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桃專案科技執法告發率僅1% 標準罰改行爲罰增AI辨識

桃園現有12套移動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今年會再增加15套,另已向環境部爭取50套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環保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增設13組AI改裝排氣管偵測設備,只要辨識出疑似改裝排氣管車輛,就依噪音管制法通知車主到檢。(環保局提供/蔡依珍桃園傳真)

桃園去年推靜桃專案,輔以科技執法取締,但議員卻發現去年拍了逾6萬件卻只告發600件,質疑飆車族已會走避,告發率又低,無怪乎民衆觀感與市府數據差很大。環保局長陳世偉坦言要扣掉背景值,且通知到檢率低,已建議修法拒檢最重可撤照,今年也將增加AI辨識,從標準罰改爲行爲罰,馬上告發。

國民黨團總召徐玉樹、副召集人樑爲超、議員詹江村、孫韻璇、葉明月、張桂綿和張碩芳都肯定桃園市府率先推出靜桃專案,透過環警監聯合稽查攔檢,告發率冠全國達55.3%、裁罰436萬元,改裝溯源66家、車體改裝違規告發99件,但稽查人員離開或科技執法設備移走後,往往又死灰復燃,「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議員黃婉如直言,靜桃專案執行團隊部分委外,時間到就下班,建議自行成立改裝車稽查團隊,檢討精進方案,還給市民安寧環境。議員黃敬平諷刺,靜桃淪爲飆車族「競相逃走或安靜逃走」,有如貓捉老鼠,無法完全杜絕。議員陳瑛更大嘆,靜桃專案讓都市飆車族轉移到復興區山上,造成原鄉噪音繞谷、餘音不絕於耳,山谷迴音至少影響3個裡。

議員錢龍、陳韋曄和謝美英都說,靜桃專案市民陳情降3成,但耗費大量人力物力非長久之計,得仰賴科技執法,然而去年拍了逾6萬件,告發率卻僅1%,成效不佳,質疑設備不夠精準,浪費公帑,應檢討修正漏洞。議員呂林小鳳認爲要採固定式科技執法才能改善重劃區飆車問題。

議員舒翠玲說,抓違規改裝車輛是治標不治本,未當場檢驗而要回監理站,就會有作弊空間,認爲違規噪音車輛覆檢機制,一定要改變。

陳世偉解釋,現有12套移動式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容易受環境影響,如雨天不行,地面潮溼、風速超過每秒5公尺以上、車輛太多等也會干擾判定,無法告發,但透過前100至300公尺設置告示牌,仍有一定嚇阻作用,並採用「類固定式」,在陳情熱點路段連續多日執行,機動調整佈設點位,今年持續優化再增加15套,上週區域立委也已向環境部爭取50套聲音照相科技執法設備獲首肯。

陳世偉也提到,因應中央修法從標準罰改爲行爲罰,桃園也增設13組AI改裝排氣管偵測設備,只要辨識出疑似改裝排氣管車輛,就依噪音管制法通知車主到檢,目前精準度約7成,已通知311臺到檢,會持續精進辨識率,另也向中央建議修法針對人口密集區及深夜時段飆車慣犯提高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