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恐慌 二戰導火線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時報出版)

美國的一九二○年代被稱爲「咆哮的二十年代」,汽車、建設、電器、收音機、石油等新產業急速成長,卻不到十年的光景,就陷入經濟泡沫化的局面。

美國的工業生產量佔世界的百分之四十二,由於生產過剩而面臨瓶頸。西元一九二七年以後,剩餘的資金紛紛轉向股票、房地產及土地等投機事業,加上農產品價格下跌,美國的國家經濟更是雪上加霜。西元一九二八年以後,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曾四次降息抑制股價,證券公司卻調度銀行以外的資金來支撐維持股價。西元一九二六年以後的三年內,股價飆漲到兩倍以上。

西元一九二九年十月二十四日禮拜四,華爾街的證券交易所被大賣了一千三百萬股(正常成交量是四百萬股),引發了股價暴跌。隔週二又被大賣了一千六百萬股,引起股價大崩跌。經濟的危機一下子就浮出檯面。直到十一月中,股價已經狂跌到只剩下一半。三年後, 股價竟然跌落到只剩下最高點的百分之十五。當時的美國總統胡佛,深信經濟有自動調整的能力,決定採取放任無爲的政策。不過,他對泡沫經濟所做的應對策略卻是錯的。

由於美國放任經濟大崩跌,四年內美國的工業生產力減半。西元一九三三年,甚至造成高達四分之一人口失業的慘澹情況。此外,三年內美國有半數的銀行破產,借貸給海外的資金一下子全部回收,使經濟恐慌遍及到全世界。

西元一九三一年,奧地利最大的銀行破產,使德國的大銀行也跟着破產。這個危機從德國波及到整個歐洲,引發了「經濟大恐慌」。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敗國德國跟美國借貸資金來複興國家並償還英法賠款,英法再利用這筆錢來償還對美國的債務,形成了一個金錢的流動循環。但美國聯邦銀行又提高利率讓資金迴流美國,一下子就讓歐洲的經濟破產。

全世界的工業生產力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四,貿易量也下降了多達百分之六十五,使世界經濟急速緊縮。人民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各國脫離金本位制後,開始瘋狂進行貶值貨幣及提高關稅的競爭,因爲只要能夠增加一點輸出,就可以使經濟活絡起來。

實行計劃經濟的蘇聯幾乎沒有受到經濟恐慌的影響。美國採行「羅斯福新政」(New Deal),計劃透過公共投資吸收失業者和剩餘物資,而擁有衆多殖民地的英法等國家則採取「集團經濟」措施,形成了排外的、只限與殖民地之間進行貿易的貿易圈。(審訂注:新政又稱「3R」。)

法西斯主義的擡頭與戰爭所引發的經濟危機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法西斯主義崛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義大利。

一次大戰後,義大利由於觀光業一蹶不振等因素,使經濟被逼到絕境。義大利在國內情勢極度緊張的狀況下,墨索里尼(Benito Amilcare Mussolini,西元一八八三至一九四五年) 創建了訴求國民團結和體制維持的法西斯黨,他在西元一九二二年發動「進軍羅馬」(「黑衫軍」的武裝部隊向羅馬進軍)的和平政變,並在國王的支持下掌握了政權。法西斯黨得到總投票數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獲得議會席次的三分之二,建立起一黨獨大的獨裁體制。

經濟大恐慌使德國的失業人數高達六百二十萬人。希特勒(Adolf Hitler,西元一八八九至一九四五年)率領納粹黨在街頭行動,厭煩議會無能的公務員、依靠年金過活的民衆等沒落的中產階級、農民都羣起支持,使納粹黨成爲議會的第一大黨。

西元一九三三年,希特勒成爲德國總理後開始鎮壓共產黨,並學習義大利法西斯黨的手法,透過「授權法」給予納粹黨法令的制定權,藉以鞏固獨裁體制。西元一九三四年,希特勒以總統的身分成爲「第三帝國」(意思是超越神聖羅馬帝國和德意志帝國的新帝國)的國家元首,他透過建設德國高速公路和培植汽車產業,成功克服了嚴峻的不景氣。

希特勒退出國際聯盟後重新投入軍備擴張,同時在非武裝地帶的萊茵蘭駐軍,破壞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保障地區集體安全架構的凡爾賽體系,並協同義大利(以邊境糾紛爲藉口侵略衣索比亞)企圖重組凡爾賽體系。(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