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是天賦,退一步是沉迷

↓ 點擊預約開啓周際洞見↓

曾看到過一句話:We become what we do.

一直在想漢語應該怎麼表述,最終覺得還是譯爲這樣比較貼切:

「吾之爲,乃吾之所爲也。」

我自己深有感觸。小時候讀科普書的時候讀到過一個知識點:情緒會影響表情,而表情也會影響情緒。

大概意思是,即使內心此刻毫無生機,你若是強顏歡笑,內心會有一定概率開始灑滿陽光。

很多人分不清「特長」與「愛好」的區別,因爲「所熱愛之事」大概率會成爲「所擅長之事」,反之亦然。

我始終認爲,人的天賦雖有不同,但差別不大。

小孩子就像乾燥的海綿,對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無所不愛——抓起畫筆塗鴉的衝動、伴隨音樂扭屁股的衝動、聽到任何語言都會咿咿呀呀地模仿的衝動——根本沒有選擇上的糾結,也不需要進行職業性格評測、命理運數推演。

恰巧被斑斕的世界引起注意而拿起畫筆的孩子,與恰巧被門德爾鬆的某個俏皮樂章吸引而坐在鋼琴前的孩子,多年後卻註定會忘記那些瞬間的「衝動」,轉而歸因於自己的某種「美術天分」或「音樂天賦」。

而後的故事想必你也經歷過——各種各樣本無尊卑貴賤的「特長」,在時代的浪潮下,被打了標籤、排了座次、分了三六九等:

高大上的「特長」如數據分析、商業策劃、經濟分析,需要靠筆挺的定製西裝與 CBD 窗明几淨的高級辦公室來爲自己食物鏈頂端的王座正名;

被稱爲「匠人精神」的做精緻手工活的特長,需要靠刻意清貧來維繫,否則便會被指責「失去初心」;

教書育人、聖手醫術、精耕細作的特長,則需要自我犧牲、感動中國,若要有半點逐利之心,則命途自此多舛;

藝術設計、音樂舞蹈、表演戲劇的特長,則需要在離經叛道與謹言慎行間小心地走平衡木,失去重心的「人民藝術家」距離「戲子誤國」的罵名只有一條官媒微博的距離。

那些有趣而無用的事情,被成堆地掃進了成年人被稱爲「愛好」的奢侈品儲物間——夜深人靜的時候,有多少人偷偷地打開那儲藏間——做個刺繡、拼個樂高、照顧多肉與仙人掌、帶上耳機搓個碟。

這些世俗意義上三六九等的劃分,都是虛幻的妄念。

人類歷史浩瀚數千年,最沒價值的就是某個短暫時代對各種人類專長的褒貶之辭——流沙般的價值觀,毋立巨木。

吾輩之爲,乃吾輩之所爲也。

We become what we do.

你心底最渴望的、最原始的衝動,就是你將成爲的樣子,也是我眼中最獨一無二的靈魂。

「熱愛」可以是成就你的「天賦」,也可以讓你滑入「沉迷」的深淵。

Andrew Huberman 教授有一組關於「上癮/沉迷」與「熱愛/美好生活」的精妙絕倫的定義。簡而言之:

「沉迷」的本質是:使我們快樂之事物的範圍,漸進式縮小;

「熱愛」的本質是:使我們快樂之事物的範圍,漸進式擴大。

這組非正式定義的角度過於犀利,使我陷入長久的沉思,反思自己的整個人生歷程。

如果我們把「使我們快樂的事物的範圍是擴大還是縮小」想象成一把鍘刀,便能輕而易舉地鍘斷很多看似相似的事物:

當我刷短視頻時,我的快樂來自於「對下一條趣味信息的期待被滿足」,除了簡單重複拇指上劃這一動作,我並不想有任何多餘的動作——我不願意跟其他人討論更深刻的問題,我不願意去享受夏日街頭的愜意,我也不願意寫下自己的思考分享於人;

當我刷一部讓我感到震撼的電視劇(比如神秘博士)時,相反地,我會迫不及待地打通所有感官——從劇中嗅出認識論的問題時我會在 reddit 上找網友的神評,我願意與同爲博士迷的朋友們爭論第十任博士的道德瑕疵與他臨終前那充滿矛盾張力的悲情自白,我願意興致滿滿地瞭解一切與劇情相關的文學、哲學、歷史洞見。

而這把鍘刀的兩側分別是:

刷短視頻讓我的快樂縮小到刷短視頻本身——我沉迷其間,對諸事索然無味,終於無盡的空虛;

刷經典英劇讓我的快樂擴張到一切關於宇宙與星空的議題——我熱愛物理與詩歌,終於無限的充盈。

同樣的,這把鍘刀也能斬斷「刷微博 VS 看智庫」、「看朋友圈推文 VS 讀論文」、「穿越爽文 VS 經典文學」、「賭博 VS 創業」、「成功學演講 VS Ted Talk」之間曾經說不清道不明的那道界限。

然而,上面的話還是過於武斷。還有兩個可以更深入的想法:

一者,事物是複雜的,通常同時具備令人成癮性和熱愛性。

一部《權力的遊戲》,有人將它看做是逃避工作與煩惱的爆米花劇,沉迷於演員的盛世美顏、炸裂的視覺效果、緊湊而不敢呼吸的劇情;有人則將它看做是狼族復仇故事背後的正義觀、獅族弄權背後的中世紀政治結構、龍族史詩級再征服故事背後的人性兩面。

一個《王者榮耀》手遊,有人將它看做是「打發時間」與「通過在遊戲中的操作獲得讚許以彌補現實中透明人的失落」;有人則會認真琢磨其多級聯賽、周邊文創、消費端陪玩需求、傳播形式、品牌模型,最終將這件令全國家長聞風喪膽的精神毒品變成拓展視野而值得一生熱愛的事業。

故而,我自己也很厭惡居高臨下地、用一副高等人類的虛僞嘴臉批判短視頻、微博、朋友圈推文、爽文圈等煙火氣市井感十足的文化現象——這把鍘刀終究斬在了「作爲原始慾望被輕易滿足的沉迷」與「作爲後天成就被艱難達成的熱愛」之間。

二者,人類終究是被各種激素所操縱的生物。

「沉迷」的神經學原理是「作爲滿足慾望的快感獎勵」的多巴胺分泌,「熱愛」的神經學原理則是「作爲達成成就的充盈感獎勵」的內啡肽分泌。

沉迷能讓人在多巴胺刺激的亢奮中起步爆發,而真正開始體驗美好生活,終究是要靠在內啡肽的滋潤下,與困難和挑戰長期平和而充盈地共存。

故而,人類文明的本質,似乎就是從激素的奴役下解放,發現它們的黑暗秘密,用各種俗稱爲「經典作品」、「良好習慣」、「高雅品味」、「珍貴品質」之類一點都不好玩、必須經過歷練才能艱難獲取的東西作爲武器,才能最終反向征服那些遠古遺傳下來的激素奴隸主。

極簡日程表

往期課程開放目錄

驚奇智庫 · 24 年秋季

【報 名 通 道】

*虛擬產品,一經開通,概不退換

本文整理自|船長驚奇短信

編輯 排版|雅婷

諸位孤獨的閱讀者們,大家好。

由於公衆號推送規則的調整,很多讀者可能無法及時,甚至難以再看到孤閱的推文了。對此我們非常遺憾。

如果你還願意繼續和孤閱保持聯繫,希望能將孤獨的閱讀者公衆號設爲星標,或者時常點開推送、在看、留言、轉發等等。

謝謝你來,希望我們能一直敢於知道。