性地開展信用培植和融資輔導;對“線”上重點行業,協同化推進政策落地,加強金融政策與產業政策、財政政策的協同配合;深化供應鏈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引導金融機構依託鏈上核心龍頭企業信用,降低貸款抵質押物依賴,更好滿足上下游中小微企業融資需求;對“面”上各類市場主體,多元化拓寬工作路徑,通過線上線下同步發力擴大融資支持覆蓋面,通過費率兩端同向發力擴大成本下降受惠面,通過宣傳解讀綜合發力擴大金融惠企政策知曉面。

養老金融方面,圍繞增強老年人金融服務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認真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優化支付服務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見》,針對老年人的支付習慣和支付不便的問題,持續深化支付服務場景建設,推動移動支付、銀行卡、現金等多種支付方式並行發展,爲老年羣體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支付服務。引導金融機構豐富養老金融產品供給,加快營業網點、服務設備適老化改造,推進支持養老產業發展的信貸產品和模式創新,更好滿足日益多元化的養老金融需求。

數字金融方面,以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數字科技爲基礎,推動公共數據和金融數據的互聯互通、共享共建,夯實數字金融發展的大數據基礎。推動構建競爭有序、安全便捷的徵信服務體系,支持金融機構強化科技賦能,加快數字化轉型,運用信用信息擴大信貸投放。全面推廣“301”線上快貸模式,針對不同類型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進一步創新發展“301”創新產品,減少貸款抵押物依賴,擴大信用貸款投放,提高信用貸款佔比。

(本報記者唐婧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