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26項研發 綠色供應揮軍國際

經部次長曾文生(左二)22日前往臺灣永續主題館,瞭解可將太陽能材料全循環的「再生平方」研發成果。圖/顏瑞田

經濟部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22日在「亞洲永續供應+循環經濟會展」的臺灣永續主題館,展出26項研發成果,包括手持式衣物分選器,成功創造廢衣三大再利用系統、循環重製的新太陽能模組,可完整回收晶片,提升PV模組的回收價值、「EzCiclo易可收與CleaVER可立解」的複合材料等,助攻國內產業進軍國際綠色供應鏈。

曾文生22日特別南下出席TASS 2023,他致詞指出,永續供應鏈從原料生產,一直到產品,這一條直線,正是產生廢棄物的來源,如果可以能夠把面變成一個圈,進而形成一個網路,廢棄物一定可以減少。他說,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此次以「臺灣循環經濟大聯盟論壇」及「臺灣永續主題館」,在TASS 2023展現26項我國循環經濟研發成果,並展現具有發展潛力的優質產業案例,「有一就有二」可作爲代表。

曾文生表示,所謂的「有一就有二」的「一」,是指「衣脈相傳」的研發成果,主要是由國內新創雄材大智研發、臺灣首創的手持式衣物分選器,串接紡織大廠世堡紡織、以及世堡的上下游供應鏈,成功創造廢衣三大再利用系統,帶動臺灣紡織全循環應用新商機,解決快時尚廢衣問題,打造「衣脈相傳」。

而經濟部科專法人開發出可循環重製的新太陽能模組,可完整回收晶片提升PV模組之回收價值,成功將太陽能模組商業化,降低環境的衝擊,同時提升整體回收價值。

至於上緯國際研發、全球首創的「EzCiclo易可收與CleaVER可立解」系列產品製作的複合材料,因其複合材料回收率至少95%,並取得全球首張GRS(全球回收標準)認證100%再生碳纖維,透過材料循環雙引擎,塑造「再生平方」。

此外,工研院將檸檬皮剩餘物進行萃取可製成減碳飼料,協助解決食品加工剩餘物的問題,及將豆渣乳化後作爲起司片,創造豆渣新商機,經由高值化產品促進商業模式升級,在在彰顯臺灣永續供應與循環經濟的綜合解決方案。

臺灣永續能源基金會董事長簡又新強調,臺灣在全球供應鏈地位舉足輕重,而供應鏈的循環經濟則是淨零排放成敗的最重要關鍵,因爲,跟生產製造和糧食相關的循環經濟,在減少全球 45%溫室氣體排放上,扮演極大的作用。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主任秘書林德生指出,5年前TCE100的聯盟成員,只是具有永續發展與循環經濟的理念,如今,已逐步落實,令人倍感欣慰,疫後也爭取109億元預算,結合工總等70個產業鏈,以大帶小,持續推動2050淨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