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刊文大陸經濟見頂 陸專家:不必放心上 做好自己事最重要

經濟學人刊文大陸經濟見頂,大陸專家稱不必放心上,做好自己事最重要。圖爲蘇州金雞湖。(新華社)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英國《經濟學人》週刊13日刊發中國經濟和發展文章,總體認爲,中國的快速崛起正在放緩,雖然經濟不太可能萎縮,但難以超越美國。並稱中國不應傲慢自大,入侵臺灣。大陸專家認爲,幾十年來,中國經濟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而西方的唱衰論調依然不時出現。對此,不必過於放在心上,做好自己的事最重要。

《環時》報導,《經濟學人》最新一期封面文章〈中國見頂了?〉和其他五篇涉華文章先是把中國經濟誇獎一番:自從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GDP以年均9%的速度增長,這使得驚人的8億中國公民擺脫了貧困;如今,中國佔全球產出的近1/5。然後,文章話鋒一轉,稱中國的快速崛起正在放緩,未來經濟難以超過美國,結果是兩國將接近經濟均勢。

文章稱,「中國經濟見頂論」的鼓吹者認爲,中國正面臨衰退,並且已經到達“「須主動破壞現有秩序的程度」。悲觀主義者擔心,隨着經濟軌跡的動搖,中國將變得更加好鬥。不過,《經濟學人》認爲,最有可能是介於樂觀和悲觀之間的情形。面對幾十年內與美國經濟不相上下的局面,中國有充分的理由避免傲慢,剋制“侵臺灣的想法。

《環球時報》報導,就在《經濟學人》刊發這組不看好中國經濟的文章之前,該雜誌4月15日一期的封面文章宣稱,美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富有、生產力最高和最具創新性的大經濟體。通過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措施,它正在將其他經濟體遠遠甩在後面。對此,哈佛大學著名國際政治學者格雷厄姆在美國《巴倫週刊》撰文稱,《經濟學人》在得出這個驚人的結論時,排除了一個對手——中國,這就像比短跑卻把博爾特排除在外。他認爲,除了少數人在宣揚「中國經濟見頂論」,所有人都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將超過美國,而且明年、2025年,甚至更遙遠的未來,中國經濟增速都將超過美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稱:「實際上,從新中國成立伊始至今,國際上關於中國見頂論、中國崩潰論、中國倒退論等各種各樣的言論屢見不鮮,因此《經濟學人》現在發表這樣的文章也不奇怪。」,可以看一個基本數據,1990年到2021年,日本GDP佔美國GDP的比重下降了31個百分點,德國GDP佔美國GDP的比重也下降了9個百分點。這兩個曾經分別是亞洲和歐洲優等生的國家,經濟增長的業績不如美國。這也說明在西方國家中,美國的經濟增長比較出色。而中國GDP佔美國GDP的比重上升了71個百分點,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於是,美國爲了維護自己世界老大的地位,發動對華貿易戰,強推跟中國在科技、金融等領域「脫鉤斷鏈」,建起「小院高牆」,打壓、遏制中國發展。

對於《經濟學人》說中國衰退到足以破壞現有秩序,張燕生表示,實際上,中國多次強調,要維護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沒有什麼比和平的國際環境更重要。而且,中國是現有秩序的受益者,不希望破壞它。川普曾說過,現有的秩序有利於中國,不利於美國。

張燕生說,無論是自由貿易的國際秩序,還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秩序,其基本邏輯是用汗水過好日子,而不是用泡沫。過去30年,美國的經濟因爲上世紀90年代的科技泡沫以及本世紀初的金融和房地產泡沫受到衝擊,導致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空心化、虛擬化,國內的不平等、貧富差距急劇擴大。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習慣行使霸權,把它的過錯推給別人,是典型的自己生病要別人吃藥。從這個角度來講,中方不必在意美國和《經濟學人》等美西方輿論說什麼,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