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破取簿車手詐團 揭大學生「賣帳戶」價碼全部吃官司

北市警少年隊破獲詐欺取簿車手集團。(警方提供)

北市警少年隊破獲詐欺取簿車手集團。(警方提供)

臺北市警局少年隊16日宣佈破獲一起詐欺集團,嫌犯先以「假求職」方式騙人頭帳戶,再靠「解除ATM分期付款」話術詐欺至少25名被害人新臺幣160萬元。少年隊也發現,其中有5名大學生以5000元左右代價,賣金融卡等帳戶資料,淪爲人頭帳戶。由於接下來將是畢業季節,少年隊特別提醒應注意「求職公司是否合法」、「是否有異常高報酬」、「不繳交金錢及個人重要證件」等,以免遭不法集團利用成爲代罪羔羊。

警方調查,該集團先是以貸款、家庭代工及兼職名義,蒐集民衆金融卡等帳戶資料後,再利用近期國內外因疫情逐漸降溫,國人陸續前往國外旅遊,以知名旅遊旅行社名義,僞裝爲旅行社客服人員,聲稱民衆因操作錯誤,而導致設定分期重複扣款或是免費升級高級會員等詐騙手法,誘使其前往ATM操作匯款受騙,詐騙金額總計超過160萬。北市警少年隊與新北市警新莊分局長期埋伏跟監蒐證,日前見時機成熟攻堅破獲,逮捕餘、高和吳姓男子等3名嫌犯,依詐欺、洗錢等罪嫌移送地檢署,擴大偵辦。

警方發現,嫌犯狡猾,不僅利用朋友名義租車,遠從臺東北上至超商領取假求職的被害人所寄送的金融卡或存摺,過程中更交替使用汽機車,加上來回超過千里的距離,爲的就是企圖製造斷點,規避查緝。不過百密一疏,其中一名嫌犯日前酒後憤而持器械砸車,涉嫌毀損案件經臺東地檢通緝,成爲警方得以順利破案的關鍵。

經查,本案人頭帳戶超過10人,被害人高達25人,遍及全臺各縣市,其中不乏青少年及學生,因爲防詐資訊與社會經驗不足,因而受騙淪爲該集團之人頭帳戶或被害人,導致原本生活更陷入困境。

少年隊長吳坤安呼籲,國內外疫情趨緩,民衆出國旅遊需求大增,如接獲是類電話,應提高警覺並向165查證;此外他也提醒,未成年人若從事詐欺車手行爲,除面臨刑事責任,父母(法定代理人)也恐將連帶面臨鉅額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

北市警局也指出,警政署將於5月5日「反詐啓動日」舉辦「全民防詐,藝起發聲」宣導活動,屆時將於「NPA署長室」或「CIB局長室」臉書粉絲專頁直播。

少年隊臺北市人頭帳戶大學生求職分期付款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