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華城3疑點 柯市府勝訴仍送容獎

北市議會京華城案專案調查小組昨天首次開會,發現有3大疑點待釐清;圖爲施工中的京華廣場。記者胡經周/攝影

北市議會「京華城容積違失案專案調查小組」昨閉門會議,釐清柯市府決策轉彎過程時發現3大疑點,包括京華城沒提容積獎勵,市府卻送出百億容積,及訴訟中、市府勝訴後,容獎討論沒暫停還繼續。小組質疑,柯市府有2次煞車機會卻沒停止,整個程序猶如「失速列車」,下週將邀當時參與會議的專家學者訪問與求證。

此外,民衆黨主席柯文哲日前遭前幕僚張益贍爆料,擔任市長期間常用「籤公文」名義支開隨扈、私見財團老闆,多次會見威京集團主席沈慶京。民衆黨發言人戴於文昨回嗆,「名嘴推論非常粗暴,根本就是惡意栽贓,毫無邏輯可言。」柯也反批,說話要有證據。

京華城調查小組召集人遊淑慧說,市府送了7冊京華城容積案相關資料,昨天會議釐清決策轉彎過程,發現3處疑點相當奇怪。

遊說,京華城2020年3月17日送陳情信到市長室,盼保留560%容積率與逾12萬平方米樓地板面積,並未要求市府給予容積獎勵與後續送修正細部計劃,只提到30%容積轉移,且容移是買來的,所以沒爭議,後來卻是「要五毛給一塊」。

遊也指出,柯市府2020年6月20日專家學者會議中,4人中有3人提到市府正和京華城打行政訴訟,「這是第1個煞車點,若7月就有結果,爲何要一邊訴訟、一邊討論京華城補救措施?」

另外,2020年7月中旬市府打贏官司,遊質疑,照理京華城陳情應毋須理會,但第2個煞車點市府也沒踩住,細部計劃送到都委會以一般都市計劃繼續審,主委、前副市長彭振聲僅在裁示拿掉「補救」2字,程序繼續走,京華城要求最高20%容獎全到手,柯市府竟也照單全收,猶如「失速列車」。

民衆黨人士表示,事實如何以調查小組共同決議爲準,蔣萬安提交監察院的報告,也指京華城案審議過程嚴謹把關,無瑕疵之情事。

針對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地上權案屢遭質疑,柯昨晚開直播說,自己的態度從頭到尾一致,就是會議紀錄、錄音檔全部上網,但不可選擇性公佈,很多議員不知道實情,看到新光人壽發表意見,其實北市府都沒有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